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分级视频编码覆盖网非一致性随机成员构建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泳翔 钱德沛 +1 位作者 伍卫国 刘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2,共5页
为了解决采用一致性随机成员算法进行节点管理而导致覆盖网(overlay)系统不具备QoS感知能力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非一致性随机成员算法的overlay构建协议.在协议框架中,构成overlay的节点选择某一节点为邻居节点的概率与该节点... 为了解决采用一致性随机成员算法进行节点管理而导致覆盖网(overlay)系统不具备QoS感知能力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非一致性随机成员算法的overlay构建协议.在协议框架中,构成overlay的节点选择某一节点为邻居节点的概率与该节点的输出带宽成正比,这样在传输可伸缩编码视频(SVC)数据时,可避免出现上游节点丢弃部分媒体数据而降低下游节点接收质量的情况.测试结果表明,与一致性随机成员算法及多树算法相比,所提协议构建的overlay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SVC数据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网 可分级视频编码 媒体数据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级视频编码差错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琮 宋立锋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相比于H.263和MPEG-4,H.264,其压缩性能提高了近一倍,但H.264/AVC局限于传统的单层编码模式,即便在编解码两端添加差错控制措施,仍不足以达到在高丢包率信道下流畅清晰观看视频的要求。分析了SVC(可分级视频编码)... 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相比于H.263和MPEG-4,H.264,其压缩性能提高了近一倍,但H.264/AVC局限于传统的单层编码模式,即便在编解码两端添加差错控制措施,仍不足以达到在高丢包率信道下流畅清晰观看视频的要求。分析了SVC(可分级视频编码)在高丢包率信道下的容错性,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SVC中提出的一些容错编码以及差错掩盖的方法,并介绍了SVC差错控制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解码 容错编码 差错掩盖 高丢包率 可分级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带/小波分解的视频编码可分级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兰荪 魏海 黄祥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26-129,134,共5页
视频编码的可分级性是MPEG 4标准视频部分所要求的重要功能之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带 /小波分解的可分级性结构 ,以支持视频编码的空域分层、时域分层以及混合分层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可分级 子带/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的视频分级编码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祥林 魏海 沈兰荪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4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视频分级编码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对视频对象实施小波分解 ,将其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分别作为基本层与增强层进行编码 ,以实现视频对象的空域分级、时域分级与混合分级。同时 ,根据小波图像的方向性特点 ,采用了...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视频分级编码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对视频对象实施小波分解 ,将其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分别作为基本层与增强层进行编码 ,以实现视频对象的空域分级、时域分级与混合分级。同时 ,根据小波图像的方向性特点 ,采用了视觉模式图像编码 (VPIC)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分级 小波分解 视频对象平面 图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的Wyner-Ziv空域可分级视频编码 被引量:1
5
作者 干宗良 齐丽娜 +1 位作者 唐贵进 朱秀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8,共8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泛在网络中的基于压缩感知的Wyner-Ziv空域可分级视频编码。在编码端,基本层和增强层之间独立编码,基本层编码器将视频信号下采样,然后进行H.264视频编码,增强层编码器采用自适应的压缩感知测量、量化和熵编码。在解码端... 提出一种适用于泛在网络中的基于压缩感知的Wyner-Ziv空域可分级视频编码。在编码端,基本层和增强层之间独立编码,基本层编码器将视频信号下采样,然后进行H.264视频编码,增强层编码器采用自适应的压缩感知测量、量化和熵编码。在解码端,利用时域稀疏模型,基本层和增强层联合进行压缩感知重建。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编码算法能够灵活地调整输出码流,具有较好的率失真性能和传输的顽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网络 Wyner-Ziv视频编码 可分级视频编码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Internet传输的多描述可分级视频编码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红 吴成柯 +1 位作者 方勇 王养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带宽变化和丢包错误是当前Internet视频传输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对信源采用可分级编码和多描述编码。研究表明,这两种编码方法具有互补性,联合起来使用能提供更好的'质量自适应'视频传输。传统的联合方案是用多描... 带宽变化和丢包错误是当前Internet视频传输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对信源采用可分级编码和多描述编码。研究表明,这两种编码方法具有互补性,联合起来使用能提供更好的'质量自适应'视频传输。传统的联合方案是用多描述编码保护可分级编码的基层信息,该文对此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描述可分级联合视频编码方案。在该方案中,首先用多描述编码方法处理第一级可分级编码的基层信息,然后对得到的多描述进行第二级可分级编码。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兼顾压缩视频流的效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视频传输 可分级编码 多描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G-4视频编码的可分级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浩 李卫锋 胡栋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9-22,共4页
