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的古文字研究思想与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思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6,共5页
郭沫若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相关学术成果异常丰厚。在古文字研究中,他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以研究社会历史文化为最终目的,结合现代理论与传统方法,对已取得成果勇于否定与自我否定。虽然他的研究存在一些瑕疵,但其在古文字研... 郭沫若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相关学术成果异常丰厚。在古文字研究中,他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以研究社会历史文化为最终目的,结合现代理论与传统方法,对已取得成果勇于否定与自我否定。虽然他的研究存在一些瑕疵,但其在古文字研究中的成绩和思想方法无可否定,并将裨益于后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古文字研究 思想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字库建设与古文字研究手段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2
作者 张德劭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字研究 古文字字库 古文字研究 字库建设 研究手段 现代化 文字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计算机与古文字研究
3
作者 陈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6-98,共3页
人个计算机,即所谓PC机,自从诞生以来活跃于各行各业,是科研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许多考古研究机构也配备了计算机,使得计算机大有向考古领域进军的势头。一些考古学杂志也刊登探讨计算机与考古学研究... 人个计算机,即所谓PC机,自从诞生以来活跃于各行各业,是科研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许多考古研究机构也配备了计算机,使得计算机大有向考古领域进军的势头。一些考古学杂志也刊登探讨计算机与考古学研究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中感想性的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计算机 利用计算机 古文字资料 扫描仪 数据库 古文字研究 考古机构 图形处理软件 计算机字库 考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承祚教授谈他的古文字研究
4
作者 陶刘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132-132,共1页
自1978年以来,郭沫若、容庚、唐兰、于省吾等老一辈学者均已相继去世,象商承祚先生那样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已越发成为希有的“国宝”。出于对祖国古代文化研究的热切关注,我们最近拜访了商老。商老从事著述活动是非常勤勉的,他今年虽... 自1978年以来,郭沫若、容庚、唐兰、于省吾等老一辈学者均已相继去世,象商承祚先生那样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已越发成为希有的“国宝”。出于对祖国古代文化研究的热切关注,我们最近拜访了商老。商老从事著述活动是非常勤勉的,他今年虽然已是86岁高龄,但仍孜孜不倦。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 郭沫若 古文字 教授 著书立说 成就 论文集 中山大学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数据库技术对于改进石刻古文字研究方法的作用
5
作者 吴昊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1期41-42,49,共3页
出土古文字资料的纂辑、检索历来是研究工作的瓶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本文将着重探讨数据库技术对于石刻古文字研究的作用。本文所述石刻古文字是指殷商至汉魏间以石为物质载体的古文字实物材料。... 出土古文字资料的纂辑、检索历来是研究工作的瓶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本文将着重探讨数据库技术对于石刻古文字研究的作用。本文所述石刻古文字是指殷商至汉魏间以石为物质载体的古文字实物材料。从文字类型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研究 古文字资料 文字类型 文字系统 数据库技术 研究 语言文字 诅楚文 篆文 石鼓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召开第三届年会
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09-110,共2页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年会由四川大学历史系与汉语大字典四川编写组主办,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主任徐中舒教授召集。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年会由四川大学历史系与汉语大字典四川编写组主办,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主任徐中舒教授召集。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日本学者伊藤道治、松丸道雄、小南一郎、江村治树,美国学者周鸿翔,澳大利亚学者张光裕,香港学者饶宗颐、许礼平、常宗豪也应邀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研究 四川 古文字 徐中舒 历史系 汉语 澳大利亚 大学历史 道治 香港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郭沫若同志的早期古文字研究——从郭老致容庚先生的信谈起
7
作者 曾宪通 陈煒湛 《学术研究》 1978年第4期14-21,共8页
最近,我们有机会读到郭老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在日本研究古文字期间写给容庚先生的一批书信(计五十八件,内十一件为明信片)。信的内容,大多是关于殷墟甲骨文字和殷周青铜器铭文的反复研讨。这批书信是郭老当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古... 最近,我们有机会读到郭老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在日本研究古文字期间写给容庚先生的一批书信(计五十八件,内十一件为明信片)。信的内容,大多是关于殷墟甲骨文字和殷周青铜器铭文的反复研讨。这批书信是郭老当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古文字学的研究,在甲骨文和金文这一领域里不断开拓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真实记录。在郭老已经离开我们的今天,读到如此珍贵的亲笔信件,心情尤其不能平静。郭老当年的战斗业绩,又一次引起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甲骨文字 青铜器铭文 古文字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两周金文 马克思主义 综合研究 考释 奴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资料所见叠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10-116,共7页
本文通过对古文字资料中叠词现象的分析和归纳,揭示这一现象的语法结构,指出它对于语言史研究的意义,并进而解决相关材料中的一些释读问题,并归纳了古文字材料中叠词的用法,指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一经重叠后,就不再具有它们原有... 本文通过对古文字资料中叠词现象的分析和归纳,揭示这一现象的语法结构,指出它对于语言史研究的意义,并进而解决相关材料中的一些释读问题,并归纳了古文字材料中叠词的用法,指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一经重叠后,就不再具有它们原有的句法功能(分别是主宾语和谓语),而成为修饰性的成分,并具有了奇异的修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词 句法 修饰功能 古文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信息化处理研究专辑
