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方 陈福坤 +9 位作者 杨晓勇 闫峻 肖益林 秦礼萍 谢建成 黄建 汪方跃 沈骥 邓江洪 杨一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1-556,共6页
燕山期中国东部出现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事件,探明其发生的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以及矿床成因机制,对理解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格局转变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探索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机... 燕山期中国东部出现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事件,探明其发生的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以及矿床成因机制,对理解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构造格局转变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探索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岩浆作用与成矿机制:(1)下扬子和江南隆起区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研究;(2)中国东部燕山期成矿与不成矿埃达克岩及中-新生代玄武岩研究;(3)东秦岭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4)不同类型钼矿床的钼同位素研究;(5)中国中东部燕山期富碱侵入岩石/正长花岗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古太平洋构造域 岩浆作用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南部大贵屯一带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期次的厘定
2
作者 梁帅 翟富荣 +6 位作者 戴慧敏 张艳飞 刘凯 仲米山 陈垚 刘金庆 于新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1-642,共12页
【研究目的】黑龙江南部大贵屯一带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部,为古亚洲洋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转换部位,开展小型或微观构造形迹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解析二大构造域的叠加与转换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方法】基于系... 【研究目的】黑龙江南部大贵屯一带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部,为古亚洲洋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转换部位,开展小型或微观构造形迹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解析二大构造域的叠加与转换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方法】基于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镜下矿物变形特征识别,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两大构造体系叠加与转换的时限。【研究结果】提出大贵屯一带存在3期构造作用:一是早古生代古亚洲洋开裂扩张作用,二是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古亚洲洋闭合挤压造山作用,三是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挤压造山作用。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期形成褶皱与古亚洲洋闭合挤压期形成褶皱明显不同,不仅体现构造层次的显著差别,也体现了区域应力场转换过程。【结论】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期不仅形成褶皱,还形成了与此相匹配的脆性断裂,为研究古亚洲洋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作用,特别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历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洋 古太平洋构造域 构造演化 构造置换 地质调查工程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