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籍与古文献学的涉外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毛瑞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从古文献学的角度明确提出其涉外问题,旨在以国际视野审视中国古籍及古文献学研究。具有涉外特征的中国古籍的"中国"问题主要涉及地域、作者和语言三个方面,其内涵和外延有三个层次;一是在中国国内产生、作者为中国人、语言... 从古文献学的角度明确提出其涉外问题,旨在以国际视野审视中国古籍及古文献学研究。具有涉外特征的中国古籍的"中国"问题主要涉及地域、作者和语言三个方面,其内涵和外延有三个层次;一是在中国国内产生、作者为中国人、语言为汉语或中国境内其他民族语言的,这是核心古籍;二是以核心古籍为底本产生的衍生品,以及对核心中国古籍及其衍生作品进行再整理的相关成果;三是与中国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并收藏于中国的外国古籍。随之,中国古文献学研究的新热点将转移至古文献学基本理论的新构建、域外汉籍整理与研究的深入开展、中西文献学比较研究和中外文献交流史研究。开展中国古文献学涉外问题研究有助于扫清当今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的障碍,推动中国古文献学国际化建设和拓展中国古籍和中国古文献学研究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籍 域外汉籍 古文献学 中西文献 中外文献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献学及其意义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钦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它不仅与古籍整理、研究有关,而且与全部古代学科的研究有关,实属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古文献学有深远的发展前途,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加强与横向学科的联系,... 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学问,它不仅与古籍整理、研究有关,而且与全部古代学科的研究有关,实属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古文献学有深远的发展前途,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加强与横向学科的联系,吸收有关成果,特别是语言文字学和考古发现的新成果,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丰富、改进古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古文献整理、研究和古代学科研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献学 考据 义理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古文献学论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德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一直以来,东北古文献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轻理论、重实践。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了东北古史的深入研究。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必须要对东北古文献学的学科理论进行重新架构。只有如此,才能为... 一直以来,东北古文献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轻理论、重实践。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了东北古史的深入研究。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必须要对东北古文献学的学科理论进行重新架构。只有如此,才能为现实条件下东北古史的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古文献学 古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整理古文献的建议
4
《中国出版》 1978年第8期13-17,共5页
(大正)理古文献,为研究工作提供充分的资料和比较完备的工具书,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他们的需要,大力编纂资料书和工具书。如日本编的工具书中关于中国古笈的,仅索引一类,据不完全统计... (大正)理古文献,为研究工作提供充分的资料和比较完备的工具书,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他们的需要,大力编纂资料书和工具书。如日本编的工具书中关于中国古笈的,仅索引一类,据不完全统计,就将近百种之多。为了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我们必须加强古文献(大正)理工作,迅速改变由于“四人邦”的破坏所造成的混乱状况、肖条景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尸一)。为此提出三点(辶占)议,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献学 工具书 编纂 重要环节 批判地继承 社会主义文化 人名索引 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礼》研究文献概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锷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2-77,共6页
《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是儒家的三部主要经书,它们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伦理观念及文化传统影响甚巨。自汉以来,研究《三礼》的文献,代而有之,至清朝达到极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历代研究《三礼》
关键词 三礼 文献研究 古文献学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辑佚学研究百年 被引量:8
6
作者 曹书杰 《东南学术》 2001年第5期98-107,共10页
中国的辑佚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开始启动的。本文沿着历史的轨迹 ,总结了近百年间辑佚研究发展的基本特点、历史过程 ,对各个历史时期辑佚学研究发展的基本状况、代表学者、主要成果和观点 ,加以总体的概括和系统的评介 ,揭示了辑佚学作为... 中国的辑佚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开始启动的。本文沿着历史的轨迹 ,总结了近百年间辑佚研究发展的基本特点、历史过程 ,对各个历史时期辑佚学研究发展的基本状况、代表学者、主要成果和观点 ,加以总体的概括和系统的评介 ,揭示了辑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演讲形成过程 ,最后对21世纪的辑佚学研究做出展望。近百年的辑佚学研究可相对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发轫时期(清末—民初) ,主要是皮锡瑞“辑佚之学”的提出和叶德辉对辑佚起源问题的探讨 ;二是创始时期(30-40年代) ,主要是梁启超的泛化研究、刘咸的探微研究、王重民的个案研究 ,辑佚现象开始受到研究者的一定关注 ;三是叙介时期(1950 -1985年) ,主要是前辈学者 ,把辑佚学视为一种专门知识和文献现象进行泛化叙介和个案研究 ,又相对分为“文革”前17年(1950-1966)和“文革”后9年(1977 -1985) ;四是理性探讨时期(1986年以来) ,“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一些青年学子 ,把辑佚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理性思考和学科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辑佚 古文献学 20世纪的传统文化 术百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小学”的发展和成就
