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银川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植物群古气候旋回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振京
郑宏瑞
+2 位作者
童国榜
张俊牌
刘志明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利用银川地区孢粉时间序列的随机数字滤波分析的研究成果 ,应用频谱分析方法探讨银川盆地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特征 ,确定 0 .80MaB .P .以来存在 6 0× 10 4 a、30× 10 4 a、10 (或 6 )× 10 4 a的准周期 ,依据孢粉植物群...
利用银川地区孢粉时间序列的随机数字滤波分析的研究成果 ,应用频谱分析方法探讨银川盆地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特征 ,确定 0 .80MaB .P .以来存在 6 0× 10 4 a、30× 10 4 a、10 (或 6 )× 10 4 a的准周期 ,依据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建立了该区多重气候旋回模型。该模型将该区 0 .80MaB .P .以来的气候划分为 1个 0 .6 0Ma的气候幕 ,3个 0 .30Ma的气候期 ,10个 0 .10 (0 .0 6 )Ma的气候段。并且讨论了模型与自然环境演变的关系 ,指出 0 .80~ 0 .5 5MaB .P .期间为冷凉旋回 ,0 .5 5~ 0 .2 0MaB .P .期间为暖温旋回 ,0 .2 0MaB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古气候旋回
中更新世
银川盆地
时空分布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巨厚煤层内古气候旋回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董国旗
王东东
+2 位作者
刘海燕
毛强
尹露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8,共8页
煤是一种气候敏感型沉积物,为了查明煤层中蕴含的古气候信息及其演化控制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一段4号巨厚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密集采样,并测试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含量。利用煤...
煤是一种气候敏感型沉积物,为了查明煤层中蕴含的古气候信息及其演化控制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一段4号巨厚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密集采样,并测试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含量。利用煤岩显微组分、特征元素和碳同位素等方法,分别在该巨厚煤层内部识别出4个温湿-干热交替的古气候旋回,且识别结果非常一致;该结果与前人在邻区4号煤层中使用古植物含量系数法的识别结果也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与前人在该巨厚煤层中识别出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认为该巨厚煤层中古气候旋回的发育与演化主要受到天体轨道参数中偏心率长周期的控制。研究成果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阐明了古气候旋回的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古气候旋回
米兰科维奇
旋回
控制因素
偏心率
彬长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统五道梁群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变化及古气候旋回
3
作者
吴珍汉
吴中海
+2 位作者
胡道功
彭华
张耀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6-975,共10页
通过对中新统五道梁群湖相沉积进行全岩心钻探和碳氧同位素测试,获得青藏高原北部中新世早期古环境变化和古气候旋回的重要地质记录。五道梁群约150m湖相沉积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与泥灰岩为主,仅在深度50.0~51.0m出现湖相沉积间断,上下...
通过对中新统五道梁群湖相沉积进行全岩心钻探和碳氧同位素测试,获得青藏高原北部中新世早期古环境变化和古气候旋回的重要地质记录。五道梁群约150m湖相沉积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与泥灰岩为主,仅在深度50.0~51.0m出现湖相沉积间断,上下均为连续湖相沉积。深度140~145m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剧烈变化,碳同位素(δ13C/‰)出现2次最低峰值,氧同位素(δ18O/‰)出现2次最高峰值;深度140.7m湖相沉积碳同位素(δ13C/‰)和氧同位素(δ18O/‰)同时出现极低值,对应于渐新世/中新世界线深海沉积记录的Mi-1全球古气候事件。深度140.7~14.2m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记录了Mi-1期后7次1.2Ma天文周期的古气候旋回,深度62.6~69.86m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记录了9次周期约17.4ka的古气候旋回。根据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旋回,推断青藏高原北部五道梁盆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发育时期为(24.1±0.6)Ma~(14.5±0.5)Ma,年均气温变化范围为19~21℃,平均约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道梁群
湖相沉积
碳氧同位素
古气候旋回
中新世早期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波动
被引量:
32
4
作者
康安
朱筱敏
+2 位作者
韩德馨
王延斌
康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连续的、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记录的盆地。通过对ZK701+801、水6孔、涩中6和涩深1井等典型剖面孢子花粉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孢粉组合带及其所代表的植被、气候演变进程。自1...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连续的、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记录的盆地。通过对ZK701+801、水6孔、涩中6和涩深1井等典型剖面孢子花粉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孢粉组合带及其所代表的植被、气候演变进程。自1.87MaB.P.以来共识别出了59个孢粉组合带,划分出29个完整的冷暖气候旋回,并且同中国西北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系列的37个气候旋回以及深海钻孔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了较好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孢粉组合
第四纪
古气候旋回
氧同位素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川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植物群古气候旋回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振京
郑宏瑞
童国榜
张俊牌
