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天然气管网融合可再生燃气技术路径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吴荣
曹权
肖思
王洪建
王思琪
童心
-
机构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燃气怀柔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
-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
基金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天然气减量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研究”(2023B2004)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氢能制/储/管道掺混一体化场站成套设计与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发”(BE202240)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及应用关键技术研发”(2021ZD0038)。
-
文摘
为进一步降低我国天然气行业碳排放,开展了天然气管网融合可再生燃气技术路径研究。结合我国天然气发展现状与可再生燃气资源禀赋,利用天然气掺氢技术与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入网技术,可提高我国天然气管网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研究表明,天然气掺氢技术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技术可行性,现阶段通过评估后掺氢体积比可达到10%。沼气提纯后获得的生物天然气可满足进入天然气管网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国潜在的可再生燃气资源,预计2030年可实现碳减排约71 Mt/a。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天然气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参考。
-
关键词
天然气管网
可再生燃气
融合
技术路径
-
Keywords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
renewable fuel gas
integration
technology pathways
-
分类号
TE0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TK91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题名天然气与可再生燃气融合发展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刘合
梁英波
张国生
唐红君
李洋
-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编号:72088101)。
-
文摘
天然气已成为众多国家应对极端气候、保障能源应急供应、降低碳排放的首选能源。近年来,沼气、生物甲烷气、氢气等可再生燃气快速发展,与传统天然气一起组成内涵更为丰富、来源更为广泛的气体能源工业体系,有望成为传统天然气的重要补充。为此,总结了全球天然气和可再生燃气的发展形势,分析了中国天然气和可再生燃气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气体能源工业消费量增速远高于产量增速、天然气和可再生燃气发电成本较高、可再生燃气生产成本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天然气与可再生燃气融合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气体能源工业的建议:(1)明确可再生燃气在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和“双碳”目标中的定位,重构我国气体能源工业;(2)强化气体能源工业多元供给体系建设,构建以天然气为主、可再生燃气为辅的多气协同互补供应体系;(3)强化天然气管线互联互通能力建设,构建以管道为主、适应可再生燃气的气体能源工业输配系统,推动生物甲烷气、氢气等规模化入网;(4)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燃气产业融合发展,降低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有力支撑我国能源强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结论认为,在全球能源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传统天然气和可再生燃气融合发展,降低天然气碳排放量,将有助于我国天然气安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
关键词
天然气
可再生燃气
生物甲烷气
氢气
双碳目标
融合发展
发展建议
-
Keywords
Natural gas
Renewable gas
Biomethane gas
Hydrogen
Double carbon go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uggestion
-
分类号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