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仓-大巴山海相地层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飞 尚长健 +3 位作者 楼章华 朱振宏 李梅 周孝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盆地内经山前带至盆地边缘,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增强,山前带古大气水下渗深度普遍在1200~3000 m;根据方解石脉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特征,推测该区存在两期古流体活动,分别对应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大气水下渗影响较弱,海相地层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烃类的保存;喜马拉雅山期海相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保存条件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古大气水下渗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地层 米仓-大巴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