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断陷盆地全油气系统圈层结构与油气有序成藏——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二段为例
1
作者 赵贤正 蒲秀刚 +8 位作者 罗群 夏国朝 桂诗琦 董雄英 时战楠 韩文中 张伟 王仕琛 文璠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536,共11页
基于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二段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和勘探实践资料,以全油气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开展断陷盆地构造、沉积、成岩等作用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①圈层结构与圈层效应是陆相断陷含油气盆地的显... 基于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二段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和勘探实践资料,以全油气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开展断陷盆地构造、沉积、成岩等作用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①圈层结构与圈层效应是陆相断陷含油气盆地的显著特征,其控制了断陷盆地全油气系统中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的有序分布;②构造圈层控制沉积圈层,沉积圈层和成岩圈层控制有利储层空间展布进而影响不同圈层油气成藏和油气藏类型有序分布;③构建了陆相断陷盆地全油气系统多圈层结构下的常规—非常规油气一体化有序聚集模式,揭示出盆地的各凹陷都是一个独立的全油气系统和圈层系统,由同一烃源灶控制的常规—非常规油气多圈层有序构成,由外圈向中圈、中圈向内圈依次有序分布着构造、地层油气藏,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再到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富集区;④多圈层耦合控制下油气环带分布是陆相断陷盆地全油气系统的重要特征,常规—非常规油气一体化有序分布是全油气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多圈层耦合常规—非常规油气一体化有序成藏观具有很强的预测功能,成功指导了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整体部署、立体勘探,推动古近系孔店组二段页岩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并有望为同类陆相含油气盆地油气高效勘探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层结构 全油气 陆相断陷盆地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 沧东凹陷 古近系孔店组二段 油气有序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细粒沉积旋回及其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贤正 蒲秀刚 +10 位作者 鄢继华 金凤鸣 时战楠 柴公权 韩文中 刘岩 姜文亚 陈长伟 张伟 方正 解德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8-480,共13页
基于陆相水进-水退旋回(T-R旋回)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官108-8井古近系孔店组二段连续500m完整取心及化验资料分析,开展湖相盆地细粒沉积岩的高频旋回特征研究。通过应用测井岩性组合判别方法,搭建孔二段细粒沉积岩... 基于陆相水进-水退旋回(T-R旋回)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官108-8井古近系孔店组二段连续500m完整取心及化验资料分析,开展湖相盆地细粒沉积岩的高频旋回特征研究。通过应用测井岩性组合判别方法,搭建孔二段细粒沉积岩的五级高频旋回地层格架。采用不同尺度及方法表征细粒沉积岩高频旋回特征,研究表明五级T旋回陆源碎屑矿物含量高、古盐度低、古气候偏潮湿、纹层密度大,五级R旋回则表现为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古盐度高、古气候偏干旱、纹层密度小。高频旋回变化控制了有机质的丰度与类型,T旋回中TOC值较高,除了有较高的陆源有机碳含量外,水体内生有机质也较为丰富,显示湖泊的初级生产力较高,有利于页岩油的形成与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 高频旋回 纹层密度 有机质 古近系孔店组二段 沧东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