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心血管系统植入物抗菌表面的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支树迪
袁坤山
张海军
-
机构
生物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
-
出处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61,共15页
-
文摘
心血管系统植入物长期留置在人体与循环血液接触,在围手术期及留置期间均面临感染风险,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细菌在植入物上的黏附和繁殖是植入物引起心血管组织感染的主要原因。赋予心血管系统植入物抗菌功能可有效降低细菌感染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生存状态。随着抗菌表面的研究发展,出现了防黏附和杀菌两大类抗菌表面。防黏附表面不含杀菌活性物质,因此很少单独用于抗菌。主要从释放型抗菌、接触型抗菌和可再生型抗菌三方面介绍了杀菌型抗菌表面。释放型抗菌表面主要包含抗生素抗菌、金属粒子抗菌、NO抗菌和pH控释涂层以及4种表面的抗菌机理;接触型抗菌表面主要包含季铵盐抗菌、壳聚糖抗菌和抗菌肽抗菌及其抗菌机理;针对现有的抗菌表面难以避免被细菌残片污染的情况,介绍了可再生抗菌表面,该方法受启发于爬行动物的蜕皮行为,通过牺牲多层结构中的夹层,带走因细菌污染丧失抗菌功能的顶层,裸露出新的抗菌功能表面,实现抗菌表面再生,为长期抗菌功能构建提供了方向。最后,指出了当前心血管系统植入物抗菌功能表面存在的缺陷,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心血管植入物
抗菌表面
pH响应释放
可再生抗菌
-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system implants
antimicrobial surface
pH-responsive release
renewable antibacterial
-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