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结构的振动预测方法与验证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允士
张楠
+2 位作者
樊华
曹艳梅
夏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2-909,共8页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振动响应的预测方法.首先,针对本文所提预测方法在扬州准提寺藏经楼进行现场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对藏经楼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藏经楼的有限元模型;其次,通过对比交通荷...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振动响应的预测方法.首先,针对本文所提预测方法在扬州准提寺藏经楼进行现场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对藏经楼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藏经楼的有限元模型;其次,通过对比交通荷载影响下藏经楼振动响应的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对本文提出的振动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最后,采用该预测方法对车速相差不大、荷载幅值更大的汽车影响下的藏经楼振动响应进行预测.测试数据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某典型汽车影响下二楼测点处的峰值加速度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相对误差仅为1.47%,说明采用本文所提振动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木建筑
振动测试
模态参数识别
分频振动传递法
振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显著几何特征的古木建筑关键构件多LoD尺寸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
6
2
作者
石力文
解琳琳
+3 位作者
侯妙乐
李爱群
胡云岗
刘浩宇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1-658,共8页
古木建筑关键构件的尺寸信息是其安全性能评估与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然而该信息的提取尚缺乏高效、高精度的方法。三维激光扫描的精细测绘技术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手段,但点云数据体量庞大,无法直接获取尺寸信息。针对...
古木建筑关键构件的尺寸信息是其安全性能评估与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然而该信息的提取尚缺乏高效、高精度的方法。三维激光扫描的精细测绘技术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手段,但点云数据体量庞大,无法直接获取尺寸信息。针对尺寸信息的多细节层级(LoD)特性,提出了多LoD模型标准,建议了相应的显著几何特征参数。结合高保真点云数据,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基于点云数据的关键构件多LoD尺寸信息自动化提取方法,可准确、高效地提取多LoD尺寸信息。对典型关键构件进行了多LoD尺寸信息提取,该方法可在7min内完成百万级点云数据的信息提取,且尺寸相对误差不超过2%,绝对误差绝大部分小于0.5mm,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木建筑
关键构件
LOD模型
显著几何特征
点云数据
自动化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木的设计应用与古木建筑的联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莹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198-199,共2页
指出了古木结构的建筑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特定时期的历史见证。红木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古代独特审美观和精巧手工艺产物的绝佳材料,红木自古人起早已形成了一套鉴赏收藏的方法和规律,也有"睡紫檀,坐...
指出了古木结构的建筑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特定时期的历史见证。红木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古代独特审美观和精巧手工艺产物的绝佳材料,红木自古人起早已形成了一套鉴赏收藏的方法和规律,也有"睡紫檀,坐酸枝,摆乌木,用鸡翅"之说的主流地位。明清红木家具更把红木推向了世界,影响着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齐宾戴尔式家具的设计和发展。分析了木结构建筑中的结构设计在明清红木家具中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木结构建筑中红木的应用理念和木结构建筑对红木应用所传承的古典神韵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红木器件以及红木的传承发展已成为我国家具行业、文化界、艺术界、文物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古旧红木的修护与保护工作也应得到我国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木建筑
红木文化
明清红木家具
设计
传承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木结构建筑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谢启芳
薛建阳
赵鸿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2,共5页
提出了古木结构建筑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限制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侧移和最大滑移而防止结构倒塌,其中最大侧移限值由结构的最大水平惯性力及其自身抗倾覆条件确定,最大滑移限值为柱基础半径。根据最大侧移限值并考虑...
提出了古木结构建筑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限制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侧移和最大滑移而防止结构倒塌,其中最大侧移限值由结构的最大水平惯性力及其自身抗倾覆条件确定,最大滑移限值为柱基础半径。根据最大侧移限值并考虑古木结构建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角及相应的目标刚度。最后分析了构架刚度下对古木结构建筑侧移和滑移的影响,认为适当加大刚度对建筑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古木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木
结构
建筑
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
最大侧移限值
最大滑移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修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邓志强
袁富贵
+3 位作者
何志锦
林炜和
郭敏
黄翠微
《南方农机》
2017年第6期11-12,共2页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和重要特征,它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很多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历史较悠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调查和研究古代...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和重要特征,它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很多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历史较悠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调查和研究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受破坏原因,分析其存在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正确的修复,这对于延续古代木结构建筑存在的生命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木建筑
研究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木结构抗震经验评价方法的优化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荣桂
张弛
李林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6-740,共5页
结合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评价经验,分析原评价方法中各项评价准则和内容的由来.依据相关规范、最新研究成果及震害实例,按照新的抗震设防要求,从评价细则与评价表格2个方面改进原评价方法.新方法细化和量化了原评价方...
