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协商命运观与未来预期的关系——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社会现实感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满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6,227,共10页
研究探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结果表明:(1)情绪体验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当个体持有较高的可协商命运观,他们体验到更高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
研究探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结果表明:(1)情绪体验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当个体持有较高的可协商命运观,他们体验到更高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较少体验到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促使人们持有乐观的未来预期;(2)情绪体验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受个体集体主义的社会现实感知状况的调节。讨论部分剖析了可协商命运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人命运观研究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协商命运观
情绪体验
集体主义
社会现实感知
未来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情境中的控制感
被引量:
44
2
作者
郭昫澄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60-1868,共9页
控制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传统的控制感理论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中的限制因素(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现实因素)对控制感的作用。次要控制理论、可协商命运观和控制感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
控制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传统的控制感理论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中的限制因素(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现实因素)对控制感的作用。次要控制理论、可协商命运观和控制感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情境中的个体控制感进行研究。次要控制理论主要强调在低控制情境下个体通过自身调节接受客观环境以获得次要控制;可协商命运观则认为亚洲文化下的个体在承认不可改变的环境作用的前提下依然坚持自己有限的能动性以此获得控制感;而控制感补偿理论则认为当个体处于低控制环境之中以致个体控制感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通过一系列方式针对控制感缺失进行补偿。本文在对三种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中国控制感本土化研究方向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感
社会情境
次要控制
可协商命运观
控制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级领导压力源何以导致乡镇干部权力距离感?
被引量:
1
3
作者
尚哲
崔紫妍
刘安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14,共18页
本研究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框架,探讨了上级领导压力源如何影响乡镇干部的权力距离感,以及该影响过程中负面预期的中介作用、公共服务动机和可协商命运观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228名乡镇干部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1)乡镇干部来...
本研究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框架,探讨了上级领导压力源如何影响乡镇干部的权力距离感,以及该影响过程中负面预期的中介作用、公共服务动机和可协商命运观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228名乡镇干部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1)乡镇干部来自其上级领导的压力源正向影响其权力距离感;(2)负面预期在乡镇干部的上级领导压力源与权力距离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公共服务动机调节了上级领导压力源与负面预期之间的关系,当乡镇干部公共服务动机高时,上级领导压力源与负面预期之间的正向关系被增强;(4)可协商命运观调节了负面预期和权力距离感之间的关系,当乡镇干部可协商命运观低时,负面预期和权力距离感之间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果表明,乡镇干部的负面预期和权力距离感会受到上级压力源的影响,个体特质因素可以缓解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级领导压力源
公共服务动机
负面预期
权力距离感
可协商命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协商命运观与未来预期的关系——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社会现实感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陈满琪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6,22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批准号:11CSH044)
文摘
研究探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结果表明:(1)情绪体验在可协商命运观和未来预期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当个体持有较高的可协商命运观,他们体验到更高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较少体验到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促使人们持有乐观的未来预期;(2)情绪体验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受个体集体主义的社会现实感知状况的调节。讨论部分剖析了可协商命运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人命运观研究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可协商命运观
情绪体验
集体主义
社会现实感知
未来预期
分类号
B842.6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情境中的控制感
被引量:
44
2
作者
郭昫澄
郭永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60-186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社会阶层分配不公平感的归因模式及应对策略(项目批准号:71171094)
文摘
控制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传统的控制感理论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中的限制因素(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现实因素)对控制感的作用。次要控制理论、可协商命运观和控制感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情境中的个体控制感进行研究。次要控制理论主要强调在低控制情境下个体通过自身调节接受客观环境以获得次要控制;可协商命运观则认为亚洲文化下的个体在承认不可改变的环境作用的前提下依然坚持自己有限的能动性以此获得控制感;而控制感补偿理论则认为当个体处于低控制环境之中以致个体控制感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通过一系列方式针对控制感缺失进行补偿。本文在对三种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对中国控制感本土化研究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
控制感
社会情境
次要控制
可协商命运观
控制感补偿
Keywords
perceived control
social context
primary-secondary control theory
negotiable fate
compensatorycontrol model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级领导压力源何以导致乡镇干部权力距离感?
被引量:
1
3
作者
尚哲
崔紫妍
刘安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14,共18页
文摘
本研究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框架,探讨了上级领导压力源如何影响乡镇干部的权力距离感,以及该影响过程中负面预期的中介作用、公共服务动机和可协商命运观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228名乡镇干部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1)乡镇干部来自其上级领导的压力源正向影响其权力距离感;(2)负面预期在乡镇干部的上级领导压力源与权力距离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公共服务动机调节了上级领导压力源与负面预期之间的关系,当乡镇干部公共服务动机高时,上级领导压力源与负面预期之间的正向关系被增强;(4)可协商命运观调节了负面预期和权力距离感之间的关系,当乡镇干部可协商命运观低时,负面预期和权力距离感之间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果表明,乡镇干部的负面预期和权力距离感会受到上级压力源的影响,个体特质因素可以缓解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上级领导压力源
公共服务动机
负面预期
权力距离感
可协商命运观
分类号
C939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协商命运观与未来预期的关系——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和集体主义社会现实感知的调节作用
陈满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情境中的控制感
郭昫澄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级领导压力源何以导致乡镇干部权力距离感?
尚哲
崔紫妍
刘安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