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107
1
作者
徐学义
李荣社
+5 位作者
陈隽璐
马中平
李智佩
王洪亮
白建科
唐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1534,共14页
最近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资料揭示,新疆北部古生代存在"三块两带"的构造格局,并经历了复杂的洋陆转换过程。地质、地球物理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南部应存在一个至少发育前震旦系的古老陆块;初步认为东准噶尔北自额...
最近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资料揭示,新疆北部古生代存在"三块两带"的构造格局,并经历了复杂的洋陆转换过程。地质、地球物理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南部应存在一个至少发育前震旦系的古老陆块;初步认为东准噶尔北自额尔齐斯构造带东南的玛依鄂博地区至南部的卡拉麦里构造带南界,整体为一增生杂岩体,西准噶尔自额尔齐斯构造带南缘至谢米斯台南缘亦为一增生杂岩体。提出新疆北部加里东运动表现为准噶尔-吐哈陆块、中天山陆块群、伊犁地块等拼合形成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从新疆北部泥盆系建造组合和沉积环境演变视角,探讨了早古生代形成的哈萨克板块北部洋盆从早泥盆世开始,至晚泥盆世拼合,洋盆经历了逐渐变浅直至消亡的演化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提出南天山为一巨大的增生杂岩体,代表了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最后增生拼合的位置,亦是古亚洲洋在中国境内最后闭合的位置,闭合的时限为早石炭末期。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三块两带"基本框架:即在统一哈萨克斯坦板块形成后,自北而南依次存在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及其间的准噶尔洋盆和南天山洋盆。晚泥盆世哈萨克斯坦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完成增生拼贴;早石炭世末,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完成增生拼贴,古亚洲洋结束洋陆转换;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新疆北部进入后碰撞伸展至大陆裂谷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构造演化
三块两带
构造
格局
新疆北部
古亚洲洋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钦防海槽迁移与沉积-构造转换面
被引量:
21
2
作者
许效松
尹福光
+3 位作者
万方
梁宗华
韦宝东
张金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0,共10页
广西的钦州 防城一带 ,素以钦防海槽称之 ,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 ,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起所夹持 ,西为大明山古隆起 ,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 ,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 ,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
广西的钦州 防城一带 ,素以钦防海槽称之 ,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 ,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起所夹持 ,西为大明山古隆起 ,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 ,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 ,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钦州坳陷和十万大山坳陷。现构造形迹的排列 ,反馈钦防海槽在早古生代至中生代间深海盆或浅海深水盆地在构造和沉积上有自东向西迁移的特点。晚古生代盆地迁移过程至少有八个沉积 构造转换面可记录盆地的构造演化∶第 1转换面为早奥陶世与晚寒武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2转换面为早志留世与晚奥陶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3转换面为早泥盆世早期与晚志留世间的海侵上超面 ;第 4转换面为中泥盆世的海侵上超面 ;第 5转换面为中二叠世与晚二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6转换面为早三叠世的海侵面 ;第 7转换面为中晚三叠世与早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8转换面为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前两个界面为盆山转换面 ,与华南加里东构造运动过程相耦合 ,为挤压的构造背景 ;第 3界面为水下间断面 ,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为不连续沉积 ,在构造上应是挤压机制下的破裂不整合 ,也是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响应 ;第 4界面为海西期的海侵上超面 ,与盆地走滑拉张同步 ;第 5界面则反馈于印支期造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防海槽
盆地迁移
沉积-
构造
转换面
早
古生代
-中生代
构造
演化
广西
沉积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秦岭官坡地区稀有金属伟晶岩锡石U-Pb年龄
被引量:
10
3
作者
曾威
周红英
+4 位作者
孙丰月
王佳营
毕君辉
崔玉荣
陈军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79-2182,共4页
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是热点研究问题,关于该带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发生的时限存在较大的争议。学者们通过总结大量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形成时代,认为稀有金属伟晶岩多形成于造山晚期或造山后或非造山环境等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1-2]。
关键词
伟晶岩
秦岭造山带
北秦岭
早
古生代
造山作用
稀有金属
古生代构造演化
非造山环境
官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
107
1
作者
徐学义
李荣社
陈隽璐
马中平
李智佩
王洪亮
白建科
