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玉台新咏考异》看从事古籍校勘的知识储备
1
作者 郑保荣 《出版科学》 1995年第2期24-25,共2页
校勘,《辞海》释其义为“指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或翻译书的原文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错误”。古籍校勘,则是指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校勘是古籍整理的一... 校勘,《辞海》释其义为“指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或翻译书的原文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订正错误”。古籍校勘,则是指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校勘是古籍整理的一项专门工作,校勘古籍的目的是力求存真复原,努力恢复古籍的原来面貌,提供接近原稿的善本,它对古籍整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古籍校勘是一项非常精密且富有科学性的工作,它要求校勘者具有相当渊博的知识,否则,在校勘过程中就会张冠李戴,指鹿为马,不仅达不到存真复原的目的,反而混淆了是非,贻误后人。 《玉台新咏考异》清人纪容舒所编。该书“因徐陵《玉台新咏》,自明代以来刊本不一,故参考诸书,裒合各本,引证颇为完备,考辨亦颇详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细读全书,从中可以学到非常丰富的古籍校勘知识。本文就以《玉台新咏考异》为例,具体阐述从事古籍校勘应具备的有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校勘 《玉台新咏》 知识储备 古籍整理 考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校勘 《乐府诗集》 《文苑英华》 《太平御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著作引用古籍,必须认真校勘——读《刘轲》一文书后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梓宗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4-316,共3页
从《刘轲》引文的9个人名错误,说明学术著作引用古籍,必须认真进行校勘,否则以讹传讹,给读者阅读带来困难。
关键词 学术著作 引文 古籍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整理应重视祖本、校勘与版本源流——读顾廷龙与钱存训书信札记
3
作者 王世伟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文章介绍了顾廷龙1985年6月18日写给钱存训的信,特别是对《集韵》、《注东坡先生诗》两书的评论,以及信中反映出的顾廷龙古籍版本目录学的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 顾廷龙 《集韵》 《注东坡先生诗》 古籍版本 古籍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古籍整理中训诂学知识的运用
4
作者 董志翘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91-93,124,共4页
自中央号召抓紧进行古籍整理工作以来,一大批古籍相继点校、注释、今译出版。学术界有关古籍整理的研究文章也日益增多。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也同时推动着传统训诂学的发展。训诂学虽是传统小学三门之... 自中央号召抓紧进行古籍整理工作以来,一大批古籍相继点校、注释、今译出版。学术界有关古籍整理的研究文章也日益增多。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也同时推动着传统训诂学的发展。训诂学虽是传统小学三门之一,但它的任务、作用实在是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词义、语法学知识,正确地解释古代语言,而古籍整理,概言之,即包括古籍的校勘,标点,注释与翻译,要做好这几步工作,都必须始终地贯穿着训诂实践。胡适之云。“至于治古书之法,无论治经治子,要皆当以校勘训诂之法为初步,校勘已审,然后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后训诂可明,训诂可明,然后义理可定。”本文试图从古籍校勘,标点、注释等几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训诂学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训诂学 古籍校勘 颜师古注 学术界 汉书 三国志 古籍整理 治经 史记 中华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改原有之字以开启“相异的意义体系”——旧文新解二则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志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6-123,共8页
对古籍或历史文献中那些今人看来毫无意义甚至可笑、不近情理的部分 ,是不予理会甚或拒斥 ,还是选取文献最使人难以索解的一面进行考索 ,可以得到相当不同的结果 ,后者可能开启一个相异的意义体系。对往昔之人及其表述 ,既应明确其是与... 对古籍或历史文献中那些今人看来毫无意义甚至可笑、不近情理的部分 ,是不予理会甚或拒斥 ,还是选取文献最使人难以索解的一面进行考索 ,可以得到相当不同的结果 ,后者可能开启一个相异的意义体系。对往昔之人及其表述 ,既应明确其是与我们不同的“他人” ,又要尊重其特有的思想、风俗等习惯 ,通过论世以知人的方式了解往昔。故解释古书最好“不改原有之字 ,仍用习见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之别 心通意会(empathy) 文献解读 史学方法 古籍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书林清话》看叶德辉的出版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戚福康 《学海》 2001年第6期200-202,共3页
叶德辉是中国近代对于版本目录之学及中国书史有深湛研究的学者 ,其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书林清话》之中。而在《书林清话》中同样蕴涵着叶德辉丰富的出版思想。本文拟就《书林清话》 ,对于叶德辉的某些出版思想 ,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以... 叶德辉是中国近代对于版本目录之学及中国书史有深湛研究的学者 ,其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书林清话》之中。而在《书林清话》中同样蕴涵着叶德辉丰富的出版思想。本文拟就《书林清话》 ,对于叶德辉的某些出版思想 ,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以期引起同仁对叶德辉出版思想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林清话》 叶德辉 出版思想 古籍校勘 版权 书籍生产 近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古书异文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彦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5-81,86,共8页
