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评两种“成分分析法”
1
作者 彭道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37-49,共13页
0 引言水文把采用各种成分的名称(如主语、谓语、定语等)来分析句子的方法都叫做“成分分析法”。在语法教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分析法,但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多分的,本文把它叫做“句子成分分析法”。一种是采用直接成分切分... 0 引言水文把采用各种成分的名称(如主语、谓语、定语等)来分析句子的方法都叫做“成分分析法”。在语法教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分析法,但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多分的,本文把它叫做“句子成分分析法”。一种是采用直接成分切分确定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成分分析法 句子结构 词组 教学 谓语 现代汉语 分析句子 定语 联系 主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子层次分析法改革刍议
2
作者 岳方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一、科学性、实用性、局限性句子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或二分法,它和句子成分分析法是目前我国语法学界通行的两种析句方法。层次分析法来自美国结构主义语法学,它是根据语言结构“按层组合”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分析的目的是透... 一、科学性、实用性、局限性句子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或二分法,它和句子成分分析法是目前我国语法学界通行的两种析句方法。层次分析法来自美国结构主义语法学,它是根据语言结构“按层组合”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分析的目的是透过语言线性排列的表面形式揭示内在结构层次,分析的手段是按照结构中的直接组合成分一分为二,层层切分,一直分析到最简单的成分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中心语 语言结构 结构层次 句子成分分析法 基本成分 二分 线性排列 结构关系 直接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语法结构的分析
3
作者 郭大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28-336,共9页
(一)在汉语里,由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结构主要有两大类别:单式结构和复式结构。单式结构是依靠语序、结构助词或者“和”类连词来表示关系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独立成句时只能当单句。单式结构又有限制关系与非限制关系之别。
关键词 结构 中心词分析 谓语 主语 基本成分 宾语 语序 汉语 定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修辞分析看析句方法
4
作者 张炼强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02-109,共8页
一 修辞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语言事实中蕴含的修辞价值。析句的任务在于揭示语言事实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修辞价值体现在以一定的题旨和情境为转移的语音、词汇、语法诸语言要素的运用过程中,而语言事实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则... 一 修辞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语言事实中蕴含的修辞价值。析句的任务在于揭示语言事实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修辞价值体现在以一定的题旨和情境为转移的语音、词汇、语法诸语言要素的运用过程中,而语言事实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则是相对静止地存在于语言体系之中的语法事实。因此,修辞分析和析句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不同的。修辞分析属修辞学范畴,析句方法属语法学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句 修辞格 修辞分析 语言事实 修辞学范畴 修辞价值 中心词 句子成分分析法 语言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句图解法及其信息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彭炜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6-112,164,共7页
析句图解法是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在诸多图解法中,黎锦熙先生创制的黎氏图解法兼顾了句子的结构格局和层次性,在语法教学研究和信息处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今天应用黎氏图解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句法体系改造,并实现... 析句图解法是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在诸多图解法中,黎锦熙先生创制的黎氏图解法兼顾了句子的结构格局和层次性,在语法教学研究和信息处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今天应用黎氏图解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句法体系改造,并实现图解过程和图解结果的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解 析句方 黎氏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句本位语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序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4,共8页
句本位语法是对词类本位语法而言的。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1898),就是一部词类本位语法。书共十卷,卷一正名,解释书中所用的术语,卷二至卷六分别论实字(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字)之用,卷七至卷九分别论虚字(... 句本位语法是对词类本位语法而言的。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1898),就是一部词类本位语法。书共十卷,卷一正名,解释书中所用的术语,卷二至卷六分别论实字(名字、代字、静字、动字、状字)之用,卷七至卷九分别论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之用,卷十论句读。八卷论词法(也有句法的内容,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本位语 词类 句子成分分析法 旬子 谓语 《新著国语文 汉语语 宾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著国语文法》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4
7
作者 史锡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6期43-46,共4页
黎锦熙先生是我的老师,但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五十年代末我曾与别的同志一起,在当时的背景下,以当时的语法研究进展情况为尺度,对黎先生的语法体系和治学方法提出过一些意见。今天,值《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文法》)出版六十... 黎锦熙先生是我的老师,但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五十年代末我曾与别的同志一起,在当时的背景下,以当时的语法研究进展情况为尺度,对黎先生的语法体系和治学方法提出过一些意见。今天,值《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文法》)出版六十周年之际,我重新读了这部著作。我想,《新著国语文法》是六十年前二十年代初期的一部语法专著,我们要历史地看待它,认识它的成就和贡献。现在就从这一角度谈谈我的粗浅的认识,希望得到语言学界老前辈和同志们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国语文 补足语 历史贡献 黎锦熙 句子成分分析法 宾语 词类 著作 附加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句法研究的革新——评沈开木先生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观点
8
作者 杨杏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02-106,96,共6页
