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8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法治保障
1
作者 尹伟伦 《国土绿化》 2025年第2期10-11,共2页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等价值。保护古树名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等价值。保护古树名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树名木 普查范围 森林资源 法治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 生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解读
2
作者 王枫 秦仲 《国土绿化》 2025年第3期32-35,共4页
2025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00号国务院令,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树名木是无价之宝,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 2025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00号国务院令,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树名木是无价之宝,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的出台将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保障 古树名木 国务院令 保护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时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
3
作者 王枫 秦仲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24-27,共4页
2025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00号国务院令,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构建了新时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将开启依... 2025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00号国务院令,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构建了新时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将开启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崭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规 古树名木 保护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泸水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4
作者 蒋伟昌 李金亮 +2 位作者 尹安蒙 张弦 王有兵 《现代园艺》 2025年第8期33-35,40,共4页
基于泸水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的开展,分析了泸水市古树名木种类组成、主要优势树种、生长因素特征及其相关性,旨在为泸水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抢救复壮以及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现状调查 保护对策 泸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分析
5
作者 袁再杰 黄磊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80-84,共5页
河口县境内水热条件及森林资源优越,古树名木种类丰富。对县域范围内古树名木种类、分布状况、生长条件、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调查的118株古树名木隶属于17个科20个种,其中一级古树7株,二级古树14株,三级古树97株。针对河口... 河口县境内水热条件及森林资源优越,古树名木种类丰富。对县域范围内古树名木种类、分布状况、生长条件、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调查的118株古树名木隶属于17个科20个种,其中一级古树7株,二级古树14株,三级古树97株。针对河口县古树名木的生长空间被侵占、人为因素破坏、病虫危害、保护管理不到位、规划不健全、资金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宣传、生物和化学防治、挂牌档案管理、编制保护规划、增加管理经费和人员等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调查 问题 措施建议 河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保护与发展 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刘合胜 《国土绿化》 2025年第2期14-15,共2页
日前,国务院颁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举措,填补了我国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法规空白,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法治基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条... 日前,国务院颁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举措,填补了我国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法规空白,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法治基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条例》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贯彻原地保护精神,聚焦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典型问题,补齐制度短板,压实保护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统筹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不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允许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实现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条例》 保护与发展 良性循环 法治基础 分级管理 工作合力 原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树名木保护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7
作者 李心慧 陈凌艳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3230篇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94—2024年间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古树名木保护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稳步增长和显著增加3个阶段,其中2023...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3230篇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94—2024年间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古树名木保护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稳步增长和显著增加3个阶段,其中2023年文献数量达到最高峰。关键词分析显示,古树名木、保护、保护对策等为研究热点,树种研究主要集中在樟树和银杏。研究内容以工程技术层面为主,较少涉及文化、社会及生态影响的综合分析。研究主体地域分布不均,华东地区的古树名木研究机构分布广泛且发文量较大。今后应加强树种多样性研究、推动跨学科融合、关注区域差异、强化政策支持及提升社会参与度等对策,以促进古树名木的全面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保护 文献计量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保护管理策略
8
作者 蒋春颖 孙志超 +2 位作者 于世勇 侯春彩 杨雪清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共11页
为深入了解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特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分析古树名木的资源数量、种类、空间分布、生长特征和健康状况,以及现行保护管理在责任意识、权属管理、生态保护、技术应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全国古树... 为深入了解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特点,基于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分析古树名木的资源数量、种类、空间分布、生长特征和健康状况,以及现行保护管理在责任意识、权属管理、生态保护、技术应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全国古树名木总计508.19万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122.13万株,隶属于157科608属2553种,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权属多为集体所有,以三级古树居多,树高集中在10~<20 m,胸围集中在100~<300 cm,冠幅集中在5~<20 m。古树生长势与生长环境存在显著相关性。针对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应进一步优化管理策略、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完善资金保障、健全法治与宣教体系、推动科技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分布现状 资源特征 保护管理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名木档案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
9
作者 杨云云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57,共2页
古树名木作为树木资源中的珍贵部分,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象征,其档案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对于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关键意义。加强古树名木档案资源的建设与开... 古树名木作为树木资源中的珍贵部分,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象征,其档案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对于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关键意义。加强古树名木档案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能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动生态、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源 古树名木 科学保护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10
作者 李高飞 刘超 +2 位作者 田晓明 向光锋 吕浩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58-60,共3页
针对湖南省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以及湖南省植物园在该领域采取的措施,本文旨在总结有效的古树名木保存方法和技术,为湖南省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借鉴和参考。湖南省在古树名木种质资源保存上,主要采取就地保存的方式。对... 针对湖南省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以及湖南省植物园在该领域采取的措施,本文旨在总结有效的古树名木保存方法和技术,为湖南省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借鉴和参考。湖南省在古树名木种质资源保存上,主要采取就地保存的方式。对于部分保存对象,如种子、枝条和幼苗等,运用DNA技术有利于实现古树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种质资源 种子 枝条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平县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对策探究
11