凡记载同一事物的各种文字资料,字句互异,都叫异文。古书中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异文材料。历代学者对于古书异文都很重视,不少人并且在语文科学研究实践中,成功地应用了古书异文为自己的论证服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古书异文的应用,既不是... 凡记载同一事物的各种文字资料,字句互异,都叫异文。古书中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异文材料。历代学者对于古书异文都很重视,不少人并且在语文科学研究实践中,成功地应用了古书异文为自己的论证服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古书异文的应用,既不是神秘莫测的,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古书异文的应用乃是一门科学,因此也就必定有它的理论根据。那么,它的根据是什么呢?我们说,根据就存在于异文本身所具有的对立统一性之中。异文的根本特点就是差异,这是异文对立的一面;而差异之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是异文统一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文 古书 应用 古籍校勘 理论根据 史记 研究实践 证明材料 对立统一性 吕氏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雅先生
8
作者 吴进仁 张昌山 张志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续上期) 刘文典与古籍校勘 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人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 (续上期) 刘文典与古籍校勘 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人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校勘 《淮南子》 先秦诸子 北大 刘文典 陈独秀 辜鸿铭 刘师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校对猎异”谈起———也论“校异同”与“校是非”
9
作者 孙培镜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42,共2页
从“校对猎异”谈起———也论“校异同”与“校是非”□孙培镜长期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大都有一种职业“癖好”。比如,平时走在大街上,专注于挑匾牌、广告上的文字差错;坐在电视机前,专注于挑屏幕上的文字差错;甚至看亲朋的来信,... 从“校对猎异”谈起———也论“校异同”与“校是非”□孙培镜长期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大都有一种职业“癖好”。比如,平时走在大街上,专注于挑匾牌、广告上的文字差错;坐在电视机前,专注于挑屏幕上的文字差错;甚至看亲朋的来信,也爱挑文字、标点上的毛病。这种“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异同 校是非 校对人 他校法 对校法 古籍校勘 原稿 基本方法 本校法 基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文弨校书方法探索
10
作者 何兆龙 《浙江学刊》 1983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古籍校勘工作的鼎盛时期,出了卢文弨、戴震、丁杰、顾广圻等校勘名家。当时的校勘大致可分两种:一是专门家的校勘,即专门从事某一部类的校勘;一是博涉家的校勘,“如卢文弨、顾广圻辈,遇书即校,不主一家,此所谓博涉...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古籍校勘工作的鼎盛时期,出了卢文弨、戴震、丁杰、顾广圻等校勘名家。当时的校勘大致可分两种:一是专门家的校勘,即专门从事某一部类的校勘;一是博涉家的校勘,“如卢文弨、顾广圻辈,遇书即校,不主一家,此所谓博涉家之校勘也。”卢文弨,字绍弓,号抱经、矶渔、檠斋、弓父。他的先代的原籍是浙江余姚,后迁居杭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大戴礼记 校定 乾隆 古籍校勘 余姚 原籍 方法探索 学记 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石诗 读弘征《现代作家艺术家印集》
11
作者 聂鑫森 《出版广角》 1997年第3期41-41,共1页
新年伊始,喜得弘征兄寄赠的《现代作家艺术家印集》,细细研读,如坐春风。我向来尊弘征为师兄,我们先后在工厂揉钢切铁,但他资历比我早比我长,且是多面手,不像我只能操刀具钳工一项。论到学养和成就,则我只能望其后尘,新诗、旧诗、小说... 新年伊始,喜得弘征兄寄赠的《现代作家艺术家印集》,细细研读,如坐春风。我向来尊弘征为师兄,我们先后在工厂揉钢切铁,但他资历比我早比我长,且是多面手,不像我只能操刀具钳工一项。论到学养和成就,则我只能望其后尘,新诗、旧诗、小说、散文、评论、古籍校勘、书画鉴定、书法、篆刻,皆颇有造诣。在我的藏书中,有着弘征兄的各类大著,就印集而言,先有《望岳楼印集》,今又获《现代作家艺术家印集》,堪称双璧。弘征兄是具有浓厚诗人气质的作家、艺术家和学者,待人诚笃贞信,凡与他交往过的友人,皆为他的情深义重所感动。无论他历经坎坷贬谪江湖,还是重新出山返归文坛,脸上永远流溢着憨诚的笑意。我与他相交二十余年,感觉到他的心总是那样炽热,偶或一见,把酒临风,不知日之夕矣;间寄墨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艺术家 现代 古籍校勘 书画鉴定 诗人气质 多面手 篆刻 散文 刀具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异同以校是非:校对挑错的一个基本套路
12
作者 孙培镜 《出版科学》 1998年第1期29-30,共2页
校对,离不了“对”,要对照,对比,对证,对红,核对。校对,要“对”字打头阵;不论是排版错还是原稿错,大都是先经过“对”而后才发现、才挑出的。好一个“对”字,不知饱含着校对人多少的辛劳和智慧!这样的“对”,我们管它叫“校异同”。“... 校对,离不了“对”,要对照,对比,对证,对红,核对。校对,要“对”字打头阵;不论是排版错还是原稿错,大都是先经过“对”而后才发现、才挑出的。好一个“对”字,不知饱含着校对人多少的辛劳和智慧!这样的“对”,我们管它叫“校异同”。“校异同”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两相对照,辨其异同,重在“猎异”。不过,校出异同,并不是校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异同 校是非 原稿 古籍校勘 本校法 知识储存 他校法 校对者 对校法 校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