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用环氧树脂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旭 黄磊 +2 位作者 王卫滨 王双永 周海宾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环氧树脂是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的常用材料,为了科学合理地使用环氧树脂,基于多准则决策理论建立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用环氧树脂性能评价模型。参考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工程对环氧树脂的要求与相关标准确定环氧树脂的性能指标集合,... 环氧树脂是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的常用材料,为了科学合理地使用环氧树脂,基于多准则决策理论建立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用环氧树脂性能评价模型。参考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工程对环氧树脂的要求与相关标准确定环氧树脂的性能指标集合,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分别得到各性能指标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综合主客观权重对各性能指标赋权,使用优序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similar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结合各性能指标复合权重构建两种综合性能评价模型。通过验证试验对十组环氧树脂进行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加权TOPSIS综合性能评价模型更全面客观,更适用于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用环氧树脂,可作为选择和使用环氧树脂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构件修复加固 环氧树脂 综合评价方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机制、评估与加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海宾 韩旭 +2 位作者 黄磊 王卫滨 王双永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开裂作为古建筑木构件最常见的残损类型之一,影响木构件的长期服役性能,是古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从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情况、原因、影响,评估方法及修复加固等方面,系统梳理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残损相关研究成果。分... 开裂作为古建筑木构件最常见的残损类型之一,影响木构件的长期服役性能,是古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从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情况、原因、影响,评估方法及修复加固等方面,系统梳理古建筑木构件开裂残损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我国古建筑木构件开裂的主要原因为木材干缩与受力破坏,主要类型为纵向开裂,开裂可降低木构件力学性能,也可为其他不利因素作用于木构件提供条件。目前主要通过实际试验与数值模拟评估开裂对木构件性能的影响,利用金属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与高分子树脂材料对开裂木构件进行修复加固。然而,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与木材变异性,仍需进一步探索木构件的不同尺度开裂机制,开发适用于古建筑开裂木构件的检测、评估与加固方法,建立科学系统性的古建筑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构件 材开裂机制 修复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构件原位加固防腐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曹静 汪娟丽 +3 位作者 李玉虎 王肃 杜德新 董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7-262,266,共7页
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其主要承重构件,它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宝。木材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的果胶和无机盐组成... 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其主要承重构件,它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宝。木材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的果胶和无机盐组成;由于木材本身耐久性差,易受物理、化学和生物损害如腐朽菌、虫的侵蚀,使其强度降低直至全部损坏。以含光门古建筑木构件修复保护工程为例,旨在通过借鉴二氧化硅/木材复合材料溶胶-凝胶制备思路,根据生物矿化原理,通过无机复合材料、防腐试剂原位对古建筑木构件材质的性能改善,从而起到原位加固防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含光门 构件 原位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彩绘修复补全的方法和理念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琳燕 田小平 崔敏侠 《文博》 2006年第3期65-68,共4页
  1、背景资料简介   1-1天水伏羲庙   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创始人,在历史上位列三皇之首、五帝之先,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1、背景资料简介   1-1天水伏羲庙   伏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创始人,在历史上位列三皇之首、五帝之先,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明清两代先后九次重修扩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宏大、错落有致、布局严谨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现存6000多平方米.古建筑共有13座,复建厢房二列、碑廊二列共4座.整个建筑群座北朝南,主体建筑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南北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院落重重相叠,四进四院,高深幽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饰彩画 保护修复 构件 地仗层 古建筑 彩绘 西安碑林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