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哈代小说的历史文化底蕴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海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0-115,共6页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赞扬和向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神 ,他的这一思想倾向鲜明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游苔莎和淑等重要人物形象的身上。他的小说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进展与英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他的小说对基督教文化中传统的贞操...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赞扬和向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神 ,他的这一思想倾向鲜明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游苔莎和淑等重要人物形象的身上。他的小说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进展与英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他的小说对基督教文化中传统的贞操观念持批判否定态度。他把民俗文化与他的小说的内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民俗文化现象常常影响到人物的命运甚至生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小说 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文化 民俗文化 英国 文学评论 社会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欧中世纪文化若干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则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4-97,85,共5页
关键词 西欧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 “文艺复兴” 市民阶级 经院哲学 天主教会 古罗马文化 新兴资产阶级 基督教神学 基督教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烂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钱学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阿拉伯文化 文艺复兴 中世纪 东西方文化交流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社会价值标准 希腊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艺复兴文学兴起的文化渊源
4
作者 邓宏艺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4期135-137,142,共4页
文艺复兴文学的兴起是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世俗文化和东方文化是孕育这一新型文学的主要精神资源。它们不仅以其各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和世俗倾向给文艺复兴文学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滋养,而且以其... 文艺复兴文学的兴起是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世俗文化和东方文化是孕育这一新型文学的主要精神资源。它们不仅以其各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和世俗倾向给文艺复兴文学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滋养,而且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为文艺复兴文学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文学 希腊罗马文化 中世纪文化 阿拉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文化成因及其新质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70-75,79,共7页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西方文学史中重要的现象之一。除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外.它是当时多种文明和文化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诸种蛮族文化自身融合和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上,也体现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以及宗教文化...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西方文学史中重要的现象之一。除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外.它是当时多种文明和文化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诸种蛮族文化自身融合和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上,也体现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以及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融上。正是在这些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这一文学体现出了承继着历史文化精髓的独特的中世纪人文精神、吐纳包容的新质宗教体系和文学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构成三大特征,从而开创了人类文学艺术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文学 文化成因 基督教文化 文化精神 欧洲中世纪 文化 欧洲文学 希腊罗马文化 东方文化 欧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化丛书·选印本》征求读者
6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5年第2期81-81,共1页
《世界文化丛书》问世于1987年,于1993年出齐40种。丛书以展现世界文化的精华及丰富内涵、勾勒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主旨,对世界历史上有影响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进行评析。
关键词 世界文化 阿拉伯文化 世界历史 希腊罗马文化 丰富内涵 西方近代文化 物质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 阿拔斯王朝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兹石窟壁画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及其来源
7
作者 李秋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4,共12页
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蛇身平结图像,在印度和中亚融入佛教物质文化,进而传入龟兹地区。罗马帝国两端有头蛇、中印度和东南印度一体多头蛇,与波斯双头鹰、印度人面鸟喙形金翅鸟像组合造型,形成龟兹特有的金翅鸟擒蛇平结表现。龟兹石窟金翅... 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蛇身平结图像,在印度和中亚融入佛教物质文化,进而传入龟兹地区。罗马帝国两端有头蛇、中印度和东南印度一体多头蛇,与波斯双头鹰、印度人面鸟喙形金翅鸟像组合造型,形成龟兹特有的金翅鸟擒蛇平结表现。龟兹石窟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绘制在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中脊天相图中间,表述佛教徒战胜自我烦恼的根本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蛇身平结图像 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 希腊罗马文化 印度和中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驴得水》和《裁缝》看中西人性论表现之异同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7-59,共3页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着悠长的历史,并且绵延不绝地流传至今。对于人性观的阐释,在古代中西文化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荀子等思想家提出过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等大相径庭的论点,古...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着悠长的历史,并且绵延不绝地流传至今。对于人性观的阐释,在古代中西文化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荀子等思想家提出过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等大相径庭的论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对于人类原罪的天生人性论也被现代人再度反思。文章选择将国产影片《驴得水》与澳大利亚影片《裁缝》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深度论述两部影片的人物、剧情、场景等元素,剖析中西文化对人类人性观的异同阐释。通过对比分析,从而肯定中国此类电影中的优点并取其精华,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念,以促进中国电影在内容和内涵上的长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人性论 异同 裁缝 希腊罗马文化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国产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兰出土毛织物所见双蛇杖图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秋红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61-68,共8页
20世纪初,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一件毛织物,其上图像呈现出浓郁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气息,引发学界关注。本文以织物所见保存较为完好的双蛇杖图像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楼兰及其以西地区双蛇杖图像的发展谱系。认为楼兰织物双蛇杖图像杖头中部... 20世纪初,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一件毛织物,其上图像呈现出浓郁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气息,引发学界关注。本文以织物所见保存较为完好的双蛇杖图像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楼兰及其以西地区双蛇杖图像的发展谱系。认为楼兰织物双蛇杖图像杖头中部系平结、杖身无双翼,系古希腊罗马四种形式双蛇杖之一,主要流行于希腊化至罗马帝国时期。其自希腊化以来从地中海向东传播,在西北印度与中亚流行至贵霜王朝时期,继而进入楼兰。织物左侧人物像似头戴宽檐帽,很可能是双蛇杖持有者赫尔墨斯。右侧人物像残损过甚,却提示了双蛇杖持有者原初位于双身像或群像之中的重要信息,拉近了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增加了织物图像粉本直接来自地中海周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兰 毛织物 双蛇杖图像 赫尔墨斯 希腊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路易丝·拉贝“歌集”的多声部意义
10
作者 马雪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3-160,共8页
路易丝·拉贝,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里昂著名女诗人,她的作品集中体现了16世纪里昂流行的各种思潮。本文以互文性视角来分析其诗歌,通过互文性解读尽量深入地挖掘其诗歌的多声部意义。虽然她的诗歌只围绕一个主要主题——爱情,但她用来... 路易丝·拉贝,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里昂著名女诗人,她的作品集中体现了16世纪里昂流行的各种思潮。本文以互文性视角来分析其诗歌,通过互文性解读尽量深入地挖掘其诗歌的多声部意义。虽然她的诗歌只围绕一个主要主题——爱情,但她用来编织诗歌文本空间的线却多种多样,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彼特拉克主义等都成为她的手中线。这些互文本共同构建了路易丝·拉贝的诗歌空间,将16世纪里昂社会写入了文本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丝·拉贝 互文性 希腊罗马文化 骑士文学 彼特拉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