结合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评价经验,分析原评价方法中各项评价准则和内容的由来.依据相关规范、最新研究成果及震害实例,按照新的抗震设防要求,从评价细则与评价表格2个方面改进原评价方法.新方法细化和量化了原评价方法中的评价内容,使评价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价古木结构建筑的工作中,能做到调查有侧重,评价有依据.通过计算峰值加速度、地震影响系数等特征值,得到了在三水准分区划抗震设防要求下,不同震害区间所对应的限值,并以此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结合武汉市地震动小区规划图,用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对武汉市部分古木结构建筑的震害进行预测,得出震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木
结构
建筑
地震影响系数
动力放大系数
三水准分区划
震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倾原因浅析
被引量:
13
7
作者
董益平
竺润祥
+1 位作者
俞茂宏
余如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宁波保国寺是浙东现存最古老的宋代木结构建筑,自清乾隆时期起,大殿结构发生北倾,后对4号转角檐柱进行修缮并加固至今,通过跟踪测试没有发现新的倾斜趋势。然而,探讨大殿曾经北倾原因以及经修缮后现今大殿的可靠性无疑仍是必要的。古木...
宁波保国寺是浙东现存最古老的宋代木结构建筑,自清乾隆时期起,大殿结构发生北倾,后对4号转角檐柱进行修缮并加固至今,通过跟踪测试没有发现新的倾斜趋势。然而,探讨大殿曾经北倾原因以及经修缮后现今大殿的可靠性无疑仍是必要的。古木结构的特点是梁柱的榫卯连接具有半刚性性质。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大殿结构进行力学分析时,榫卯连接可采用空间二节点虚拟弹簧元进行模拟,单元刚度矩阵中相应的刚度特性系数可由接触有限单元法近似求得。这样,大殿结构可离散为杆、梁、壳、体元和上述虚拟弹簧元等的组合,在屋面荷载、雪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采用有限元法可求得各节点的位移和相应应力。通过计算表明,不计4号柱时产生的向北位移比考虑该柱参加受力时要大得多,可见北倾原因确系4号柱年久失效而引起。计算结果也表明,现今大殿结构由受力来看是安全的。同时预示了可能出现的最危险部位。保国寺大殿结构的力学分析结果,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木建筑
结构
有限单元法
榫卯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结构的振动预测方法与验证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允士
张楠
樊华
曹艳梅
夏禾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2-90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8001)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036203)
文摘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振动响应的预测方法.首先,针对本文所提预测方法在扬州准提寺藏经楼进行现场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对藏经楼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藏经楼的有限元模型;其次,通过对比交通荷载影响下藏经楼振动响应的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对本文提出的振动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最后,采用该预测方法对车速相差不大、荷载幅值更大的汽车影响下的藏经楼振动响应进行预测.测试数据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某典型汽车影响下二楼测点处的峰值加速度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相对误差仅为1.47%,说明采用本文所提振动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的振动响应.
关键词
古木建筑
振动测试
模态参数识别
分频振动传递法
振动预测
Keywords
ancient wooden structures
vibration test
identification of modal parameters
transfer
分类号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B533.2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显著几何特征的古木建筑关键构件多LoD尺寸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
6
2
作者
石力文
解琳琳
侯妙乐
李爱群
胡云岗
刘浩宇
机构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1-658,共8页
基金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UDC2016030200)
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IDHT20170508)
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80322)
文摘
古木建筑关键构件的尺寸信息是其安全性能评估与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然而该信息的提取尚缺乏高效、高精度的方法。三维激光扫描的精细测绘技术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手段,但点云数据体量庞大,无法直接获取尺寸信息。针对尺寸信息的多细节层级(LoD)特性,提出了多LoD模型标准,建议了相应的显著几何特征参数。结合高保真点云数据,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基于点云数据的关键构件多LoD尺寸信息自动化提取方法,可准确、高效地提取多LoD尺寸信息。对典型关键构件进行了多LoD尺寸信息提取,该方法可在7min内完成百万级点云数据的信息提取,且尺寸相对误差不超过2%,绝对误差绝大部分小于0.5mm,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古木建筑
关键构件
LOD模型
显著几何特征
点云数据
自动化提取方法
Keywords
key components of ancient wooden architecture
LoD model
salient geometric features
point cloud data
automatic extraction method
分类号
TU856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木的设计应用与古木建筑的联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莹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198-199,共2页
文摘
指出了古木结构的建筑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特定时期的历史见证。红木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古代独特审美观和精巧手工艺产物的绝佳材料,红木自古人起早已形成了一套鉴赏收藏的方法和规律,也有"睡紫檀,坐酸枝,摆乌木,用鸡翅"之说的主流地位。明清红木家具更把红木推向了世界,影响着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齐宾戴尔式家具的设计和发展。分析了木结构建筑中的结构设计在明清红木家具中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木结构建筑中红木的应用理念和木结构建筑对红木应用所传承的古典神韵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红木器件以及红木的传承发展已成为我国家具行业、文化界、艺术界、文物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古旧红木的修护与保护工作也应得到我国的重视。
关键词
古木建筑
