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华简中的“五行”思想——以《两中》为中心
- 1
-
-
作者
杜晓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2,共8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23XNLG09)。
-
文摘
清华简中包含着丰富的“五行”思想,不同篇章各有侧重。《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重在说明祭祀,《汤在啻门》《参不韦》着重总结邦国治理经验与原则,而《两中》重视“四时之大顺”,展现了楚地五行观念的发展演变与思想内涵。《两中》作为历史上最早记载以“句余芒”为代表的四时之神的文本,不仅弥补了传世文献的这一空缺,同时也揭示了构建四时与五行关联性的重要依据,即两者同属某一神灵的管理范畴。楚、秦的四时五行观念与齐地不同,据此可将清华简和《吕氏春秋》的五行归为“句余芒”(或“句芒”)类五行、《管子·五行》的五行归为“奢龙”类五行,凸显了战国时期五行观念的地域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伴随着六国的统一,最终形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的共识,影响后世。
-
关键词
清华简
《两中》
五行
句余芒
黄帝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