9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2期2-2,共1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于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古文字信息化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及内地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学者光临申城。
关键词 古文字信息化处理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字 师范大学 研究领域 汉字 文字信息处理 研究与应用 古文字研究 研究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信息化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再兴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古文字研究 古文字编码 古汉字输入法 字库建设 网上发布 古文字信息化处理 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与殷周文明》序
11
作者 李学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9-100,共2页
陕西教育出版社将印行王慎行同志的论文集《古文字与般周文明》,使我感到十分高兴。我认识慎行同志已多年了,他的学术论作,凡在刊物上发表的,我大多读过,对其功力造诣有深刻印象。出版社的同志决定出这本论文集,可谓识人慧眼,是值得感... 陕西教育出版社将印行王慎行同志的论文集《古文字与般周文明》,使我感到十分高兴。我认识慎行同志已多年了,他的学术论作,凡在刊物上发表的,我大多读过,对其功力造诣有深刻印象。出版社的同志决定出这本论文集,可谓识人慧眼,是值得感谢的。 慎行同志是自学成才的典型。《河北学刊》1985年第6期所载《用勤奋和毅力叩开古文字奥秘的大门》一文,反映了他努力奋斗以至有成的经过,以我所知,确系文实相副,并无夸大溢美之处。自学的人,古今常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殷周 中国古代文明 文集 志学 古文字研究 北学 中国古文 学术论 陕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古文字与殷周文明》
12
作者 宋镇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8-99,共2页
读《古文字与殷周文明》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慎行先生在我革同道学子中素以清苦志凝见称,1984年8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西安召开,有幸相见。现在,捧读到他的大著《古文字与殷周文明》,拭摩这部装帧精良... 读《古文字与殷周文明》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慎行先生在我革同道学子中素以清苦志凝见称,1984年8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西安召开,有幸相见。现在,捧读到他的大著《古文字与殷周文明》,拭摩这部装帧精良、厚达366页的巨帙,揽涉卷中的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历史研究 殷周 古文字研究 伦理观念 人物角色 甲骨文字 分析概括能力 宗法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在广州举行第二届年会
13
作者 韦戈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08-108,共1页
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六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一九七八年在长春吉林大学举行的中国古文字学术讨论会之后,我国古文字学术界的又一次盛会。这届年会由中山大学主办。出席本届年会的老、中、... 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六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一九七八年在长春吉林大学举行的中国古文字学术讨论会之后,我国古文字学术界的又一次盛会。这届年会由中山大学主办。出席本届年会的老、中、青古文字研究工作者共六十余人,来自十三个省市的三十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考古文物和新闻出版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香港大学讲师缪锦安,以及正在我校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加州大学副教授周鸿翔也应邀出席了会议。这届年会共收到五十五篇论文,包括古文字学理论、综述,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秦汉文字等方面的内容。有二十三位同志先后在大会上宣读或介绍了他们的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文 古文字 学术讨论会 古文字研究 甲骨文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大学 学术界 表意文字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军事的若干古文字释例(二)——军、师、旅、卒、单、战、兽、獸等字新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霁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26-35,共10页
(七) 军师相互关系《说文解字》一四上“軍(?),圜圍也那宋4映荡影 \?兵車也”。所指字形与义均不甚确切。按写字出现较晚甲文未发现有此字,金文春秋时《庚壶》作(?),战国时《郾右军矛》作(?),《郾侯矛》作(?),《中山王鼎》作... (七) 军师相互关系《说文解字》一四上“軍(?),圜圍也那宋4映荡影 \?兵車也”。所指字形与义均不甚确切。按写字出现较晚甲文未发现有此字,金文春秋时《庚壶》作(?),战国时《郾右军矛》作(?),《郾侯矛》作(?),《中山王鼎》作(?),从车固无疑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编制 释例 竹书纪年 左传 疑义 古文字研究 说文解字 说义 李氏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新时代古文字学发展的新局面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德宽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共2页
古文字之于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近10年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新高度。古文字研究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新时代切实推进古文字学的发展,要重视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提升古文字学学科建设水平。古文字虽然历史悠久,... 古文字之于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近10年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新高度。古文字研究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新时代切实推进古文字学的发展,要重视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提升古文字学学科建设水平。古文字虽然历史悠久,但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古文字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古文字研究 中华文明 初级发展阶段 创新时代 传承发展 价值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文字学的特征及其形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敏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76-85,共10页
