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破坏动力学:兼论古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 |
刘俊来
季雷
倪金龙
陈小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2
|
华北克拉通及东邻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对岩石圈减薄动力学过程的探讨 |
郭慧丽
徐佩芬
张福勤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3
|
中国东北及邻区白垩纪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关系 |
孙明道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4
|
青、藏、川、滇地区印支期太平洋型古大陆边缘的特征 |
高延林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
|
5
|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来自吉林延边和龙地区辉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记录 |
张超
王路远
耿瑞
刘正宏
张乐彤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6
|
中国东北及邻区大陆边缘构造 |
唐克东
王莹
何国琦
邵济安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39
|
|
7
|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大型浅成低温-斑岩型金矿成矿系统 |
卿敏
葛良胜
唐明国
庞继尧
冯建兵
韩秀丽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对《辽东地区北辽河群变酸性火山岩形成的时代及构造背景:古元古代陆内裂谷,还是活动大陆边缘?》一文的审稿意见 |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
|
9
|
扩张-裂解的中国东南及西太平洋区岩石圈 |
谢窦克
郭坤一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
1990 |
0 |
|
10
|
中国境内环太平洋成矿带有关问题 |
张秋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
1987 |
1
|
|
11
|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海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王挽琼
刘正宏
王兴安
张超
范志伟
时溢
朱凯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2
|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白乃庙地区徐尼乌苏组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
张金凤
刘正宏
关庆彬
徐仲元
王兴安
朱凯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3
|
辽东黄花甸地区古元古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
王鹏森
董永胜
李富强
高铂森
甘宜成
陈木森
许王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14
|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吕梁群的形成时代与构造环境 |
卢成森
钱加慧
尹常青
张健
高彭
吴尚京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陕西西乡县龙王塘地区新元古代岩体和脉岩锆石U-Pb年代学及源区性质 |
郑光高
崔建军
刘晓春
陈少锋
曲玮
乔建新
陈龙耀
赵文平
李淼
刘林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19 |
2
|
|
16
|
智利月亮山地区闪长岩蚀变类型与地球化学特征 |
王磊
方维萱
鲁佳
张巨伟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早石炭世构造属性:察哈尔右翼后旗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的制约 |
刘群
王挽琼
邱殿明
白新会
张金凤
王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8
|
北祁连川刺沟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
王建
谢亘
施光海
王妍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9
|
内蒙古石哈河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郝增元
牛永峰
陈萌超
高勇
陈海东
牛雪妮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20
|
内蒙古狼山地区乌花辉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对地幔源区特征和岩石成因的约束 |
张云
孙立新
张天福
孙义伟
张祺
李艳锋
杨泽黎
刘文刚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