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姚文田《古音谐》古韵分部讨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92,共6页
姚文田定古韵为8类26部(平上去7类17部,入声9部单立一类)。与同时代的段玉裁、戴震、江有诰诸家的古韵分部可谓大同小异。本文在全面对比姚氏与各家的古韵分部之后,详细评判了姚氏的古韵分部分类及其离析唐韵的具体结果。
关键词 姚文田 《古音谐》 古韵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澍然与顾炎武古韵分部之比较——高澍然《诗音》研究(二)
2
作者 陈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101,141,共5页
本文是《高澍然〈诗音〉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其目的是对高澍然与顾炎武的古韵分部进行深入的比照。论文的最后结论是 ,高澍然除了将四个入声韵部独立外 ,其古韵分部只是形式上与顾炎武有所不同 ,在各韵部的收字方面基本不存在分歧。因... 本文是《高澍然〈诗音〉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其目的是对高澍然与顾炎武的古韵分部进行深入的比照。论文的最后结论是 ,高澍然除了将四个入声韵部独立外 ,其古韵分部只是形式上与顾炎武有所不同 ,在各韵部的收字方面基本不存在分歧。因此 ,从分部上 ,可以断定 ,《诗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澍然 顾炎武 古韵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炎武对古韵分部及其演变的研究(上)——阴声韵的离合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民权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92-99,共8页
本文讨论的是顾炎武关于古韵分合及其演变的研究。虽然古韵分部是顾炎武古音学的主体部分 ,但本文研究着眼于这样几方面 :( 1)顾氏离析《唐韵》的根据及古韵分部的原则 ;( 2 )顾氏对古韵分合及原因的探讨 ;( 3)顾氏古韵分部的理由 ;( 4... 本文讨论的是顾炎武关于古韵分合及其演变的研究。虽然古韵分部是顾炎武古音学的主体部分 ,但本文研究着眼于这样几方面 :( 1)顾氏离析《唐韵》的根据及古韵分部的原则 ;( 2 )顾氏对古韵分合及原因的探讨 ;( 3)顾氏古韵分部的理由 ;( 4)顾氏对古韵交叉关系 (合韵 )的认识。顾炎武在几方面有成功的地方 ,也有不足之处 ,本文都一一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唐韵正》 古韵分部 阴声韵 《广韵》 段玉裁 韵字 顾氏 《诗本音》 《唐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韵分部及支、脂、之是否应分为三
4
作者 黄绮 《河北学刊》 1983年第3期144-162,共19页
壹、总论 古音学在韵的研究方面是有成绩的。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等都是研究古韵的,他们有所发明,有所改进。象顾氏说:“古诗中间有一二与正音不合者,如‘兴’,蒸之属也,而《小戎》末章与‘音’ 为韵,《大明》七章与‘林’、“... 壹、总论 古音学在韵的研究方面是有成绩的。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等都是研究古韵的,他们有所发明,有所改进。象顾氏说:“古诗中间有一二与正音不合者,如‘兴’,蒸之属也,而《小戎》末章与‘音’ 为韵,《大明》七章与‘林’、“心’为韵;‘戎”,东之属也,而《常棣》四章与‘务”为韵,《常武》首章与‘祖’、”父’为韵;……此或出于方音之不同;今之读者,不得不改其本音而合之,虽谓之协亦可。然特百中之一二耳。”他囿于《诗经》一部书的小范围,认为是“百中之一二”现象,这是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部 入声 支部 读若 古韵分部 韵部 祭部 “子” 《说文》 “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氏古韵研究方法论——纪念清代著名小学家段玉裁诞生255周年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庆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64-69,共6页
段玉裁是清代著名的音韵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他在这三方面的成就,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巨著《说文解字注》中。段氏在音韵学上,集中地研究了古韵学,有名著《六书音均表》传世。段氏的古韵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论是韵部划分,还是韵... 段玉裁是清代著名的音韵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他在这三方面的成就,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巨著《说文解字注》中。段氏在音韵学上,集中地研究了古韵学,有名著《六书音均表》传世。段氏的古韵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论是韵部划分,还是韵部排列,都达到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段氏的古韵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有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古韵的方法。今天我们探讨段氏古韵研究之方法,对弘扬祖国学术事业,对进一步研究古韵学,都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韵分部 研究方法论 段玉裁 音韵学 说文解字注 小学家 文字学 韵部 训诂学家 入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玉裁研究古音的贡献——纪念段玉裁诞生250年 被引量:1
6
作者 钱曾怡 《文史哲》 1985年第6期69-73,共5页
古音研究从宋代的吴棫到清代的顾炎武,可以说是从萌芽时期进入了奠定基础的昌盛时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中,把文字的谐声系统和语音的韵部系统结合起来,从而把古音研究在顾炎武、江永等人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段玉裁(公... 古音研究从宋代的吴棫到清代的顾炎武,可以说是从萌芽时期进入了奠定基础的昌盛时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中,把文字的谐声系统和语音的韵部系统结合起来,从而把古音研究在顾炎武、江永等人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段玉裁(公元1735——1815年),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段氏古音学的贡献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在具体的关于古音韵部系统的建立方面,二是他研究古音的方法及明确提出的理论。以上两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他的传世之作《说文解字注》一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古音研究 说文解字注 顾炎武 古音学 韵部系统 谐声系统 古韵分部 广韵 奠定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声类表》简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魁 《求是学刊》 1980年第4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戴氏 声类 轻声 戴震 韵图 上古音 古韵分部 组声母 《广韵》 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永《四声切韵表》及其继作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96-100,共5页
江永是一个著名的古音学家,字慎修,安徽婺源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死于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他写有《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这部著作对清代以后研究古韵分部的人很有影响。他对等韵颇有研究,著有《音学辨微... 江永是一个著名的古音学家,字慎修,安徽婺源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死于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他写有《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这部著作对清代以后研究古韵分部的人很有影响。他对等韵颇有研究,著有《音学辨微》和《四声切韵表》两书,前者是他分析等韵学理和其他音学问题的著作,对四声、平仄、字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古韵分部 江永 上古音 广韵 韵图 述评 古音学 等韵学 三十六字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先秦韵部的“合韵”問題 被引量:8
9
作者 方孝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4期28-48,共21页
“合韵“是指先秦押韵上一切出韵的例子而言。这是借用段玉裁的名詞,也就是其他各家所謂韵部的通轉。这里虽借用段氏的名詞,但并不是照着他所謂17部來說的,应該先声明一下。先秦韵部的合韵問題,是研究中國音韵史首先要談到的問題,也就... “合韵“是指先秦押韵上一切出韵的例子而言。这是借用段玉裁的名詞,也就是其他各家所謂韵部的通轉。这里虽借用段氏的名詞,但并不是照着他所謂17部來說的,应該先声明一下。先秦韵部的合韵問題,是研究中國音韵史首先要談到的問題,也就是有关语音演变的趋势是由简到繁或由繁到簡的問題。先秦的韵部少。切韵的韵部多。好像从先秦到隋唐,語音演变是由簡到繁,和隋唐以后到近代北音势力的形成,是由繁到簡,情形迥不相同。但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的現象。过去古音学家研究先秦用韵,多少都有点求同略异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韵 先秦时代 切韵 韵部 段玉裁 出韵 通韵 古音学 用韵 古韵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