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
1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可再生清洁能源 环保意识 能源结构 价值观 生活方式 能源科学 二十一世纪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村地区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践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方琦 陈艳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根据杭州市的资源特点,围绕杭州市新农村建设,将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深度实践探索、优化组合,并初具成效。文中详细介绍了5种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集成模式,并重点阐述了实现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又快又好发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清洁可再生能源 农村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我国广大的沙化草原建设成为可再生的世界级特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3
作者 严隽森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3期22-29,共8页
中国有广大的约占国土面积40%的沙化退化草原,不宜亦没有用作粮食耕地。但经过大力的生态建设后每年能产出巨量的巨银草。后者是原生在中国北部,能耐干寒和恶劣环境,并是多年生高达3.5 m的巨大稠密的野草,并能利用咸水。将这些巨银草气... 中国有广大的约占国土面积40%的沙化退化草原,不宜亦没有用作粮食耕地。但经过大力的生态建设后每年能产出巨量的巨银草。后者是原生在中国北部,能耐干寒和恶劣环境,并是多年生高达3.5 m的巨大稠密的野草,并能利用咸水。将这些巨银草气化催化后估计每公顷可产出17.2 t的可直接替代汽油的生物丁醇,生化和基因研发专业公司孟山都和孟代尔等己开始合力提升此产能,估计到2030年左右,以沙化草原的约46%的面积种植巨量的巨银草,可使中国开始不再依赖石油和煤炭的化石能源,而转用由巨大的"巨银草油田群"供应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余的面积的产量可供外销或作他用,使中国能长期成为世界能源强国,与他国合力稳定能源供应和价格,并引领世界迈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草原 巨银草 可再生清洁能源 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我国能源体系重大变革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新时代--深刻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历史意义 被引量:45
4
作者 卢纯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8-41,共14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将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范式的全面改变。我国能源产业必须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高度、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将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范式的全面改变。我国能源产业必须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高度、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坚定不移地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五条清洁可再生能源走廊,构建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以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稳固的低碳能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能源体系 清洁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集成模式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永红 《宁夏农林科技》 2009年第6期57-57,42,共2页
根据宁夏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特点,围绕宁夏主导产业—养殖业,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清洁能源技术进行配套、优化组合,以体现出整体的综合效益。文中提出3种技术集成模式:一是以中部干旱带为核心区重点发展太阳灶与沼气池技术集成模式;二是... 根据宁夏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特点,围绕宁夏主导产业—养殖业,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清洁能源技术进行配套、优化组合,以体现出整体的综合效益。文中提出3种技术集成模式:一是以中部干旱带为核心区重点发展太阳灶与沼气池技术集成模式;二是以养殖园区或养殖场为核心,结合村镇规划重点发展大型沼气工程集成技术模式;三是以引黄灌区为核心区重点发展太阳能热水器与成型燃料炉技术集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清洁可再生能源 集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流发电作为可再生新能源存在发展潜力
6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98,共1页
在意大利南部海港城市墨西拿举行的世界海洋流新能源国际会议表明,利用海洋流发电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流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可望为沿海地区国家尤其是沿海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摸索出一条... 在意大利南部海港城市墨西拿举行的世界海洋流新能源国际会议表明,利用海洋流发电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流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可望为沿海地区国家尤其是沿海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摸索出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清洁能源 能源 洋流 发展潜力 发电 沿海地区 意大利南部 可再生能源 发展中国家 国际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清洁能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7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5期95-95,共1页
2011年5月17日由中科院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近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为这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可再生清洁能源 国家“863计划” 中国 燃料电池技术 研究所 中科院 科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电网提高垃圾填埋场清洁能源利用率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亮 《广东电力》 2018年第2期65-69,共5页
垃圾填埋场在国内分布广泛,蕴藏着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了提高垃圾填埋场清洁能源利用率,提出建设微电网的方案。在对兴丰垃圾填埋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构建了兴丰微电网的拓扑结构。首先以沼气发电机组及光伏发电为发电模块,并辅以... 垃圾填埋场在国内分布广泛,蕴藏着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了提高垃圾填埋场清洁能源利用率,提出建设微电网的方案。在对兴丰垃圾填埋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构建了兴丰微电网的拓扑结构。首先以沼气发电机组及光伏发电为发电模块,并辅以储能电池,主要用户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然后分析了微电网内各组成部分的特性,合理配置各分布式电源的容量;最后对预期建设成果进行简要估算。结果表明该建设方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清洁可再生能源 微电网 沼气发电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道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贾利民 师瑞峰 +1 位作者 吉莉 武平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能源与交通的交替进步承载了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与文明延续。面对资源紧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带来的严峻挑战,利用交通资产能源化、交通用能绿色化途径可以有效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本文系统回顾... 能源与交通的交替进步承载了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与文明延续。面对资源紧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带来的严峻挑战,利用交通资产能源化、交通用能绿色化途径可以有效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本文系统回顾了道路交通能源融合的发展历史,调研并分析了源于国家能源安全、交通能源结构绿色化转型、交通资产能源化潜力开发,以及交通系统智能化等推动道路交通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的需求与变化趋势。笔者在对我国道路交通风、光自然资源禀赋与用能需求自洽供给评估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道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参考路径,并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道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最后,提出了技术与政策两方面建议:在技术方面,建议强化科技研发、推进产业链发展,助力技术创新与融合;在政策方面,建议完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支持探索市场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交通能源融合 交通资产能源 可再生清洁能源 碳达峰、碳中和 交通用能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孙焕泉院士科技论文《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典型应用》
