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信可控网络的流量工程与覆盖网路由的合作博弈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鹏 罗军舟 +2 位作者 李伟 曲延盛 于枫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3-1674,共12页
传统网络中的流量工程和覆盖网络路由之间存在的目标冲突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针对该问题,文中在可信可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流量工程与覆盖网路由合作博弈模型,将其转化为一个静态Nash讨价还价问题,给出了模型的帕累... 传统网络中的流量工程和覆盖网络路由之间存在的目标冲突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针对该问题,文中在可信可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流量工程与覆盖网路由合作博弈模型,将其转化为一个静态Nash讨价还价问题,给出了模型的帕累托最优解,并实现了对流量工程和覆盖网路由的一次性配置.与以往的解决方法相比,该模型的解具有帕累托最优性,提高了底层网络和覆盖网的性能;通过一次性完成对流量工程和覆盖网路由的配置,该模型完全避免了传统方法引起的路由翻动现象,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优于解决同样问题的已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可控网络 合作博弈 流量工程 覆盖网路由 帕累托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可控网络资源控制的冲突检测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曲延盛 罗军舟 +2 位作者 李伟 王鹏 谭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87,共9页
为了实现一致的网络资源控制,在可信可控网络中提出了一种冲突检测机制。机制首先对资源控制系统进行建模,描述策略动作执行与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策略执行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通过策略执行的时序关系模拟策略执行,从而进行冲... 为了实现一致的网络资源控制,在可信可控网络中提出了一种冲突检测机制。机制首先对资源控制系统进行建模,描述策略动作执行与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策略执行之间的相互影响,然后通过策略执行的时序关系模拟策略执行,从而进行冲突检测。该机制避免了传统资源控制策略冲突检测过于依赖管理员以及只能检测部分资源控制机制的冲突等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可信可控网络 冲突检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可控网络中多控制节点间的信息交互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 罗军舟 +2 位作者 李伟 郑啸 曲延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8-78,共11页
为了支持多个控制节点的信息交互,在可信可控网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Chord环的多控制节点信息交互模型,其通过在AS内和AS间的控制节点间分别构建Chord环的方式为全网控制节点构建一个双层Chord环,利用双层Chord环为每条信息自动生成... 为了支持多个控制节点的信息交互,在可信可控网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Chord环的多控制节点信息交互模型,其通过在AS内和AS间的控制节点间分别构建Chord环的方式为全网控制节点构建一个双层Chord环,利用双层Chord环为每条信息自动生成一棵双层信息聚合树,并在此基础上为多个控制节点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基本的交互服务。既保证了AS本地信息的安全性和对外的一致性,又提高了交互的效率。同时,保证了节点的负载均衡。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可控网络 多节点协同 信息交互 信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可控网络中的QoS资源控制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曲延盛 李伟 +1 位作者 罗军舟 王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82-2794,共13页
基于前期工作——可信可控网络体系结构TCNA(trustworthy and controll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提出了一种QoS资源控制模型(resource control model for QoS,简称RCMQ).该模型从网络可控角度将QoS控制分为4层:QoS决策层面、QoS观测... 基于前期工作——可信可控网络体系结构TCNA(trustworthy and controll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提出了一种QoS资源控制模型(resource control model for QoS,简称RCMQ).该模型从网络可控角度将QoS控制分为4层:QoS决策层面、QoS观测层面、QoS接口层面和QoS资源层面,模型部署包括独立集中的域内控制和一致性分布式控制.RCMQ模型闭环控制结构保证了QoS控制的有效性,而独立集中的QoS决策层面使得模型具有可扩展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RCMQ资源控制模型与InterServ模型相比,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QoS传输,并且极大地减少了QoS状态维护,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可信可控网络体系比传统TCP/IP网络具有更高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可信可控网络体系结构 资源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可控网络中控制节点优化选取算法
5
作者 张效娟 罗军舟 李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8-942,共5页