7
作者 时建国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7,57,共7页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清代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方面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分析了产生这一成就的社会及文化因素,同时对清代有关文字、音韵。
关键词 清代 文字 音韵 训估 古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人与治学的完美结合——读金老《知止老人论学》
8
作者 张岂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共1页
我国著名的古史专家、古文献学家和思想史家金景芳先生,在九十六高龄时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学术论文集——《知止老人论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金老的高足吕绍纲先生在本书的《序》中说,很可能这是先生最后一部论文集,“... 我国著名的古史专家、古文献学家和思想史家金景芳先生,在九十六高龄时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学术论文集——《知止老人论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金老的高足吕绍纲先生在本书的《序》中说,很可能这是先生最后一部论文集,“带有总结、集成之意,故用‘知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结合 知止 先秦史 中国古史分期 东北师范大出版社 术创新 古文献学 术论文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折与前行:新中国前30年古籍整理历程 被引量:1
9
作者 诸伟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新中国前30年(1949—1978)古籍整理事业经历了起步、发展、重创与前行的历程:习仲勋关于成立古籍出版社的批示,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层面关于古籍整理工作的第一个文件,为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全国古籍整理... 新中国前30年(1949—1978)古籍整理事业经历了起步、发展、重创与前行的历程:习仲勋关于成立古籍出版社的批示,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层面关于古籍整理工作的第一个文件,为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建立和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古籍整理事业进入一个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的崭新阶段;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的创办,是20世纪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以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的出版,说明了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已取得初步繁荣;古籍整理现代范式和标准的确立,开启了古文献学科研究的新篇章;"文革"爆发,使古籍整理事业遭受重创;"四人帮"覆灭,经历了30年曲折前行的中国古籍整理正蓄势待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前30年 古籍整理 古文献学 曲折前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诗慧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3-55,共3页
对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探讨肖诗慧(武汉大学人防办)我国古代小说最初是史书派生出来的,所以“小说”又有“稗官野史”之称.纵观小说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不少“志怪”、“志人... 对明代“四大奇书”的成书探讨肖诗慧(武汉大学人防办)我国古代小说最初是史书派生出来的,所以“小说”又有“稗官野史”之称.纵观小说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不少“志怪”、“志人”小说,主要记载鬼神怪异传说和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版本研究 古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嘉锡读书
11
作者 余淑宜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37,共2页
余嘉锡读书余淑宜先父余嘉锡先生(188-1955)是著名的目录学家及古文献学家,自幼随先祖余嵩庆(光绪二年丙子进士)读书,有志著书立说。早年曾作《孔子弟子年表》,又注《吴越春秋》,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遍读四部之书,终... 余嘉锡读书余淑宜先父余嘉锡先生(188-1955)是著名的目录学家及古文献学家,自幼随先祖余嵩庆(光绪二年丙子进士)读书,有志著书立说。早年曾作《孔子弟子年表》,又注《吴越春秋》,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遍读四部之书,终生著书不辍。他曾说过:“史、子两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嘉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提要辨证 世说新语 《目录发微》 藏书家 《四库提要》 有所不为 《吴越春秋》 古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档案史研究发展概述及其启示
12
作者 王岑曦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0,共6页
近现代档案工作及档案学的方法与理论主要都起源于西方世界,因此回顾西方档案史对于完善档案基础理论建设,完善学科发展的内在连贯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今天国内外档案学界在西方档案史研究领域还有不少值得提升的空间。通过本... 近现代档案工作及档案学的方法与理论主要都起源于西方世界,因此回顾西方档案史对于完善档案基础理论建设,完善学科发展的内在连贯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今天国内外档案学界在西方档案史研究领域还有不少值得提升的空间。通过本文的写作,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西方档案史研究的发展概况,并结合近年来从事相关研究时所获得的一点经验,与学界同仁交流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史 古文献学 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 来源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梦与心画——记华人德先生的书艺世界
13
作者 净逸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1期90-92,共3页
活跃在当今书坛上的华人德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书学文人,也是一位敢为天下先的书法批评家。他的书学史研究与书法造诣均得利于他早年就读的北京大学,浓郁的国学氛围为他以后的研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八十年代初,他曾在北大攻读图书馆学。
关键词 书艺 人德 寻梦 古文献学 书法批评 个性化语言 民间书法 汉画像石 北京大 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