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岩体原位环境下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伟 马啸 +3 位作者 陈文毅 高锐 王雁 胡大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3,共9页
碳酸盐岩在热储层高温高压原位环境下的物理力学特性不清楚,导致井壁稳定性评估缺乏准确数据与机理支撑。以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层岩石为研究对象,沿地层延展方向寻找合适的露头进行取样。在确保岩性、成分和地质年代与现场钻井... 碳酸盐岩在热储层高温高压原位环境下的物理力学特性不清楚,导致井壁稳定性评估缺乏准确数据与机理支撑。以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层岩石为研究对象,沿地层延展方向寻找合适的露头进行取样。在确保岩性、成分和地质年代与现场钻井岩心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温高压下碳酸盐岩力学特性演化规律与温度作用机理。得到以下结论:温度的升高使碳酸盐岩的强度阈值随围压的增长速度变缓。当围压由40 MPa增加至60 MPa时,在室温下峰值强度增加了15.9%,而在150℃下峰值强度仅增加了7.9%。在110℃后,摩擦角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黏聚力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碳酸盐岩力学特性随温度变化的机制是温度诱导的增强效应和损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本文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不会导致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但会引起不同矿物颗粒间的不均匀热膨胀,导致晶间热应力增加,温度对碳酸盐岩力学特性的作用机理主要以热膨胀导致矿物颗粒间微裂缝压密为主。成果将为华北平原碳酸盐岩热储层的井壁稳定性分析提供准确数据与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碳酸盐岩 蓟县山组 岩石力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北部地区蓟县系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朋威 何治亮 +5 位作者 罗平 金廷福 张英 冯建赟 宋金民 徐士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6,49,共12页
华北北部地区蓟县系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以岩石与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与受控因素复杂以及非均质性强为特征,并由此制约了该区油气和地热等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以野外露头和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考察、岩... 华北北部地区蓟县系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以岩石与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与受控因素复杂以及非均质性强为特征,并由此制约了该区油气和地热等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以野外露头和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与物性分析等研究工作,进一步总结分析了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发育一套以微生物白云岩为主的储层类型,岩石结构构造复杂,其中,锥状叠层石和凝块石为其最有利的储集岩石类型。按照储集空间组合,可将储层划分为孔洞缝复合型、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3种类型。其中,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储层以孔洞缝复合型为主,物性最好;高于庄组则以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主,物性相对较差。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高于庄组-雾迷山组规模优质白云岩储层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微生物礁滩、印支期以来的构造隆升、破裂及溶蚀作用为其形成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白云岩储层 高于庄组 山组 蓟县 华北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地系统场沉积响应范例:蓟县系雾迷山巨旋回层序及节律 被引量:7
3
作者 孟祥化 葛铭 +3 位作者 任国选 刘自亮 李现根 刘贺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122,共16页
燕辽拗拉谷盆地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对比意义的典型碳酸盐岩盆地。文中提出建立雾迷山亚系和相应统的划分方案,并指出蓟县系雾迷山亚系(MPSSⅡ)时期,属于盆地巨旋回的造礁沉积平衡补偿形成阶段,沉降幅度和沉积厚度巨大,发育有代表不同沉积... 燕辽拗拉谷盆地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对比意义的典型碳酸盐岩盆地。文中提出建立雾迷山亚系和相应统的划分方案,并指出蓟县系雾迷山亚系(MPSSⅡ)时期,属于盆地巨旋回的造礁沉积平衡补偿形成阶段,沉降幅度和沉积厚度巨大,发育有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的多种类型叠层石,在层序上构成明显的沉积韵律,并显示出受米兰科维奇周期、小行星云周期和银道面周期控制形成的不同级次的宇地系统沉积旋回韵律。同时,由于山海关古陆的周期性隆升作用,导致由热水硅质形成的燧石层和由红色物源输入形成的不同级次沉积层序,更为宇地系统控制层序的周期性增添了色彩。总之,蓟县系雾迷山期巨旋回是受宇地系统场控制成因的沉积响应的典范。科学探索与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宇宙观的地球科学领域,才能不断地开拓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地统沉积响应 蓟县山巨旋回层序 碳酸盐岩相 燧石条带 近赤道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辽地区蓟县系隐藻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4