作者 苏瑾 单媛媛 王慧娜 《广东蚕业》 2025年第1期90-92,共3页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在历史、科研、文化、旅游、生态、经济、景观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为加强对富平县古树名木的保护,文章对富平县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富平县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技...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在历史、科研、文化、旅游、生态、经济、景观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为加强对富平县古树名木的保护,文章对富平县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富平县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和资金保障力度、落实管护责任、提升全民保护意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富平县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现状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富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地区古树名木修剪技术
12
作者 储国庆 许朝晖 李红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然而,古树名木生长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生长环境被破坏、病虫害发生较严重、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生长衰弱等。适宜的修剪对古树名木保护和更新复壮具有重要...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然而,古树名木生长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生长环境被破坏、病虫害发生较严重、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生长衰弱等。适宜的修剪对古树名木保护和更新复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年的黄山地区古树名木保护实践,阐述了古树名木整形修剪的原则,总结了黄山地区古树名木修剪技术,以期为安徽省及周边省份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整形修剪 原则 修剪技术 黄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树名木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与ArcGIS分析
13
作者 彭艳风 韩红英 +2 位作者 孙龙杰 王清涛 李良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1期66-70,共5页
为了掌握我国古树名木研究现状,以CNKI有关古树名木的国内研究高质量文献为检索源,利用CiteSpace和ArcGIS软件,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多方面分析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相关文献数量呈逐步增长趋势,研究机构... 为了掌握我国古树名木研究现状,以CNKI有关古树名木的国内研究高质量文献为检索源,利用CiteSpace和ArcGIS软件,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多方面分析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相关文献数量呈逐步增长趋势,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且与其他机构有较高的合作意识。研究热点主要为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空间分布及其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目前在相关法律方面和管护机制方面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研究热点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陆运河流域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14
作者 张寿龙 邓溧辉 +1 位作者 戴日军 李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5期96-100,共5页
平陆运河项目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平陆运河流域古树名木资源丰富,项目建设用地无法避让古树名木,需要进行迁地或就地保护。基于此,对平陆运河流域迁地或就地保护涉及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平陆运河流域迁地或就地保护... 平陆运河项目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平陆运河流域古树名木资源丰富,项目建设用地无法避让古树名木,需要进行迁地或就地保护。基于此,对平陆运河流域迁地或就地保护涉及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平陆运河流域迁地或就地保护涉及的古树名木共计21种165株,隶属16科18属,其中就地保护的古树名木有128株,迁地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7株。荔枝、龙眼、榕树、樟和胭脂株数较多,榕树、樟、荔枝等的树高、胸径和树龄均较大。二级古树有4株,三级古树有116株,准古树有45株。准古树中濒危的古树名木株数较三级古树多,但衰弱的古树名木株数较三级古树少。同时,分析了平陆运河流域古树名木的衰弱及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树皮受损、树干空洞枯死或根系裸露受损,提出了平陆运河流域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运河 流域 古树名木 资源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县:林长制赋能古树名木保护
15
作者 于玉芬 尤梅平 《国土绿化》 2025年第1期16-17,共2页
古树名木是承载文明记忆的“活化石”,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科研、景观等价值。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利用深入推进林长制的契机,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护绿”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建档挂牌保护、... 古树名木是承载文明记忆的“活化石”,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科研、景观等价值。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利用深入推进林长制的契机,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护绿”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建档挂牌保护、科学进行抢救和复壮工作,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效能,用实际行动守护绿色“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河北省保定市 林长制 活化石 强化监管 不可再生 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恩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其空间分布分析
16
作者 石广地 万朝翰 +4 位作者 陶福星 张函 田盈 肖强 张强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宣恩县古树名木资源,为其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GIS和空间分析技术,系统研究宣恩县古树名木资源,揭示其树种、树龄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宣恩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共有488株,涉及39科63属81种,其中枫香和楠木... 本研究旨在评估宣恩县古树名木资源,为其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GIS和空间分析技术,系统研究宣恩县古树名木资源,揭示其树种、树龄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宣恩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共有488株,涉及39科63属81种,其中枫香和楠木为主要树种,分别有55株和56株,占总数的22.7%。树龄主要集中在100~500 a,一级、二级、三级古树的数量分别为42株、128株和318株,形成金字塔结构。古树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北部、西部及村界,与地形和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宣恩县古树名木的保护、民族文化融合及科学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恩县 古树名木 空间分布 保护与利用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强化管理 提升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
17
作者 丛日晨 《国土绿化》 2025年第2期18-19,共2页
城市古树名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是城市的自然财富,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对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城市古树名木得到永续保护。城市古树名木多处... 城市古树名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是城市的自然财富,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对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城市古树名木得到永续保护。城市古树名木多处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区,属生态脆弱区,受人为活动影响大,极易受到破坏。《条例》明确古树名木受法律保护,明确政府、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养护责任人、社会公众应承担的保护古树名木的责任,为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条例》 城市历史文化 生态脆弱区 人为活动影响 城市居民 法律依据 强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 守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化
18
作者 谢明华 俞利平 钟南清 《国土绿化》 2025年第4期44-45,共2页
江西,这片拥有独特地理环境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红土地,孕育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近年来,江西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精准救护等一系列举措,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古树名木 江西 政策制度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古树名木调查分析及复壮保护
19
作者 张陆博 《绿色中国》 2025年第7期76-78,共3页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西山范围及重点区域古树名木调查分析及复壮保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对辖区内的现有古树名木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中呈现濒危与衰弱状态的古树制订“一树一策”的保护方案。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较为集中的古树群落...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西山范围及重点区域古树名木调查分析及复壮保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对辖区内的现有古树名木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中呈现濒危与衰弱状态的古树制订“一树一策”的保护方案。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较为集中的古树群落,需要制订“一树一策”的整体改造措施,以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古树的健康复壮。以期促进古树名木复壮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对北京市同类近似古树复壮项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西山范围 古树名木 调查分析 复壮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
作者 陈咪瑞 《绿色中国》 2025年第3期61-63,共3页
古树名木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面临多重现实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为破坏与保护意识薄弱、生态威胁与技术瓶颈等问题,并提出健全法律保障与管理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度与文... 古树名木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工作面临多重现实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为破坏与保护意识薄弱、生态威胁与技术瓶颈等问题,并提出健全法律保障与管理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度与文化传播面、推动技术创新与科学养护、优化资金投入与资源分配等对策,旨在为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效能、实现生态与人文价值永续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保护 制度缺失 生态威胁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