10
作者 李根生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96,共2页
在统筹做好保障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加快发展地热等新能源可发挥重要作用。地热能作为兼具稳定性与高效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开发价值已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日益凸显。相较于具有间歇性的风光资源,地热能具备73%的高发电效... 在统筹做好保障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加快发展地热等新能源可发挥重要作用。地热能作为兼具稳定性与高效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开发价值已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日益凸显。相较于具有间歇性的风光资源,地热能具备73%的高发电效率与持续供能优势,且不受昼夜、季节及气象条件制约,在工业供热、区域供暖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优势。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理论储量折合标准煤可达1.25万亿吨,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约18.65亿吨[1],推动地热资源产业化开发将对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可再生能源 可开采量 科技论文 能源安全 区域供暖 地热能 发电效率 地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能源系统的低成本要素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婧 徐旭 张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56-1560,共5页
以村镇资源当地化和能源的清洁可再生化为前提,通过将村镇能源系统的成本分解为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2部分,建立了村镇能源系统低成本要素定量化评价模型,其中环境成本以生命周期评价清单输出为数据基础.以15年为周期,将我国严寒地区、寒... 以村镇资源当地化和能源的清洁可再生化为前提,通过将村镇能源系统的成本分解为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2部分,建立了村镇能源系统低成本要素定量化评价模型,其中环境成本以生命周期评价清单输出为数据基础.以15年为周期,将我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3个典型村镇的12个能源系统方案作为算例进行综合成本比较,从量化分析结果看,以化石燃料(煤炭、液化石油气)为主的能源系统经济成本较高、环境成本较高;以秸秆、柴薪为主的能源系统经济成本较低、环境成本较高;以秸秆气、沼气为主的能源系统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都较低,且人均综合成本小于5 000元,是未来农村能源系统规划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评价 清洁可再生能源 村镇 低成本 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催化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义湘 徐莹 +2 位作者 曾旭 陆黎明 蒋剑春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4-1008,共15页
木质素不仅是自然界中苯环结构含量最高的可再生高分子聚合物,且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等特性。利用生物质精炼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芳香族化合物,并通过催化加氢、脱氧等过程,制备不同特性的木质素基液体燃料,是生物质全组分利用的研究热... 木质素不仅是自然界中苯环结构含量最高的可再生高分子聚合物,且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等特性。利用生物质精炼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芳香族化合物,并通过催化加氢、脱氧等过程,制备不同特性的木质素基液体燃料,是生物质全组分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工作介绍了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及常见的连接键类型;阐述了木质素制备生物基液体燃料的主要技术路线;总结了木质素气化-费托合成、木质素热解液化、木质素液相催化等木质素基液相产物的制备策略,并重点分析了催化加氢脱氧、碳-碳偶联等木质素基液体燃料制备技术;理清了木质素制备生物基液体燃料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设计并优化更加稳定、高效的催化体系,升级木质素解聚产物分离纯化工艺,仍是木质素基液体燃料制备及放大过程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性技术难点。而基于现阶段对生物液体燃料的研究,具有环状结构高碳数的生物航油及高密度的生物柴油将是木质素制备液体燃料未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催化转化 液体燃料 清洁可再生能源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能源系统智慧低碳转型的驱动机制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建中 赵英汝 贾宏杰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城市作为能源消费的主体,聚集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消耗了80%的一次能源,产生了75%的碳排放。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能源领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城市能源系统的智慧低碳转型对于中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城市作为能源消费的主体,聚集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消耗了80%的一次能源,产生了75%的碳排放。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能源领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城市能源系统的智慧低碳转型对于中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城市能源系统评估分析、优化运行、规划设计、应用实例等领域涌现出大量优秀成果,为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源系统 全球能源互联网 一次能源 能源消费 清洁可再生能源 驱动机制 温室气体减排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及其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绿色应用
14
作者 蔡立柱 裴金迪 《绿色中国》 202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本文综述了氢能及其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在环境领域的绿色应用进行了总结及展望。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对氢气的制备、储存和应用,探讨了存储技术的进展以及... 本文综述了氢能及其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在环境领域的绿色应用进行了总结及展望。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对氢气的制备、储存和应用,探讨了存储技术的进展以及二者在环境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并展望了氢能未来发展的趋势,强调了其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氢气瓶 清洁可再生能源 碳中和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电气自动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相永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2-I0003,共2页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而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能源的稳定供应,能够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而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能源的稳定供应,能够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可再生能源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电气自动化 可持续发展 机械自动化技术 清洁能源 稳定供应 高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
