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尾榫约束古建木梁环境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白晓彬 杨娜 常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了研究古建木梁在环境温度效应下顺纹方向的应变特征,在拉萨室内布置了一根无约束木梁和一根燕尾榫约束木梁,分别在室温变化下对其进行了空载和分级加载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木材的顺纹方向弹性模量及燕尾榫的拉压刚度、转动刚度... 为了研究古建木梁在环境温度效应下顺纹方向的应变特征,在拉萨室内布置了一根无约束木梁和一根燕尾榫约束木梁,分别在室温变化下对其进行了空载和分级加载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木材的顺纹方向弹性模量及燕尾榫的拉压刚度、转动刚度进行识别,将各参数识别成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变量.根据燕尾榫的构造特点,将升温段和降温段识别为不同的拉压刚度.分析了上部荷载、约束条件等因素对梁底顺纹方向应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约束梁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应变增量和上部荷载无关,约束梁在环境温度作用下的应变增量随上部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梁端反力对梁底部的二阶弯矩作用引起了附加应变,附加应变随温度和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根据附加应变的理论计算公式,将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说明附加应变的理论公式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木梁 环境温度作用 燕尾榫 顺纹应变 拉压刚度 附加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分析技术的古建木梁裂纹扩展仿真(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2-275,280,共5页
古建木梁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水平裂纹。为保护古建筑,采用XFEM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古建木梁的裂纹扩展特性。基于木材材料特性,仅考虑木梁沿水平向产生裂纹,建立了含裂纹木梁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在顶部施加了水平位移... 古建木梁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水平裂纹。为保护古建筑,采用XFEM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古建木梁的裂纹扩展特性。基于木材材料特性,仅考虑木梁沿水平向产生裂纹,建立了含裂纹木梁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在顶部施加了水平位移荷载,研究了裂纹扩展过程中木梁应力、变形及裂缝的变化特征,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载步增大,木梁变形峰值增大,但表现不明显;木梁主应力峰值明显增大,且发生在裂尖附近;增大外荷载时,木梁应力峰值增大明显,其裂纹容易产生扩展;增大裂纹初始长度时,木梁受力性能变化不大。此外,采用有限元法中的XFEM技术可提高古建木梁裂纹扩展研究的效率,并进一步深入分析结构裂纹扩展失效机制,从而为古建筑保护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木梁 裂纹扩展 破坏 数值模拟 X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应变测量的古建筑木梁变形监测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姜绍飞 唐伟杰 +2 位作者 吴铭昊 沈圣 张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8-206,共9页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在古建木梁实际变形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变测量技术结合构造函数法提出一种古建筑木梁挠度变形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木梁两端榫卯连接半刚性支座、支座沉降和原木梁截面不规则三个因...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在古建木梁实际变形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变测量技术结合构造函数法提出一种古建筑木梁挠度变形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木梁两端榫卯连接半刚性支座、支座沉降和原木梁截面不规则三个因素,推导了应变测量结合构造函数法的古建木梁挠度计算公式;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到所提方法在木梁监测中的最优传感器布设数量,并探讨了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范围;通过对木构架梁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支座沉降与截面不规则对挠度变形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适用于半刚性支座的木梁,能够消除支座沉降与截面不规则的影响;该方法适合用于跨高比大于20的在役古建筑木梁挠度监测,仅需在5个位置布设FBG应变传感器即可满足精度的要求;支座沉降相对于截面不规则而言,其对挠度变形影响较大,且影响程度与加载模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木梁 构造函数法 变形监测 跨高比 FBG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监测中藏式古建筑木梁应变-温度模型分析
4
作者 白晓彬 杨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针对藏式古建筑木梁的构造和受力特点,通过在梁端施加非线性弹簧,建立了温度作用下的简化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梁端反力对梁的二阶弯矩作用,建立了温度作用下梁底跨中顺纹方向应变的理论模型,并将一年内的温度循环分为四段进行分别计算... 针对藏式古建筑木梁的构造和受力特点,通过在梁端施加非线性弹簧,建立了温度作用下的简化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梁端反力对梁的二阶弯矩作用,建立了温度作用下梁底跨中顺纹方向应变的理论模型,并将一年内的温度循环分为四段进行分别计算.以某藏式古建筑监测工程中的木梁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一年之后应变增量回到了初始值,但升温段和降温段的曲线没有重合而是分成了两部分.将应变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比,二者吻合较好.最后,对影响温度作用下应变增量的各个结构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温度起点的设定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木材的弹性模量对应变影响最大,燕尾榫的拉压刚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式古建木梁 温度作用 燕尾榫 二阶弯矩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