近年来,沈开木先生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特别在句法研究方面,有了重大的革新.沈开木先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革新,集中地表现在他与柴春华先生担任主编的首部高等学校中文函授教材《现代汉语... 近年来,沈开木先生致力于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特别在句法研究方面,有了重大的革新.沈开木先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革新,集中地表现在他与柴春华先生担任主编的首部高等学校中文函授教材《现代汉语》(由华中师大、华南师大、湖南师大、广西师大、四川师大、河北师大、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八校协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该书全书40多万字,沈开木先生撰写了其中的语法概说、词组、特殊成分、常见的语法错误等章节,共10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成分分析法 观点 词组分析 研究 《现代汉语》 旬子 分析 层次分析 析句 传统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要提高短语在语法系统和语法教学中的地位
9
作者 张拱贵 《汉语学习》 1984年第5期49-52,共4页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和《暂拟系统》比较起来,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提要》里重点地讲了短语,详细地描述了动词短语、名词短语等的状况,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短语这个结构层次的内容,并提高了短语在语法系统和语法教学中的地...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和《暂拟系统》比较起来,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提要》里重点地讲了短语,详细地描述了动词短语、名词短语等的状况,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短语这个结构层次的内容,并提高了短语在语法系统和语法教学中的地位。 在“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修订说明和修订要点》就已经指出:“词组(按即短语)在汉语中比较重要,词组的类型比较多,《暂拟系统》中讲得过简,需要适当增补。”(《教学语法论集》44页)《提要》正是根据这个精神,讲到短语时明确指出“短语很重要”(§1.3)。在注②里又说:“因为短语在汉语中很重要,而构成和运用的情况又很复杂,从应用的需要出发,这一部分写得比较详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 系统 教学 《提要》 暂拟系统 句子成分分析法 谓语 中心词分析 宾语 主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交际教学法
10
作者 庄文中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6-47,共2页
母语交际教学法庄文中教师:上次谈到“析句、用句和语境”,实际上谈到了教学法。教学母语──汉语,目前有什么比较成熟的教学法?文中:给您问住了。不过,我可以用张志公先生的话回答您。1992年,张先生在一次中学语法教学研讨... 母语交际教学法庄文中教师:上次谈到“析句、用句和语境”,实际上谈到了教学法。教学母语──汉语,目前有什么比较成熟的教学法?文中:给您问住了。不过,我可以用张志公先生的话回答您。1992年,张先生在一次中学语法教学研讨会上感慨地说:“30多年,中学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教学 母语教学 教学 语言教学 中学语教学 教师 语言能力 中学生 层次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状语和定语的转换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6-18,共3页
对于状语和补语的转换,语法学界已有学者作过研究,但对状语和定语的转换问题,目前似乎尚无人涉及。笔者想就状语和定语的转换,作一点粗浅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我们这里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指的是按句子成分分析法... 对于状语和补语的转换,语法学界已有学者作过研究,但对状语和定语的转换问题,目前似乎尚无人涉及。笔者想就状语和定语的转换,作一点粗浅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我们这里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指的是按句子成分分析法划分出来的句子成分。文中的定语限于宾语的修饰、限制性成分,状语限于带标志词“地”(有人写作“的”)的状语。有时状语可以放到宾语前,对宾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如果深入考察,我们发现,有的状语确实能转换成定语,句字的语义基本上没有变化,有的则不能转换。分析起来,有四种不同情况。 一种是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提到的:有时作状语的形容词在意义上只跟后头动词的宾语相关,跟动词在意义上反而没有直接联系,并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语 宾语 带标 句子成分分析法 补语 小花 主语 巴金 限制作用 谓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动宾动词加宾语流行的根由 被引量:28
12
作者 华玉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0-41,共2页
试探动宾动词加宾语流行的根由华玉明拜读邢公畹先生《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很受启发。邢先生的文章开篇指出:“近些年来在报纸上常常看到一种‘动宾式动词+宾语... 试探动宾动词加宾语流行的根由华玉明拜读邢公畹先生《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很受启发。邢先生的文章开篇指出:“近些年来在报纸上常常看到一种‘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句式。”该文的基本观点是文中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动词加宾语 动宾式动词 带宾语 主要信息 句子结构 次要信息 大学生 艺术节 句子成分分析法 “三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语句型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林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9-85,共7页
本文阐述了如下观点:句型指的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就应该坚持贯彻以句子在结构形式上的特征为唯一的区分标准,而不宜采用多项标准,以维持其自身的逻辑性;只要足以影响和改变句子结构格局的语言成分,都应视为句型成分;句型的类属,可依据意... 本文阐述了如下观点:句型指的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就应该坚持贯彻以句子在结构形式上的特征为唯一的区分标准,而不宜采用多项标准,以维持其自身的逻辑性;只要足以影响和改变句子结构格局的语言成分,都应视为句型成分;句型的类属,可依据意义与形式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的析句方法来确定和描写;在句型系统的构拟方面,从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角度出发,以外层成分作为上位成分,以内层成分作为下位成分,并以从外向内的步骤逐层去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句型系统 句子成分分析法 结构 逻辑性 主语 谓语 语言单位 结构 语言成分 定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探索中前进
14
作者 于夏龙 《汉语学习》 1985年第2期39-41,共3页
三、又一条路——句型研究 《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关于延吉会议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与会同志认为,近些年来,在吕叔湘先生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和带动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出现了新的苗头,新的趋向。一批语法研究工作者,既立足于汉... 三、又一条路——句型研究 《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关于延吉会议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与会同志认为,近些年来,在吕叔湘先生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和带动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出现了新的苗头,新的趋向。一批语法研究工作者,既立足于汉语事实的调查研究,又注意对研究方法的探索,而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则各具特点:有的对某些材料作穷尽的描写分析,有的注意使用统计的方法,有的注意研究语言实际使用的种种情况,有的进行口语研究,有的从人机对话的角度来研究,有的较多地借鉴了逻辑学的一些原理,有的作种种比较研究,有的注意同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研究相结合,等等。研究是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的。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对语法研究主攻目标形成战略包抄的局面。这些新的苗头,新的趋向,也在一批中年语法工作者的身上体现了出来。李临定、邢福义、陈建民等从事句型研究,就是在寻找把语法分析引向深入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型系统 “被”字句 连动句 现代汉语 研究 句子成分分析法 口语研究 中国语文 主谓句 邢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