首先分析了MPGE 4视频分级编码的基本思想 ,讨论了如何实现时域和空域上的分级编码算法。在此基础上 ,结合MPEG 4的抗误码技术 ,提出了一种适应IP网络传输的精细粒度分级视频编码方案。
关键词 MPEG-4 视频编码 可分级技术 视频 精细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4SVC和OFDM的可分级视频传输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池琛 张彧 +1 位作者 薛永林 潘长勇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 SVC国际编码标准和OFDM传输体制的可分级视频传输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对等保护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不同的无线衰落信道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峰值信噪比(PSNR),同时也具有更好的主观显示效果。
关键词 H.264可分级视频编码 正交频分复用 非对等保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描述可分级编码的网络自适应视频传输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红 吴成柯 王养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9-343,共5页
针对Internet视频通信中面临的网络带宽波动和随机丢包问题,结合精细可分级编码(FGS)、多描述编码(MDC)等容错编码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FGS视频流的多路径鲁棒传输方案。在该方案中,基本层码流在任意时刻都采用重传方式,对于增强层码... 针对Internet视频通信中面临的网络带宽波动和随机丢包问题,结合精细可分级编码(FGS)、多描述编码(MDC)等容错编码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FGS视频流的多路径鲁棒传输方案。在该方案中,基本层码流在任意时刻都采用重传方式,对于增强层码流的各个比特平面,则根据分支路径带宽的变化自适应地选择重传或MDC方式。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兼顾视频流的抗丢包能力和对带宽变化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支路径的带宽较窄时,采用该方案可以明显提高视频重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视频传输 精细可分级编码 多描述编码 多路径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码率MPEG-2视频编码的统计特性及数据分割可分级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伟国 肖自美 杨群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2-39,共8页
本文研究了变码率MPEG-2视频编码的统计特性,认为基于条带的统计分析方法能更好地描述视频序列的特性。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按照图像编码类型的可分级数据分割新方法,该方法降低了基本层流量的变化,减少了带宽需求,并能提供良... 本文研究了变码率MPEG-2视频编码的统计特性,认为基于条带的统计分析方法能更好地描述视频序列的特性。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按照图像编码类型的可分级数据分割新方法,该方法降低了基本层流量的变化,减少了带宽需求,并能提供良好的主观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码率 视频编码 可分级 数据分割 MPE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4 SVC的可分级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春辉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在网络异构和用户异构环境中部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挑战,阐述了H.264SVC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优势,最后详细给出了面向异构环境的可分级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H.264 可分级视频编码 视频会议 带宽控制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矢量可分级的视频编码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滔 王军棉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5期49-53,共5页
基于传统视频可分级编码效率低、运动矢量幅值小等问题,提出运动矢量基础上能够实现可分级的视频编码方法。对运动矢量的可分级编码是一个重要要求,特别是在低码率或者小图像中。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矢量的视频可分级... 基于传统视频可分级编码效率低、运动矢量幅值小等问题,提出运动矢量基础上能够实现可分级的视频编码方法。对运动矢量的可分级编码是一个重要要求,特别是在低码率或者小图像中。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矢量的视频可分级编码思想,引入可分级编码概念对运动矢量可分级的视频编码方法予以研究。结果证明,可分级视频编码能够促使视频流适应多种不同网络环境及用户终端,呈现出明显的容错性与可分级性。对比特流进行截取,促进质量分级,经过试验验证,其可行性得到证实,提示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矢量 可分级 视频编码方法 可分级技术 分级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带分解的 HDTV 视频分级编码器
13
作者 李朝阳 薛震民 +1 位作者 梁昌钛 余松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7-30,共4页
研究了能与标准数字电视(SDTV)兼容的HDTV分级编码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子带分解的HDTV视频分级编码器方案,并将该方案与现有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软件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码率下该方案的压缩性能接近不分级... 研究了能与标准数字电视(SDTV)兼容的HDTV分级编码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子带分解的HDTV视频分级编码器方案,并将该方案与现有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软件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码率下该方案的压缩性能接近不分级方案,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晰度电视 子带 分级 HDTV 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综述
14
作者 方志军 袁嘉晟 潘健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5,24,共5页
