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式意义——句法与语义关系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钱军 《外语研究》 2004年第2期5-10,共6页
语法语义学和句式句法在讨论句法与语义关系的时候都提到并且讨论了“句式意义”的概念。本文以英语内与格结构为例 ,讨论句式意义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并改进Wierzbicka (1988)的假设。
关键词 句式意义 语法语义学 句式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义素传承看“差(一)点儿VP”、“差(一)点儿没VP”的语法化——兼论一批所谓对立格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永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8,共8页
“差(一)点儿”是动词性固定结构。“差(一)点儿VP”句式整体意义表示“事态发展很接近某一程度”,并且强调这一发展的艰难性或不可抗拒性。“差(一)点儿没VP”句式有两种:A式实质上就是“差(一)点儿VP”句式,B式是“差(一)点儿VP”句... “差(一)点儿”是动词性固定结构。“差(一)点儿VP”句式整体意义表示“事态发展很接近某一程度”,并且强调这一发展的艰难性或不可抗拒性。“差(一)点儿没VP”句式有两种:A式实质上就是“差(一)点儿VP”句式,B式是“差(一)点儿VP”句式进一步语法化的形式。通常所说的这一类“对立格式”,大多是处于演化(主要是语法化)不同阶段的同一个句式,本文从义素传承角度对这类句式演化的几种代表模式作了探讨,认为句式的语法化主要表现为语用新义的固化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一)点儿” 句式语法 义素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使结构的原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熊学亮 梁晓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本文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致使词汇范畴的原型特征,指出其原型是致使动词中的单纯词汇动词,介绍和分析了致使结构的深层结构,含纯词汇性致使动词的致使结构,及物性特征,事件结构特征,致使句式特征以及典型"致使-运动"性... 本文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致使词汇范畴的原型特征,指出其原型是致使动词中的单纯词汇动词,介绍和分析了致使结构的深层结构,含纯词汇性致使动词的致使结构,及物性特征,事件结构特征,致使句式特征以及典型"致使-运动"性致使结构。并把上述特征与Langacker(1991)的标准事件观察模式结合,设立了致使结构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理论 致使结构 句式语法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玩它个痛快”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剑影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61,共7页
本文根据“句式语法”理论,采用“双宾语结构”的核心语义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这一观点,从“与者”、“受者”、“给予物”和结构中的动词四个方面研究“玩它个痛快”,即“V+ta+ge+~”结构,认为这一结构利用双宾语结构的形式特征,... 本文根据“句式语法”理论,采用“双宾语结构”的核心语义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这一观点,从“与者”、“受者”、“给予物”和结构中的动词四个方面研究“玩它个痛快”,即“V+ta+ge+~”结构,认为这一结构利用双宾语结构的形式特征,用虚化的“ta”填充间接宾语的句法空位,用“个”将后面的结构体词化,充当直接宾语,表达了自身特有的句式语义:能动地赋予(某物一个状态)+将来时态,该句式语义可以分析为处置性、非现实性、施动性三个语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语法 双宾语结构 给予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忽视语言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绍棠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4,共1页
不可忽视语言艺术刘绍棠小说创作忽视语言艺术,出不了好作品。目前的一个严重现象,是文人写小说给文人看,文人评论文人的小说,这样,文学作品便无法深入到人民中间。现在小说创作的大问题是越来越脱离群众,某些写小说的人眼睛向上... 不可忽视语言艺术刘绍棠小说创作忽视语言艺术,出不了好作品。目前的一个严重现象,是文人写小说给文人看,文人评论文人的小说,这样,文学作品便无法深入到人民中间。现在小说创作的大问题是越来越脱离群众,某些写小说的人眼睛向上脸朝外,而不是眼睛向下面向老百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语法句式 小说创作 小说人物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语言功底 刘绍棠 表现手法 脱离群众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ed pattern-directed refactoring for complex conditional statements
6
作者 刘伟 胡志刚 +1 位作者 刘宏韬 杨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35-1945,共11页
Complex conditional statement is one of the bad code smells,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code and design of software.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wo commonly-used design patterns for handling complex conditional s... Complex conditional statement is one of the bad code smells,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code and design of software.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wo commonly-used design patterns for handling complex conditional statements are selected, and they are the factory method pattern and the strategy pattem. Two pattern-directed refactoring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two design patterns are proposed. Each approach contains a refactoring opportunities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and an automated refactoring algorithm. After parsing the abstract syntax tree generated from source code, the refactoring opportunities are identified effectively and automatically. Then, for candidate code, refactoring algorithms are executed automatically, which are used to simplify or remove complex conditional statements. By empirical analysi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the code after refactoring has better maintainability and extensibility, and the proposed approach for automated pattern-directed refactoring succeeds to reduce cod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cl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ACTORING abstract syntax tree complex conditional statements design patterns factory method pattem strategypat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