作者 邱介山 王双印 +1 位作者 邹雨芹 杨琪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基础研究需要引领未来,需要面向并服务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支撑和引领行业的发展。科技强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坚实的一流基础研究。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基础研究需要引领未来,需要面向并服务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支撑和引领行业的发展。科技强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坚实的一流基础研究。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高效的绿色化工技术和电催化能源转化技术之发展日益迫切,基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燃料和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可控合成,特别是将水、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定向催化转化为氢气、过氧化氢、甲酸、C2+燃料、氨、尿素等,对于实现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及双碳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清洁可再生能源 精细化学品 绿色化工技术 能源转化 催化转化 总开关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建国 龙元薷 +3 位作者 黄园 庞通 林伟 李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突显,不仅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时甚至危及国家能源安全[1-2]。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对缓解能源、经济和环境危机具有多重意义。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来源丰富,具有可储藏、可运输和...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突显,不仅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时甚至危及国家能源安全[1-2]。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对缓解能源、经济和环境危机具有多重意义。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来源丰富,具有可储藏、可运输和可再生以及二次污染少等特点[3]。生物能源可粗分三代[1,4-5]:第一代主要以玉米、甘蔗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为原料,因涉及粮食安全问题倍受争议[1];第二代以秸秆、枯草等非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因原料供应不稳定、运输成本高等限制,生产规模扩大存在难度[1];第三代以藻类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在理论上开发潜力大、优势明显而倍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清洁能源 微藻 国家能源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 原料生产 能源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能开发利用 存机遇有挑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石娟 《海洋与渔业》 2012年第8期30-31,共2页
海洋能(Oceanenergy),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目前.石油、天然气等消耗性能源日益枯竭,开发可再生能源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人类所需要的能源得到稳定而持... 海洋能(Oceanenergy),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目前.石油、天然气等消耗性能源日益枯竭,开发可再生能源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人类所需要的能源得到稳定而持久的发展,世界各国均在努力使能源结构从单一的常规能源向多种能源过度,利用海洋能发电是目前世界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能发电 开发利用 可再生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 能源结构 温差能 潮汐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风电场响应效能的混合储能最优经济配置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鉴 袁川 +2 位作者 朱觅 杨新婷 刘友波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200,共7页
在风力发电补贴越来越低,未来更可能取消补贴且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以风电场AGC辅助服务性能与整体收益为目标的混合储能系统配置方法。首先,基于华北地区的两个细则,分析了AGC辅助服务的考核指标。然后,采... 在风力发电补贴越来越低,未来更可能取消补贴且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以风电场AGC辅助服务性能与整体收益为目标的混合储能系统配置方法。首先,基于华北地区的两个细则,分析了AGC辅助服务的考核指标。然后,采用充放电次数限制少、充放电功率高的全钒液电池与成本低廉、容量较大的铅酸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提出基于AGC服务性能指标和发电量有效上网率的响应效能指标,更好的反映加入储能系统的效果,并制定了储能系统充放电响应及SOC状态强制回归策略。基于计算效率高、全局收敛性能好的混沌蚁群算法,通过建立储能系统的成本子模型、风电场AGC服务收益及增加有效上网电量收益子模型,构建了以日收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计算某风电场储能系统的最优经济配置,分析了加入储能前后的响应效能与收益。结果表明:最优经济配置方法合理有效,加入储能系统后提升风电场约30%的综合性能收益。研究成果对未来风电场合理配置混合储能系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AGC服务 储能系统 混合优化 混沌蚁群算法 经济性 响应效能 可再生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和智能优化SVR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桂春 何柏娜 孟繁玉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8-186,共9页
为提高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针对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的预测结果易受其惩罚系数C、敏感损失函数的最大误差系数ε和核函数g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智能算法-蝗虫算法优化SVR模型参数的光伏发电... 为提高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针对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的预测结果易受其惩罚系数C、敏感损失函数的最大误差系数ε和核函数g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智能算法-蝗虫算法优化SVR模型参数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由于光伏发电功率数据存在随机性和间隙性的特征,Multi-Agent和分布式思想被引入蝗虫算法优化SVR模型,通过将云计算的MapReduce框架和GOA-SVR结合,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和GOA-SVR并行化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MapReduce and GOA-SVR,MR-GOA-SVR),从而提高海量高维光伏发电数据的处理能力。将影响光伏输出功率的11个气象因素作为GOA-SVR的输入向量,光伏输出功率作为GOA-SVR的输出向量,建立GOA-SVR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MR-GOA-SVR可以有效提高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精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与PSO-SVR、GA-SVR、GOA-SVR和SVR相比,MR-GOA-SVR在晴天、阴天和雨天均可以提高预测精度,且具有优异的并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蝗虫算法 支持向量机回归 光伏发电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能源 清洁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