古文字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汉书·郊祀志》载“张敞好古文字”,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迄今已近两千年,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已经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上溯到四、五千年前的陶器刻符;古文字又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人们发现甲骨文,... 古文字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从《汉书·郊祀志》载“张敞好古文字”,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迄今已近两千年,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已经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上溯到四、五千年前的陶器刻符;古文字又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人们发现甲骨文,只不过八十多年历史。而且,这门学科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只是近五十年左右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古文字研究 甲骨文 说文解字 青铜器铭文 考古学 五十年 研究对象 传统文字 战国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论集》(三)出版
17
作者 王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06,共1页
《考古与文物》增刊《古文字论集》(三)10月印行,定价30元。此集收论文49篇,涉及殷周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战国秦汉文字中的货币、玺印、简牍,涵盖面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文字研究的新进展。沈之杰《〈甲骨文合集补编〉勘误... 《考古与文物》增刊《古文字论集》(三)10月印行,定价30元。此集收论文49篇,涉及殷周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战国秦汉文字中的货币、玺印、简牍,涵盖面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文字研究的新进展。沈之杰《〈甲骨文合集补编〉勘误》、陈婷珠《〈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勘误》勘正两种有代表性的甲骨专著的多条错误。蒋玉斌《甲种子卜辞新缀十六组》缀合残辞,颇见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研究 甲骨文合集 《考古与文物》 出版 战国秦汉 石鼓文 勘误 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18
作者 白于蓝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共2页
纪念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1996年11月22日——25日在长春市北国之春大酒店隆重举行。 于省吾先生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上、夙兴更。是我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古器物学家,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纪念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1996年11月22日——25日在长春市北国之春大酒店隆重举行。 于省吾先生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上、夙兴更。是我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古器物学家,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于1896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中央堡,1917年毕业于沈阳高等师范,少负文名、1928年受张学良将军委托,任奉天华升书院院监。1931年移居北京,潜心古文字、古器物研究及古籍整理,先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任教。1955年起任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名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1984年在长春病逝。于省晋先生一生致力于古文字学、考古学、古籍整理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在古文字学、古籍整理方面卓有成就。先后被聘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户国训诂学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他还为我国古文字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先后指导过四批研究生,主办过两期高等院校古文字学师资进修班,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之一,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百年诞辰 于省吾 古籍整理 古文字研究 研讨会 吉林大学 高等师范 古器物 中国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学与汉字现代化
19
作者 陈初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7-9,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交流日趋频繁,中国的书法、篆刻、绘画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走向世界,这些都与汉字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进一步促进汉字的现代化,使之更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服务,是...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交流日趋频繁,中国的书法、篆刻、绘画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走向世界,这些都与汉字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进一步促进汉字的现代化,使之更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服务,是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古文字学,作为汉字科学中的一个门类,在汉字学研究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文字学研究的进步,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济等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学 古文字 语言文字 篆刻艺术 古文字研究 古代历史 信息交流 吴大激 现代汉字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文双语版《〈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学》出版发行
20
《现代出版》 1999年第2期4-4,共1页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双语版 古文字 中英 中国古文 对比研究 历史地位 系统理论 古文字研究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