为了解决可信可控网络中自治域内控制节点选取及控制域划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节点优化选取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基于图论的思想,将控制节点选取及控制域划分问题转换为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以控制节点数目最少和控制节点到所管辖路由器... 为了解决可信可控网络中自治域内控制节点选取及控制域划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节点优化选取启发式算法.该算法基于图论的思想,将控制节点选取及控制域划分问题转换为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以控制节点数目最少和控制节点到所管辖路由器的总时延最短为优化目标,先选定在控制节点与被控路由器间允许的最大控制时延内能够到达最多其他路由器的节点作为控制节点,再将网络中剩余的路由器分配给相应的控制节点构成控制域,既能降低系统开销,又能保证控制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控制节点规模下,该算法得到的选取结果在保证控制实时性方面优于已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可控网络 制节点选取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可控网络中跨自治域的流合作测量模型
6
作者 张效娟 李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08-2312,共5页
当前网络环境下提出的流测量算法缺少必要的合作,存在测量覆盖度不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全网合作的流测量模型,在自治域(AS)间通过标识已测量流和共享测量结果的方式,实现AS间的流合作测量,在AS内利用控制节点为路由器统一... 当前网络环境下提出的流测量算法缺少必要的合作,存在测量覆盖度不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全网合作的流测量模型,在自治域(AS)间通过标识已测量流和共享测量结果的方式,实现AS间的流合作测量,在AS内利用控制节点为路由器统一分配测量任务的方法,实现AS内最大化流测量覆盖度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平衡各个路由器的测量负载,提高测量覆盖度,具有比以往方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域 可信可控网络 流测量 合作流测量 覆盖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可控网络中的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
7
作者 曹生林 柳立言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可信可控网络中利用多个控制节点对AS进行联合控制,容易造成多个控制节点在网络控制过程中持有的AS视图不一致问题。针对该问题,在可信可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选举算法的AS内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选举算法选举... 在可信可控网络中利用多个控制节点对AS进行联合控制,容易造成多个控制节点在网络控制过程中持有的AS视图不一致问题。针对该问题,在可信可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选举算法的AS内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选举算法选举出主控制节点,然后主控制节点根据AS内各个控制节点的负载,将视图构建任务分配给负载最低的控制节点负责构建视图,并利用主控制节点的时间对生成的视图的版本进行界定,从而避免了多个控制节点独自构建视图造成的视图混乱问题。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可控网络模型 选举算法 一致性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可控网络中的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
8
作者 刘泽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7-301,311,共6页
可信可控网络利用多个控制节点对AS进行联合控制,容易造成多个控制节点在网络控制过程中持有的AS视图不一致。针对该问题,在可信可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选举算法的AS内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选举算法选举出主控制节... 可信可控网络利用多个控制节点对AS进行联合控制,容易造成多个控制节点在网络控制过程中持有的AS视图不一致。针对该问题,在可信可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选举算法的AS内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选举算法选举出主控制节点,然后主控制节点根据AS内各个控制节点的负载将视图构建任务分配给负载最低的控制节点负责构建视图,并利用主控制节点的时间对生成的视图的版本进行界定,从而避免了多个控制节点独自构建视图造成的视图混乱问题。另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一致性视图构建机制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可控网络模型 选举算法 一致性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度的域间路由机制 被引量:7
9
作者 谭晶 罗军舟 +1 位作者 李伟 于枫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3-1774,共12页
当前的域间路由系统缺乏对路径真实性的验证,可能导致虚假路径信息大量传播,带来大规模的网络失效.为了提高路由抑制虚假路径的能力,文中将信任机制引入到域间路由中,采用可信度表示路径的真实可信程度,提出了基于可信度的域间路由机制... 当前的域间路由系统缺乏对路径真实性的验证,可能导致虚假路径信息大量传播,带来大规模的网络失效.为了提高路由抑制虚假路径的能力,文中将信任机制引入到域间路由中,采用可信度表示路径的真实可信程度,提出了基于可信度的域间路由机制,其主要思想为在路径选择时考虑路径的可信度,选取可信度高的路径作为最优路径.在该机制下,构建了一个Chord环进行信任信息的发布与获取,部署了虚假路径检测措施的AS根据检测结果在Chord环中发布信任信息,没有部署虚假路径检测措施的AS从Chord环中获取信任信息来计算候选路径的可信度,基于可信度进行路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可信度的域间路由机制能够快速抑制虚假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路由机制的不可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可控网络 域间路由 可信 CHORD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