刘志明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出处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基金
原地质矿产部部控项目"银川平原农业生产基地地下水资源和环境地质综合勘探评价"科研成果之一
文摘
利用银川地区孢粉时间序列的随机数字滤波分析的研究成果 ,应用频谱分析方法探讨银川盆地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特征 ,确定 0 .80MaB .P .以来存在 6 0× 10 4 a、30× 10 4 a、10 (或 6 )× 10 4 a的准周期 ,依据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建立了该区多重气候旋回模型。该模型将该区 0 .80MaB .P .以来的气候划分为 1个 0 .6 0Ma的气候幕 ,3个 0 .30Ma的气候期 ,10个 0 .10 (0 .0 6 )Ma的气候段。并且讨论了模型与自然环境演变的关系 ,指出 0 .80~ 0 .5 5MaB .P .期间为冷凉旋回 ,0 .5 5~ 0 .2 0MaB .P .期间为暖温旋回 ,0 .2 0MaB .P .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古气候旋回
中更新世
银川盆地
时空分布
时间序列
Keywords
palynoflora
paleoclimatic cycles
Mid-Pleistocene
Yinchuan Basin
分类号
Q913.8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巨厚煤层内古气候旋回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董国旗
王东东
刘海燕
毛强
尹露生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086)。
文摘
煤是一种气候敏感型沉积物,为了查明煤层中蕴含的古气候信息及其演化控制因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一段4号巨厚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密集采样,并测试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及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含量。利用煤岩显微组分、特征元素和碳同位素等方法,分别在该巨厚煤层内部识别出4个温湿-干热交替的古气候旋回,且识别结果非常一致;该结果与前人在邻区4号煤层中使用古植物含量系数法的识别结果也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与前人在该巨厚煤层中识别出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认为该巨厚煤层中古气候旋回的发育与演化主要受到天体轨道参数中偏心率长周期的控制。研究成果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阐明了古气候旋回的成因机制。
关键词
巨厚煤层
古气候旋回
米兰科维奇
旋回
控制因素
偏心率
彬长矿区
Keywords
ultra thick coal seam
paleoclimate cycle
Milankovitch cycle
controlling factor
eccentricity
Binchang mining area
分类号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统五道梁群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变化及古气候旋回
3
作者
吴珍汉
吴中海
胡道功
彭华
张耀玲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6-975,共10页
基金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6DFB211330
2001CB7110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711510)资助
文摘
通过对中新统五道梁群湖相沉积进行全岩心钻探和碳氧同位素测试,获得青藏高原北部中新世早期古环境变化和古气候旋回的重要地质记录。五道梁群约150m湖相沉积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与泥灰岩为主,仅在深度50.0~51.0m出现湖相沉积间断,上下均为连续湖相沉积。深度140~145m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剧烈变化,碳同位素(δ13C/‰)出现2次最低峰值,氧同位素(δ18O/‰)出现2次最高峰值;深度140.7m湖相沉积碳同位素(δ13C/‰)和氧同位素(δ18O/‰)同时出现极低值,对应于渐新世/中新世界线深海沉积记录的Mi-1全球古气候事件。深度140.7~14.2m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记录了Mi-1期后7次1.2Ma天文周期的古气候旋回,深度62.6~69.86m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记录了9次周期约17.4ka的古气候旋回。根据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旋回,推断青藏高原北部五道梁盆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发育时期为(24.1±0.6)Ma~(14.5±0.5)Ma,年均气温变化范围为19~21℃,平均约20.0℃。
关键词
五道梁群
湖相沉积
碳氧同位素
古气候旋回
中新世早期
青藏高原
Keywords
Wudaoliang Group
lacustrine deposit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palaeoclimate cycle
Early Miocene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
P597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波动
被引量:
32
4
作者
康安
朱筱敏
韩德馨
王延斌
康强
机构
中国海洋国际勘探公司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资助项目
文摘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连续的、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记录的盆地。通过对ZK701+801、水6孔、涩中6和涩深1井等典型剖面孢子花粉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详细地论述了第四纪孢粉组合带及其所代表的植被、气候演变进程。自1.87MaB.P.以来共识别出了59个孢粉组合带,划分出29个完整的冷暖气候旋回,并且同中国西北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系列的37个气候旋回以及深海钻孔氧同位素气候旋回进行了较好的对比。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孢粉组合
第四纪
古气候旋回
氧同位素
植被
Keywords
Qaidam basin
sporopollen assemblage
Quaternary paleoclimatic cycle
分类号
Q913.8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银川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植物群古气候旋回探讨
杨振京
郑宏瑞
童国榜
张俊牌
刘志明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巨厚煤层内古气候旋回分析
董国旗
王东东
刘海燕
毛强
尹露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高原北部中新统五道梁群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变化及古气候旋回
吴珍汉
吴中海
胡道功
彭华
张耀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波动
康安
朱筱敏
韩德馨
王延斌
康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