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支持可信主体特权最小化的多级安全模型 被引量:14
1
作者 武延军 梁洪亮 赵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0-738,共9页
对已有多级安全模型的可信主体支持进行回顾和分析,提出了DLS(离散标记序列)多级安全模型.该模型将可信主体的生命周期分解为一系列非可信状态,对每一个状态赋予一个敏感标记.可信主体的当前敏感标记等于当前非可信状态的敏感标记,非可... 对已有多级安全模型的可信主体支持进行回顾和分析,提出了DLS(离散标记序列)多级安全模型.该模型将可信主体的生命周期分解为一系列非可信状态,对每一个状态赋予一个敏感标记.可信主体的当前敏感标记等于当前非可信状态的敏感标记,非可信状态的切换由预定义的可信请求事件触发.从而可信主体的当前敏感标记可以根据其应用逻辑而动态调整.同时给出了模型保持系统安全性的安全状态和规则.与Bell模型等可信主体敏感标记范围模型相比,该模型在多级安全的策略范围内实现了可信主体的特权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安全 可信主体 最小特权 操作系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主体的高可信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0期181-183,229,共4页
分析了基于可信主体的DBMS高可信安全体系的设计方法,通过一个基于角色机制的DBMS体系结构设计实例,探讨了在高可信的要求下DBMS的存取控制、体系、TCB和事务处理的设计,最后给出了该DBMS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 可信 安全数据库 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 可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准则对基于可信主体DBMS体系结构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8,229,共4页
分析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准则》对基于可信主体DBMS体系结构设计的影响,通过一个基于角色机制的DBMS体系结构设计实例,探讨了不同评测标准对该DBMS的存取控制、体系、TCB和事务处理结构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该DBMS的总体设计。
关键词 可信计算机评测准则 安全数据库 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 可信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主体可信度的联合辩论框架
4
作者 翟浩良 韩道军 李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9-186,共8页
辩论框架是计算机利用辩论机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如商务谈判、法律纠纷和劳动争议等。传统的辩论框架对辩论机制和论证方法作了具体的形式化描述,但忽略了辩论主体及其对辩论结果影响的描述,而且在辩论过程中一个论点通常需要多个... 辩论框架是计算机利用辩论机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如商务谈判、法律纠纷和劳动争议等。传统的辩论框架对辩论机制和论证方法作了具体的形式化描述,但忽略了辩论主体及其对辩论结果影响的描述,而且在辩论过程中一个论点通常需要多个论据的联合论证。针对以上问题,在传统辩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体可信度的联合辩论框架(STUAF)。首先引入了辩论主体的概念,并对观点和论据之间的联合论证进行形式化定义;其次给出了完整的框架结构和语义描述,证明了该辩论框架满足Dung提出的标准辩论框架的基本定理;然后结合辩论树给出了语义计算的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实例分析表明STUAF及其语义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论 主体可信 联合论证 辩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计算的保密和完整性统一安全策略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强 沈昌祥 +1 位作者 陈幼雷 方艳湘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18,共4页
为解决在高安全等级操作系统应用的保密性/完整性统一多级访问控制模型可用性差问题及增强其安全性,为系统引入可信计算(TCPA)技术并指出它对安全机制的增强作用。对可信计算平台环境下保密性/完整性统一的访问控制模型中可信主体的特... 为解决在高安全等级操作系统应用的保密性/完整性统一多级访问控制模型可用性差问题及增强其安全性,为系统引入可信计算(TCPA)技术并指出它对安全机制的增强作用。对可信计算平台环境下保密性/完整性统一的访问控制模型中可信主体的特性进行描述,给出具体安全策略。它将可信主体纳入访问控制模型,有助于划分可信主体并能够限制其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可信主体 BLP模型 BIB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多级安全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明 潘雪增 李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0,共4页
在分析BLP模型和RBAC模型及其相关衍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改进模型主要有4个重要特点:(1)实施完整性控制,保证信息流上写安全性;(2)限定可信主体,赋予其余主体有限特权;(3)实施RBAC模型,分配角色和权限;(4)引入审计机制... 在分析BLP模型和RBAC模型及其相关衍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改进模型主要有4个重要特点:(1)实施完整性控制,保证信息流上写安全性;(2)限定可信主体,赋予其余主体有限特权;(3)实施RBAC模型,分配角色和权限;(4)引入审计机制,提供策略监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完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控制 可信主体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 审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BA逻辑的言语行为表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瑜 曹存根 眭跃飞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0-426,共7页
言语行为是多主体系统中一个有趣而重要的问题.该文从实际推理主体(practical reasoninga-gents)研究的角度对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进行了探讨.在多主体系统中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言语行为的本体描述;2)主体如何推理出合... 言语行为是多主体系统中一个有趣而重要的问题.该文从实际推理主体(practical reasoninga-gents)研究的角度对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进行了探讨.在多主体系统中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言语行为的本体描述;2)主体如何推理出合理的言语行为;3)主体如何正确处理其他主体发出的言语行为.这3个方面侧重点不同,但是相互间又紧密关联.重点讨论上述2)和3)两方面的内容,建立了一个主体认知过程的模型,并用可信主体逻辑LOBA(logic of believable agents)进行形式化表示.在主体认知过程的模型中,考虑包括主体的感知、信念、情绪、期望、目标、意图、承诺在内的各种认知成分,通过引入相应的认知动作来考虑这些认知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主体如何产生和处理言语行为.在逻辑系统的构建上,LOBA逻辑扩展了KARO逻辑和LORA逻辑,将主体的情绪和认知动作都作为模态算子进行处理,并构建了3层语义模型以解释主体的认知动作.利用上述方法,LOBA可以在更细的粒度上来刻画主体的动态的实际推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主体 认知过程 言语行为 LOBA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划分的防信息聚合泄密模型
8
作者 解文冲 杨英杰 +1 位作者 汪永伟 代向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8-411,416,共5页
针对BLP模型中存在的信息聚合泄密、可信主体权限过大以及模型完整性缺失的问题,结合文件分级保护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任务划分的防信息聚合泄密模型IALP。首先,探讨了信息聚合形成的原因及研究现状;然后,以任务划分为基础,对主体的信息... 针对BLP模型中存在的信息聚合泄密、可信主体权限过大以及模型完整性缺失的问题,结合文件分级保护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任务划分的防信息聚合泄密模型IALP。首先,探讨了信息聚合形成的原因及研究现状;然后,以任务划分为基础,对主体的信息可知度及客体所占信息权重进行量化,提出了相对可信主体的概念,给出了模型安全公理和状态转换规则。最后,经理论证明、应用举例和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控制主体对具有聚合泄密关系的客体集合的可知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可信主体权限以及增强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分级保护 Bell—LaPadula(BLP)模型 信息聚合 可信主体 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