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通八达──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电子邮递论坛述评
1
作者 董为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国际互联网 网上论谈 古脊椎动物学 网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第73届年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2
作者 卢静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6,共1页
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SVP)第73届年会于2013年10月30~11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顺利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古脊椎动物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由北美古脊椎动物... 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SVP)第73届年会于2013年10月30~11月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顺利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古脊椎动物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北美古脊椎动物年会由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主办,是全球最大的古脊椎动物专题会议,旨在交流与推动全球古脊椎动物学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洛杉矶市 北美 年会 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 专题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学术文集与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征文通知
3
作者 中国古生物学会脊椎动物学会 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0,共1页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11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3次年会暨纪念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会议拟于2008年9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前将出版年会学术论文集和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年会学术论文集包括以下几方...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11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3次年会暨纪念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会议拟于2008年9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前将出版年会学术论文集和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年会学术论文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古脊椎动物学;2)古人类学;3)旧石器考古学;4)地层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术年会 征文通知 中国 人类 专业委员会 旧石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第72届年会在美国罗利举行
4
作者 编辑部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6,共1页
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ofVertebratePaleontology,svP)第72届年会于2012年10月17—20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Raleigh)顺利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此次年会由北卡罗来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北卡罗... 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ofVertebratePaleontology,svP)第72届年会于2012年10月17—20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Raleigh)顺利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此次年会由北卡罗来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共同主办。年会旨在推介北卡罗来纳州三叠纪的古生物资源。会议设3场专题讨论会:“系统发育和比较古生物学:新的定量方法研究脊椎动物的宏观进化”,“美国阿帕拉契亚地区白垩纪动物群:系统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和埋藏学(纪念DonaldBaird博士的专题讨论会)”,“北方新热带的古脊椎动物:穿越地质时代的生物演化的摇篮和博物馆”。此外,会议还组织了19场常规报告和4场板报展览,覆盖古脊椎动物学、地层学以及化石技术处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 年会 美国 北美 博物馆 专题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杨钟健科学传播奖”评选结果揭晓
5
作者 刘庆国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5,共1页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首届“杨钟健科学传播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原研究员、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研究员、光明日报记者齐芳等三人,因在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相关领域的...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首届“杨钟健科学传播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原研究员、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研究员、光明日报记者齐芳等三人,因在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相关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获此殊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中国科 传播 评选 北京自然博物馆 人类 术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年会在贵州省黔西县召开
6
作者 刘庆国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8-348,共1页
2014年4月18日至21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5次学术会议在贵州省黔西县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毕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黔西县人民政府和毕节市文... 2014年4月18日至21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5次学术会议在贵州省黔西县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毕节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黔西县人民政府和毕节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电视局承办。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统90多家单位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会议,交流研讨最新学术成果,为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国际化发展献计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中国科 术年会 黔西县 贵州省 人类 人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主编朱敏研究员当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7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0,共1页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本刊主编朱敏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本刊主编朱敏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院院士 古脊椎动物学 工作实施细则 院士增选 主编 中英文 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邱铸鼎研究员荣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荣誉会员称号
8
作者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4,共3页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邱铸鼎先生于2019年10月12日获得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缩写SVP)的终身荣誉会员奖。SVP是世界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学专业学术机构,其荣誉会员是奖给对古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邱铸鼎先生于2019年10月12日获得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缩写SVP)的终身荣誉会员奖。SVP是世界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学专业学术机构,其荣誉会员是奖给对古脊椎动物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古脊椎动物学家(“in recognition of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the disciplin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新近纪 哺乳动物化石 小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因特网上查找古脊椎动物学信息
9
作者 刘俊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信息资源 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古脊椎动物数据库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照晖 朱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443,共20页
近20万年来地球生物多样性及地球环境经历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尤其是过去11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加剧了地球环境的恶化和物种的快速消亡,有部分学者提出人类正经历地质历史上的第六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古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融通,将现代生物... 近20万年来地球生物多样性及地球环境经历了多种多样的变化,尤其是过去11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加剧了地球环境的恶化和物种的快速消亡,有部分学者提出人类正经历地质历史上的第六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古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融通,将现代生物多样性问题放进地质历史的框架中分析,是认识生物和环境协同演变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预估人类、生态系统以及地球环境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依赖于数据积累的一门新型学科:保育古生物学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化石数据资料的积累,并建立了多种门类和不同用途的数据库,如启动于1998年的PBDB(Paleobiology Database)等。这些优秀的数据库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免费服务,并已产出不少重要成果。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古脊椎动物学领域的相关数据库及数据驱动下的重要研究实例,希望借此为深时数字地球计划(Deep-time Digital Earth)整合和共享开源的古脊椎动物大数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学 数据库 大数据 保育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浙江东阳召开
11