唐卓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153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61)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085091
+2 种基金
1212011085055
1212011220649
121201185475)联合资助
文摘
最近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资料揭示,新疆北部古生代存在"三块两带"的构造格局,并经历了复杂的洋陆转换过程。地质、地球物理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南部应存在一个至少发育前震旦系的古老陆块;初步认为东准噶尔北自额尔齐斯构造带东南的玛依鄂博地区至南部的卡拉麦里构造带南界,整体为一增生杂岩体,西准噶尔自额尔齐斯构造带南缘至谢米斯台南缘亦为一增生杂岩体。提出新疆北部加里东运动表现为准噶尔-吐哈陆块、中天山陆块群、伊犁地块等拼合形成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从新疆北部泥盆系建造组合和沉积环境演变视角,探讨了早古生代形成的哈萨克板块北部洋盆从早泥盆世开始,至晚泥盆世拼合,洋盆经历了逐渐变浅直至消亡的演化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提出南天山为一巨大的增生杂岩体,代表了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最后增生拼合的位置,亦是古亚洲洋在中国境内最后闭合的位置,闭合的时限为早石炭末期。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三块两带"基本框架:即在统一哈萨克斯坦板块形成后,自北而南依次存在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及其间的准噶尔洋盆和南天山洋盆。晚泥盆世哈萨克斯坦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完成增生拼贴;早石炭世末,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完成增生拼贴,古亚洲洋结束洋陆转换;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新疆北部进入后碰撞伸展至大陆裂谷演化阶段。
关键词
古生代构造演化
三块两带
构造
格局
新疆北部
古亚洲洋
中亚造山带
Keywords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Tectonic model of three Plates with two Behs
Northern Xinjiang
Paleo Asian Ocea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钦防海槽迁移与沉积-构造转换面
被引量:
21
2
作者
许效松
尹福光
万方
梁宗华
韦宝东
张金端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宁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摘
广西的钦州 防城一带 ,素以钦防海槽称之 ,系指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 ,扬子与华夏陆块间的“残留海”。其两侧为古隆起所夹持 ,西为大明山古隆起 ,东为云开大山古隆起 ,其间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 ,由东向西依次为∶博白坳陷、六万大山隆起、钦州坳陷和十万大山坳陷。现构造形迹的排列 ,反馈钦防海槽在早古生代至中生代间深海盆或浅海深水盆地在构造和沉积上有自东向西迁移的特点。晚古生代盆地迁移过程至少有八个沉积 构造转换面可记录盆地的构造演化∶第 1转换面为早奥陶世与晚寒武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2转换面为早志留世与晚奥陶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3转换面为早泥盆世早期与晚志留世间的海侵上超面 ;第 4转换面为中泥盆世的海侵上超面 ;第 5转换面为中二叠世与晚二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6转换面为早三叠世的海侵面 ;第 7转换面为中晚三叠世与早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 ;第 8转换面为早侏罗世与晚三叠世间的沉积界面。前两个界面为盆山转换面 ,与华南加里东构造运动过程相耦合 ,为挤压的构造背景 ;第 3界面为水下间断面 ,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为不连续沉积 ,在构造上应是挤压机制下的破裂不整合 ,也是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响应 ;第 4界面为海西期的海侵上超面 ,与盆地走滑拉张同步 ;第 5界面则反馈于印支期造山的?
关键词
钦防海槽
盆地迁移
沉积-
构造
转换面
早
古生代
-中生代
构造
演化
广西
沉积序列
Keywords
Qinzhou-Fangcheng trough
basin migration
sedimentary-tectonic transform surface
Early Palaeozoic-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8.2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秦岭官坡地区稀有金属伟晶岩锡石U-Pb年龄
被引量:
10
3
作者
曾威
周红英
孙丰月
王佳营
毕君辉
崔玉荣
陈军强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79-2182,共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河南省卢氏-熊耳山找矿远景区金、钼、银等多金属矿资源远景调查》(编号:DD20160043-5)
《纳米比亚-博茨瓦纳铀矿资源调查》(编号:DD20201148)。
文摘
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是热点研究问题,关于该带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发生的时限存在较大的争议。学者们通过总结大量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形成时代,认为稀有金属伟晶岩多形成于造山晚期或造山后或非造山环境等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1-2]。
关键词
伟晶岩
秦岭造山带
北秦岭
早
古生代
造山作用
稀有金属
古生代构造演化
非造山环境
官坡
分类号
P618.6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徐学义
李荣社
陈隽璐
马中平
李智佩
王洪亮
白建科
唐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西钦防海槽迁移与沉积-构造转换面
许效松
尹福光
万方
梁宗华
韦宝东
张金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秦岭官坡地区稀有金属伟晶岩锡石U-Pb年龄
曾威
周红英
孙丰月
王佳营
毕君辉
崔玉荣
陈军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