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米仓-大巴山海相地层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飞
尚长健
+3 位作者
楼章华
朱振宏
李梅
周孝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盆地内经山前带至盆地边缘,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增强,山前带古大气水下渗深度普遍在1200~3000 m;根据方解石脉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特征,推测该区存在两期古流体活动,分别对应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大气水下渗影响较弱,海相地层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烃类的保存;喜马拉雅山期海相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保存条件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古大气水下渗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地层
米仓-大巴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南黄平凹陷及周缘古流体特征及其对油气保存的指示
被引量:
7
2
作者
魏肖
金爱民
+4 位作者
朱蓉
楼章华
陈安清
李梦瑶
毛佩筱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4,共8页
黔东南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迄今已发现众多的残余油气藏,保存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黄平凹陷及周缘海相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特征,评价了研究区油...
黔东南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迄今已发现众多的残余油气藏,保存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黄平凹陷及周缘海相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特征,评价了研究区油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1)中晚燕山期-喜山期是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的主要时期,在其构造挤压、抬升的背景下,地层流体在晚侏罗世-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其中白垩纪及新生代末期是最活跃的2个时段;(2)在以喜山运动为主的构造活动时期,研究区各个层位都不同程度遭受大气水下渗的影响,且随着地层层位由老到新,影响逐渐增强,油气保存条件依次变差;(3)黄平凹陷及周缘古大气水下渗深度的平面展布特征与其燕山期-喜山期的大构造背景相契合,佐证了古流体活动主要发生于该时期,其大气水下渗深度为1 400~4 100m,其中余庆、黄平-凯里、凯里-麻江等地区大气水下渗深度较小,是油气保存的相对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氧同位素
保存条件
古大气水下渗
黄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大巴山海相地层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飞
尚长健
楼章华
朱振宏
李梅
周孝鑫
机构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院
浙江大学海洋地质与资源研究所
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研究所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6-003HZ
2011ZX05005-003-008HZ)
+2 种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PLC201105
PLC20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化工重点项目(40839902)
文摘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盆地内经山前带至盆地边缘,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增强,山前带古大气水下渗深度普遍在1200~3000 m;根据方解石脉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特征,推测该区存在两期古流体活动,分别对应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大气水下渗影响较弱,海相地层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烃类的保存;喜马拉雅山期海相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保存条件变差。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古大气水下渗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地层
米仓-大巴山
Keywords
stable isotope
fluid inclusion
ancient meteoric water infiltration
hydrocarbon preservation condition
marine strata
Micang-Daba piedmont zone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南黄平凹陷及周缘古流体特征及其对油气保存的指示
被引量:
7
2
作者
魏肖
金爱民
朱蓉
楼章华
陈安清
李梦瑶
毛佩筱
机构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4,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3-008HZ)
文摘
黔东南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迄今已发现众多的残余油气藏,保存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黄平凹陷及周缘海相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特征,评价了研究区油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1)中晚燕山期-喜山期是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的主要时期,在其构造挤压、抬升的背景下,地层流体在晚侏罗世-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其中白垩纪及新生代末期是最活跃的2个时段;(2)在以喜山运动为主的构造活动时期,研究区各个层位都不同程度遭受大气水下渗的影响,且随着地层层位由老到新,影响逐渐增强,油气保存条件依次变差;(3)黄平凹陷及周缘古大气水下渗深度的平面展布特征与其燕山期-喜山期的大构造背景相契合,佐证了古流体活动主要发生于该时期,其大气水下渗深度为1 400~4 100m,其中余庆、黄平-凯里、凯里-麻江等地区大气水下渗深度较小,是油气保存的相对有利区域。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氧同位素
保存条件
古大气水下渗
黄平凹陷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preservation condition
ancient meteoric water infiltration
Huangping Sag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米仓-大巴山海相地层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李飞
尚长健
楼章华
朱振宏
李梅
周孝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黔南黄平凹陷及周缘古流体特征及其对油气保存的指示
魏肖
金爱民
朱蓉
楼章华
陈安清
李梦瑶
毛佩筱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