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华语电影史中变异/另类档案的电影海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英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45,共13页
电影海报旨在引起公众观看电影的欲望,但其图文的暗示经常超越意在的意识形态或主题信息。构图、明星与视觉指涉(如时装和其他互文)中的多余信息让电影海报成为变异的对位文本,因为海报催生了多层意义流通的一个动态机制,其媒介跨越多... 电影海报旨在引起公众观看电影的欲望,但其图文的暗示经常超越意在的意识形态或主题信息。构图、明星与视觉指涉(如时装和其他互文)中的多余信息让电影海报成为变异的对位文本,因为海报催生了多层意义流通的一个动态机制,其媒介跨越多种艺术媒体和类型(如绘画、书法、摄影、设计、文学、戏剧和音乐)。电影海报因此介入媒体间性或跨媒体性,不可避免地指涉某种身外之物,某种隐蔽、变异或另类之物,某种与时空措置之物。本文以方保罗的《银光:1920-1970香港电影图说历史》(香港三联,1997年)为例,论证电影海报乃是华语电影史学领域中尚待开发的档案。方保罗的图说历史尝试了研究香港电影史的另类途径,其中对断裂、碎片、并置和差异的强调与后现代文学史类似。本文继而分析20世纪50-70年代香港、台湾和内地(祖国大陆)的华语电影海报,以论证电影海报乃是华语电影史与视觉文化中一种变异、另类的档案,期待一种猜测性阅读,以建构开放、多元的视觉意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海报 另类档案 变异 后现代文学史 猜测性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类档案”素材的拾得:《完美现在时》与直播行业的情感劳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润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1-144,共4页
2019年鹿特丹电影节最高奖获奖影片《完美现在时》是一部完全由互联网直播素材剪辑而成的纪录片,这种制作类型被称为“拾得电影”制作(found footage filmmaking)。尽管原始素材非导演摄制,但是遴选、剪辑过程的导演主观能动性强调了该... 2019年鹿特丹电影节最高奖获奖影片《完美现在时》是一部完全由互联网直播素材剪辑而成的纪录片,这种制作类型被称为“拾得电影”制作(found footage filmmaking)。尽管原始素材非导演摄制,但是遴选、剪辑过程的导演主观能动性强调了该片不是简单的直播素材的挪移与拼凑,而是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一脉相承,即作为“另类档案”来记录现象与现实。不同于主流叙事关注到中国直播行业的数字、网红经济,《完美现在时》聚焦在直播行业中的“冷门”群体以及情感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拾得电影 中国独立纪录片 情感劳动 另类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