4
作者 孟祥化 梁桂香 胡振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4期13-22,共10页
燕辽地区蓟县系地层主要属于次稳定型内源建造类的藻礁碳酸盐建造[1]。它以发育隐藻(礁)碳酸盐岩(叠层石)为主要特征。这类碳酸盐岩不仅是沉积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在研究建造性质、成因环境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现... 燕辽地区蓟县系地层主要属于次稳定型内源建造类的藻礁碳酸盐建造[1]。它以发育隐藻(礁)碳酸盐岩(叠层石)为主要特征。这类碳酸盐岩不仅是沉积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在研究建造性质、成因环境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现已发现油气、Pb、Cu、Zn、Mn、Fe、S及磷块岩矿床等及隐藻碳酸盐岩(叠层石)有直接关系。如:长城系叠层赤铁岩、高于庄组的叠层硫铁岩、陡山坨组的叠层磷块岩、东川落雪组叠层铜矿密两两比系的叠层铅锌矿、卡拉套下寒武统的叠层锰矿等。显然研究叠层石成因环境对揭示这些矿床成因和控矿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县 碳酸盐岩沉积 叠层石 沉积模式 隐藻 碳酸盐沉积 白云岩 磷块岩矿床 落雪组 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岩溶热储钻井地质关键要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慧盈 汪新伟 +6 位作者 毛翔 张海雄 王强 罗璐 王迪 吴陈冰洁 王婷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81,I0005,I0006,共15页
基于区域地质、二维地震和131口地热井等资料,分析雄安新区热储—热盖层组合、热盖层特征和岩溶热储内幕3个地质关键要素,进行有利区带优选。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发育2种热储—热盖层组合,新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组合,发育于热储顶面埋深... 基于区域地质、二维地震和131口地热井等资料,分析雄安新区热储—热盖层组合、热盖层特征和岩溶热储内幕3个地质关键要素,进行有利区带优选。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发育2种热储—热盖层组合,新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组合,发育于热储顶面埋深小于1500 m的容城和牛驼镇凸起;古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组合,发育于热储顶面埋深大于1500 m的牛北斜坡。新近系砂岩热盖层成岩作用较弱,热储和热盖层接触不稳定,凸起区埋深为450~700、800~1000 m的厚层疏松砂岩层段更易发生井壁失稳坍塌事故。热储内幕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带特征。潜山岩溶作用控制优质热储的形成,Ⅰ类、Ⅱ类热储主要发育于距雾迷山组顶部不整合面350 m范围;地热井取水层段优化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小,容城凸起厚度为1000 m,牛北斜坡厚度为880 m,牛驼镇凸起厚度为500 m。容城和牛驼镇凸起周缘热储顶面埋深为1250~1500 m区带,热储埋藏适中、储层物性好,热盖层成岩作用强、钻井风险小,是最有利的勘探开发区。该结果可为雄安新区岩溶热储地热井的成功钻探和地热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地质要素 钻井优化 热储—热盖层组合 热盖层特征 岩溶热储 新近—蓟县山组 古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同级别最优分割法划分地层 被引量:1
6
作者 袁鄂荣 杨瑞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9-107,共9页
对地层的光谱分析结果运用有序多变量最优分割法进行电子计算机运算时,若想取得符合客观实际的最优分割结果,则必须:1.对光谱分析所得各变量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2.对样品分析数据进行准等间距和加权处理;3.分割必须在同级别间进行... 对地层的光谱分析结果运用有序多变量最优分割法进行电子计算机运算时,若想取得符合客观实际的最优分割结果,则必须:1.对光谱分析所得各变量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2.对样品分析数据进行准等间距和加权处理;3.分割必须在同级别间进行.本文运用上述方法,取得了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分割法 地层单位 野外地质 光谱分析结果 山组 蓟县 下马岭组 计算机运算 洪水庄组 样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区地热田西北部地热地质特征 被引量:24
7
作者 柯柏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6,共8页
自2001年在北京大学成功打成地下热水井后,北京西部隆起区的地热勘探开发受到重视。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的介绍,根据地热井钻探揭露的地热地质成果,对研究区的热储构造条件、地热地质特征及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自2001年在北京大学成功打成地下热水井后,北京西部隆起区的地热勘探开发受到重视。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的介绍,根据地热井钻探揭露的地热地质成果,对研究区的热储构造条件、地热地质特征及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八宝山断裂的性质具有先逆断层后正断层的多期活动性特征;研究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为鼻状背斜凸起型热储构造;深部热流主要沿着黄庄—高丽营断裂的上盘向上传导聚集;浅部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富集强径流冷地下水的作用使青白口系的地温梯度高于北京平原区,纵向地温场坡度较北京平原区大;临近深大断裂构造带导致地下热水具有放射性镭含量高的特征;地下热水的14C年龄特征反映城区地热田接受西部隆起区地下水的补给很少;地热井水头分布趋势反映雾迷山组白云岩热储地下热水受黄庄—高丽营断裂阻隔后由南向北方向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热储构造 蓟县山组 地下热水年龄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