作者 编辑部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0,共1页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5~17日在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的浙江东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地质公园、化石保护以及出版等行业近8...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5~17日在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的浙江东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地质公园、化石保护以及出版等行业近80个单位450多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这次年会。大会特邀6位知名学者做了大会学术报告,内容涉及蓝田生物群、寒武纪生物群、早期被子植物、古脊椎动物学、侏罗一白垩系海陆相地层对比和白垩纪温室气候研究等主题。会议收到论文摘要近300篇,设立23个分会场并安排主题报告近40个,口头学术报告195个,展版报告25个,有50多位专家担任工作会议和分会场主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员代表大会 生物 浙江 中国 专家 早期被子植物 古脊椎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明镇先生自落基山脉至南雄盆地的学术马拉松(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德岁 李传夔 王元青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1-284,共4页
周明镇先生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夜,其一生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受新式教育,虽经战乱,学业未辍。他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7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研究的是瓣鳃类化石。在... 周明镇先生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夜,其一生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受新式教育,虽经战乱,学业未辍。他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7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研究的是瓣鳃类化石。在普林斯顿大学作博士后期间,师从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杰普森教授,研究古近纪哺乳动物化石,1950年夏季随师在怀俄明州做野外工作。次年返国,任教于山东大学,1952年调入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遂成为杨钟健先生的得力助手。周先生在学术上是通识之才,他不仅是中国古近纪哺乳动物系统研究的创始人,而且积极推动了新近纪和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研究,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还开拓了中国中生代哺乳动物的研究。周先生是继杨老之后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帅才,他高瞻远瞩,爱才、识才、育才、用才,辅助杨老建立了一支精悍的科研队伍。周先生思想敏锐,密切关注国外学术发展趋势,借助其外语上的优势,及时将国外的新理论、新方法引介给国内同行。他在文革后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重新走向世界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周先生毕生关注和推动古生物学的图书和出版工作,并积极推进中国自然博物馆事业以及其他科普工作的发展。周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以及获得的荣誉,是令人称羡的,但他及其家庭所做出的牺牲也是令人叹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生涯 南雄盆地 落基山脉 哺乳动物化石 古脊椎动物学 中国近代史 英文 普林斯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东生 第四纪科学与黄土科学领路者
1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2-1372,共1页
刘东生(1917年11月—2008年3月),地球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世... 刘东生(1917年11月—2008年3月),地球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毕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先后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曾有一个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证明了中国黄土是研究260万年来气候变迁历程的可靠记录,蕴含着其他记录无法替代的宝贵信息。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东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地质 地球科研究 刘东生 中国科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 古脊椎动物学 极地考察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质科学杰出的早期开拓者和卓越的地质教育家——袁复礼教授
14
作者 潘云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5-1430,共6页
中国现代地质学史上第一代本土培养后留学海归的地质大家袁复礼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34年了,他在我国近代考古事业、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新构造学以及地质教育事业上的不朽功勋一直为后人... 中国现代地质学史上第一代本土培养后留学海归的地质大家袁复礼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34年了,他在我国近代考古事业、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新构造学以及地质教育事业上的不朽功勋一直为后人所赞颂,永留史册。自1921年他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回国后,即参与了被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考古发掘,之后即全部精力投入到早期的中国地质事业中。1922年他偕同谢家荣等同时代地质学家,提议并参与创建了中国地质学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地质学科及地质学家的学术共同体,并编辑出版相应会刊;继后又参与并后期领导了由斯文·赫定发起的"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及一系列地质学科的开拓工作。更需强调的是他对地质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重视及投入,从事地质教育6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其中1980年增选的学部委员就达数十人之多。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今天,纪念并发扬袁复礼先生一生践行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协同精神和育人精神,显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科考察团 第四纪地质 古脊椎动物学 中国地质 地质 袁复礼 地质 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discoveries from the Sinokannemeyeria-Shansisuchus Assemblage Zone: 1. Kannemeyeriiformes from Shanxi, China 被引量:8
15
作者 LIU Jun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8,共13页
关键词 动物 古脊椎动物学 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phology through ontogeny of Chinese Proboscidipparion and Plesiohipparion and observations on their Eurasian and African relatives 被引量:3
16
作者 Raymond L. BERNOR SUN Bo-Yang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92,共20页
分析了来自贺风近三趾马(Plesiohipparion houfenense)、原始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pater)和中国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e)三个种的共计18颗经过切片处理的颊齿,总结了颊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揭示出这... 分析了来自贺风近三趾马(Plesiohipparion houfenense)、原始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pater)和中国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e)三个种的共计18颗经过切片处理的颊齿,总结了颊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揭示出这些中国类群与其他欧亚大陆以及非洲的三趾马门类之间可能存在近裔共征。在形态特征上,Pl.houfenense的上下颊齿很可能与西班牙的Pl.crusafonti,土耳其的Plesiohipparion aff.P.huangheense以及非洲的Eurygnathohippus类群有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这些欧亚大陆和非洲类群事实上很可能起源于西瓦利克的Sivalhippus类群。Proboscidipparion属中的两个种,P.pater和P.sinense之间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并且可能与土耳其的'Proboscidipparion'heintzi也有亲缘关系。另外,以前的学者曾提出Proboscidipparion与Sivalhippus支系存在亲缘关系,本文对P.pater和P.sinense上、下颊齿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古脊椎动物学 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xianichthys imparilis gen. et sp. nov., a new ionoscopiform (Halecomorphi)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Guizhou, China 被引量:3
17
作者 XU Guang-Hui SHEN Chen-Chen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共15页
关键词 动物 古脊椎动物学 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Late Cretaceous dromaeosaurid Linheraptor exquisitu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dromaeosaurid systematics 被引量:2
18
作者 XU Xing Michael PITTMAN +5 位作者 Corwin SULLIVAN Jonah N. CHOINIERE TAN Qing-Wei James M. CLARK Mark A. NORELL WANG Shuo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62,共34页
关键词 动物 古脊椎动物学 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ge theropod teeth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Jiangxi,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1
19
作者 M0Jin—Y10u XU Xing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2,共10页
关键词 动物 古脊椎动物学 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杨钟健院士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京举办
20
作者 编辑部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7-217,共1页
杨钟健院士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我国地学和自然科学初创阶段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是世界杰出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之一。杨钟健院士历任1-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古脊椎动物... 杨钟健院士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我国地学和自然科学初创阶段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是世界杰出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之一。杨钟健院士历任1-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校长、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古脊椎动物学报》第一任主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钟 古脊椎动物学 人类研究所 人类 中国科 第四纪地质 初创阶段 哺乳动物化石 张弥曼 吴新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