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三段粗面岩成因及喷发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小健 黄玉龙 +3 位作者 李军 肖红军 杨光达 冯玉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65,90,共9页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一套钾质粗面岩,常见角砾化结构、聚斑结构。岩石全碱含量较高(K2O+Na2O=9.7%~13%),富钾、富铝、低钛,富集轻稀土及U、Th、Pb、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iO2含量57.3%~62.5%,Mg#变化范围较大(16~49),δE...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一套钾质粗面岩,常见角砾化结构、聚斑结构。岩石全碱含量较高(K2O+Na2O=9.7%~13%),富钾、富铝、低钛,富集轻稀土及U、Th、Pb、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iO2含量57.3%~62.5%,Mg#变化范围较大(16~49),δEu=0.26~1。研究表明:本区粗面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是碱性玄武岩浆经过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同化混染作用较弱。粗面质岩浆主要以侵出方式呈岩穹状产出,岩穹具有"外带-中带-内带"三层结构;部分未喷出地表的岩浆滞留在火山通道中或顺层侵入,形成次火山岩相的粗面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喷发模式 古近系沙三段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