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句本位句法体系的古汉语机器翻译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韩芳 杨天心 宋继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10,117,共9页
该文通过构建古汉语词典模型,结合黎锦熙先生提出的句本位句法相关规则构造知识库,使用词义消歧算法,对古汉语进行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研究。实验以基于句本位语法进行句法标注后的《论语》作为测试语料,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机器翻译,通过... 该文通过构建古汉语词典模型,结合黎锦熙先生提出的句本位句法相关规则构造知识库,使用词义消歧算法,对古汉语进行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研究。实验以基于句本位语法进行句法标注后的《论语》作为测试语料,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机器翻译,通过获取待选义项、构建义项选择模型、调整句法顺序等手段生成翻译结果集,并使用二元语法模型对结果进行优选,得到机器翻译最终结果,最后对翻译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黎氏语法 词义 机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维度下的史籍全文自动重组研究--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琪 王东波 +3 位作者 黄水清 李斌 孟凯 邓三鸿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60,147,共11页
[目的/意义]本文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试图探究一套具体的技术方法解决古汉语时间描述所存在的省略、共指、歧义、模糊等问题,使得读者可以跨越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等体裁壁垒,获取不同史书中关于某一时间段的所有史料。[研究设... [目的/意义]本文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试图探究一套具体的技术方法解决古汉语时间描述所存在的省略、共指、歧义、模糊等问题,使得读者可以跨越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等体裁壁垒,获取不同史书中关于某一时间段的所有史料。[研究设计/过程]在梳理古汉语时间描述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时间为线索自动重组史书全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识别古汉语时间描述并进行语义解析,继而识别事件句并将事件句关联至时间描述,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纪传体史书《史记》和国别体史书《国语》的重组中,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结论/发现]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纪传体、国别体史书以时间为线索的重组问题,在有效减少人工标注的前提下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创新/价值]针对古汉语时间描述存在的歧义与共指等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以时间为线索自动重组史书全文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史书 汉语时间信息处理 古汉语时间表达式消歧 事件时间语义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词典信息的先秦汉语全文词义标注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颖杰 李斌 +1 位作者 陈家骏 陈小荷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71,103,共8页
词义消歧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基础任务,古汉语信息处理也急需深层次的语义标注工作。该文针对先秦古汉语这一特殊的语言材料,在训练语料和语义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采用《汉语大词典2.0》作为知识来源,将其词条释义作为义类,每个义项的... 词义消歧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基础任务,古汉语信息处理也急需深层次的语义标注工作。该文针对先秦古汉语这一特殊的语言材料,在训练语料和语义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采用《汉语大词典2.0》作为知识来源,将其词条释义作为义类,每个义项的例句作为训练语料,使用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半指导方法对《左传》进行全文的词义标注。按照频度不同、义项数量不同的原则,我们随机选取了22个词进行了人工检查,平均正确率达到67%。该方法可以广泛用于缺乏训练语料的古汉语义项标注工作,能够在古汉语全文词义标注的起步阶段提供初始结果,为人工标注词语义项提供良好的数据底本,补正传统词典释义不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汉语史发展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 义项标注 汉语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