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压缩液体反后坐装置的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树滋 郑建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4-68,共5页
可压缩液体反后坐装置利用硅油(Dow corning 10cs)作为驻退液,这种液体在35MPa压力下相对体积压缩量为(3~4)%。因此该液体既能流过流液孔产生液压阻力消耗后坐能量,又能利用自身的可压缩性存储部份后坐能量,供火炮复进使用。所以这种... 可压缩液体反后坐装置利用硅油(Dow corning 10cs)作为驻退液,这种液体在35MPa压力下相对体积压缩量为(3~4)%。因此该液体既能流过流液孔产生液压阻力消耗后坐能量,又能利用自身的可压缩性存储部份后坐能量,供火炮复进使用。所以这种反后坐装置可以省去复进机,使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可靠,并使后坐阻力的峰值大大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后坐阻力。本文介绍了可压缩液体反后坐装置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和在一般后坐火炮和前冲火炮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液体 反后坐装置 火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液体汽车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被引量:4
2
作者 管红根 陈常顺 +1 位作者 高树滋 卢晓宁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8-21,共4页
对一种新型可压缩液体汽车减振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其内特性的数学模型。指出可压缩液体减振器由于腔内充满可压缩液体,其动作连续可靠,其外特性不会发生高频高速畸变。并提供了该减振器外特性试验。
关键词 悬架减振器 可压缩液体 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液体中球形泡壁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键 汪鸿振 朱物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94,共4页
液体中气(或汽)泡在变压力场中的生长与崩溃现象导致固体材料的剥蚀,并向外辐射出强烈的空化噪声.研究泡的运动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文献[1]中介绍了几种泡壁运动方程式,基于不可压流体假设的Rayleigh 方程在大的泡壁运动马赫数下是不... 液体中气(或汽)泡在变压力场中的生长与崩溃现象导致固体材料的剥蚀,并向外辐射出强烈的空化噪声.研究泡的运动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文献[1]中介绍了几种泡壁运动方程式,基于不可压流体假设的Rayleigh 方程在大的泡壁运动马赫数下是不适用的,Gilmore 方程中对可压缩性的影响作了考虑.Lastman & Wentzell 作了进一步研究,指出Gilmore 方程在大马赫数场合的应用中存在问题,因此,关于可压缩性的处理还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液体 球形 泡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成体高速入水可压缩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国良 尤天庆 +2 位作者 孔德才 李静 周伟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0-729,共10页
针对目前高速(≥100 m/s)跨水-气体界面多相流数值模拟中空化效应和水介质可压缩性影响等问题,建立一套高速入水数值模拟方法。以旋成体为计算模型,采用剪应力传递(SST)k-ω、标准(Standard)k-ε、重整化群(RNG)k-ε及可实现(Realizable... 针对目前高速(≥100 m/s)跨水-气体界面多相流数值模拟中空化效应和水介质可压缩性影响等问题,建立一套高速入水数值模拟方法。以旋成体为计算模型,采用剪应力传递(SST)k-ω、标准(Standard)k-ε、重整化群(RNG)k-ε及可实现(Realizable)k-ε4种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速度衰减与入水深度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及入水1 ms时的空泡形态,并与理论解比较。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与文献[15,17]实验开展对比研究,选取入水速度50 m/s、100 m/s、200 m/s、400 m/s、800 m/s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解一致性最好,入水速度衰减、空泡发展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入水速度≤100 m/s时,液体可压缩性对入水冲击载荷基本没有影响;在入水速度≥200 m/s时,随着入水速度增加,液体可压缩性对入水冲击载荷影响越大,会弱化入水冲击载荷及延缓最大载荷出现的时间;在考虑液体可压缩性时,空泡形态有收缩现象;入水速度越大,入水过程速度衰减越快,加速度值在入水初期较大;在计算模型周围被超空泡包裹的航行阶段,随着入水深度增加,加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的变化逐渐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成体 高速入水 空化流 可压缩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