红木文化
明清红木家具
设计
传承
修复
分类号
TS664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木结构建筑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谢启芳
薛建阳
赵鸿铁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878043)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专项基金项目(09JK548)
文摘
提出了古木结构建筑采用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限制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侧移和最大滑移而防止结构倒塌,其中最大侧移限值由结构的最大水平惯性力及其自身抗倾覆条件确定,最大滑移限值为柱基础半径。根据最大侧移限值并考虑古木结构建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角及相应的目标刚度。最后分析了构架刚度下对古木结构建筑侧移和滑移的影响,认为适当加大刚度对建筑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古木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国
古木
结构
建筑
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
最大侧移限值
最大滑移限值
Keywords
Chinese ancient timber buildings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strengthening method
the maximum limited lateral displacement
the maximum limited sliding displacement
分类号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修复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邓志强
袁富贵
何志锦
林炜和
郭敏
黄翠微
机构
广东白云学院
出处
《南方农机》
2017年第6期11-12,共2页
基金
广东白云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专项资金资助
文摘
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和重要特征,它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很多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历史较悠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调查和研究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受破坏原因,分析其存在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正确的修复,这对于延续古代木结构建筑存在的生命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古木建筑
研究
修复
分类号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木结构抗震经验评价方法的优化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荣桂
张弛
李林
机构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6-740,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258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098)
文摘
结合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评价经验,分析原评价方法中各项评价准则和内容的由来.依据相关规范、最新研究成果及震害实例,按照新的抗震设防要求,从评价细则与评价表格2个方面改进原评价方法.新方法细化和量化了原评价方法中的评价内容,使评价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价古木结构建筑的工作中,能做到调查有侧重,评价有依据.通过计算峰值加速度、地震影响系数等特征值,得到了在三水准分区划抗震设防要求下,不同震害区间所对应的限值,并以此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结合武汉市地震动小区规划图,用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对武汉市部分古木结构建筑的震害进行预测,得出震害结果.
关键词
古木
结构
建筑
地震影响系数
动力放大系数
三水准分区划
震害评价
Keywords
Chinese ancient wooden structures
seismic influence factors
dynamic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
three standards in divided zones
seismic damage evaluation
分类号
TU366.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倾原因浅析
被引量:
13
7
作者
董益平
竺润祥
俞茂宏
余如龙
机构
杭州交通设计研究院
宁波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宁波保国寺文物所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8046)
文摘
宁波保国寺是浙东现存最古老的宋代木结构建筑,自清乾隆时期起,大殿结构发生北倾,后对4号转角檐柱进行修缮并加固至今,通过跟踪测试没有发现新的倾斜趋势。然而,探讨大殿曾经北倾原因以及经修缮后现今大殿的可靠性无疑仍是必要的。古木结构的特点是梁柱的榫卯连接具有半刚性性质。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大殿结构进行力学分析时,榫卯连接可采用空间二节点虚拟弹簧元进行模拟,单元刚度矩阵中相应的刚度特性系数可由接触有限单元法近似求得。这样,大殿结构可离散为杆、梁、壳、体元和上述虚拟弹簧元等的组合,在屋面荷载、雪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采用有限元法可求得各节点的位移和相应应力。通过计算表明,不计4号柱时产生的向北位移比考虑该柱参加受力时要大得多,可见北倾原因确系4号柱年久失效而引起。计算结果也表明,现今大殿结构由受力来看是安全的。同时预示了可能出现的最危险部位。保国寺大殿结构的力学分析结果,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古木建筑
结构
有限单元法
榫卯连接
Keywords
Historic wood construc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nection by mortise and tenon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交通荷载作用下古木建筑结构的振动预测方法与验证
张允士
张楠
樊华
曹艳梅
夏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显著几何特征的古木建筑关键构件多LoD尺寸信息提取方法
石力文
解琳琳
侯妙乐
李爱群
胡云岗
刘浩宇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木的设计应用与古木建筑的联系
周莹
《绿色科技》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古木结构建筑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谢启芳
薛建阳
赵鸿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修复研究
邓志强
袁富贵
何志锦
林炜和
郭敏
黄翠微
《南方农机》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古木结构抗震经验评价方法的优化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刘荣桂
张弛
李林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倾原因浅析
董益平
竺润祥
俞茂宏
余如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