主要对小波图像视频可分级编码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探讨了目前小波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小波 可分级 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MPEG-2信噪比可分级视频编码效率的研究
15
作者 李晶 尹昊晖 张家谋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5-59,共5页
采用信噪比可分级性的双层视频编码可以用于提供在信道资源不可靠情况下视频信号的恢复 ,然而 ,信噪比可分级编码的这一优点是以增加总比特率为代价的。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率失真理论的优化方法 ,称为最优系数调整法。
关键词 视频编码 MPEG-2 信噪比可分级 率失真理论 视频通信 最优系数调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重要性的视频时空分级编码
16
作者 郑浩 戚飞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9-511,共3页
提出了基于区域重要性的视频时空分级编码方法 ,即根据人眼视觉敏感程度的不同 ,将视频中的每帧图像划分为重要程度不同的区域 ,对每个区域分配不同的时空分辨率 ,以期在极低码率的传送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眼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质量... 提出了基于区域重要性的视频时空分级编码方法 ,即根据人眼视觉敏感程度的不同 ,将视频中的每帧图像划分为重要程度不同的区域 ,对每个区域分配不同的时空分辨率 ,以期在极低码率的传送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眼感兴趣区域的图像质量和传送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在带限的情况下减少图像的抖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重要性 视频 时空分级编码 率失真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IPTV的视频分级编码设计
17
作者 陆安江 贺松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141,共4页
在AVS信源编码标准体系下提出了AVS-QSVC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算法。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漂移问题,使基于频谱的分级编码与普通非分级编码具有几乎相同的计算复杂度,而效率却得到大幅提高,并易于实现8级以上的视频分级编码,提供较高的灵活... 在AVS信源编码标准体系下提出了AVS-QSVC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算法。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漂移问题,使基于频谱的分级编码与普通非分级编码具有几乎相同的计算复杂度,而效率却得到大幅提高,并易于实现8级以上的视频分级编码,提供较高的灵活性,使其能较广泛地适应不同的网络交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TV 分级编码 视频编码标准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TF的时域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
18
作者 王员根 梁凡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现代可分级视频编码的时域可分级性是采用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Motion-Compensated Temporal Filtering,MCTF)来实现的,MCTF将若干连续的视频帧组成一个图像组进行小波分解以提供时域可分级性。由于不同视频序列的时域特征变化,传统的... 现代可分级视频编码的时域可分级性是采用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Motion-Compensated Temporal Filtering,MCTF)来实现的,MCTF将若干连续的视频帧组成一个图像组进行小波分解以提供时域可分级性。由于不同视频序列的时域特征变化,传统的图像组大小固定的时域分解影响编码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组大小自适应调整的时域小波分解算法,利用帧间预测效果来决定视频序列的时域特性,根据时域特性用于小波分解的图像组大小做自适应的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编码性能比图像组大小固定的结构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级视频编码 MCTF 图像组 时域可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分级编码视频网络传输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连冀 张文军 陈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4-38,共5页
提出了在丢包网络传输过程中,针对精细粒度分级编码(FGS)视频流存在的数据重要性差异,利用前向纠错编码(FEC)对视频流提供非均匀保护.考虑采用一致的信源信道联合统计率失真模型作为约束,根据信道的传输带宽和平均丢包率,联合优化信源... 提出了在丢包网络传输过程中,针对精细粒度分级编码(FGS)视频流存在的数据重要性差异,利用前向纠错编码(FEC)对视频流提供非均匀保护.考虑采用一致的信源信道联合统计率失真模型作为约束,根据信道的传输带宽和平均丢包率,联合优化信源编码码率和非均匀FEC编码码率的分配.该方法应用于丢包网络的视频传输,可以根据网络传输条件的变化,自适应地分配信道编码码率,提高信道带宽利用率,增强视频的传输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的信道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视频传输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粒度分级编码 视频 非均匀保护 率失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矢量可分级的视频编码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嘉晟 方志军 叶金财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1,35,共4页
传统的视频可分级编码,未考虑到运动矢量编码的渐进传输。特别是在低码率情况下,运动矢量占据了视频的大部分码流,其中有些运动矢量幅值较小,对其后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预测的影响并不大,这些运动矢量所占用的比特流还是一定的,由于未... 传统的视频可分级编码,未考虑到运动矢量编码的渐进传输。特别是在低码率情况下,运动矢量占据了视频的大部分码流,其中有些运动矢量幅值较小,对其后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预测的影响并不大,这些运动矢量所占用的比特流还是一定的,由于未能采取可分级技术,导致编码效率降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矢量可分级的视频编码方法,对运动矢量模进行判断,截取其比特流,以达到质量可分级,并通过实验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矢量 可分级视频编码 运动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