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仓-大巴山海相地层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飞 尚长健 +3 位作者 楼章华 朱振宏 李梅 周孝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 米仓-大巴山前带及周缘海相地层形成时间早、变形期次多、油气保存条件差,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研究构造裂隙充填方解石脉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古流体成因来源、活动期次及大气水混入情况,评价该区海相地层的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盆地内经山前带至盆地边缘,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增强,山前带古大气水下渗深度普遍在1200~3000 m;根据方解石脉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特征,推测该区存在两期古流体活动,分别对应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期大气水下渗影响较弱,海相地层封闭性相对较好,有利于烃类的保存;喜马拉雅山期海相地层遭受强烈的抬升剥蚀,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保存条件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古大气水下渗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地层 米仓-大巴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黄平凹陷及周缘古流体特征及其对油气保存的指示 被引量:7
2
作者 魏肖 金爱民 +4 位作者 朱蓉 楼章华 陈安清 李梦瑶 毛佩筱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4,共8页
黔东南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迄今已发现众多的残余油气藏,保存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黄平凹陷及周缘海相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特征,评价了研究区油... 黔东南地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迄今已发现众多的残余油气藏,保存条件一直是制约该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黄平凹陷及周缘海相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包裹体、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特征,评价了研究区油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1)中晚燕山期-喜山期是研究区古流体活动的主要时期,在其构造挤压、抬升的背景下,地层流体在晚侏罗世-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其中白垩纪及新生代末期是最活跃的2个时段;(2)在以喜山运动为主的构造活动时期,研究区各个层位都不同程度遭受大气水下渗的影响,且随着地层层位由老到新,影响逐渐增强,油气保存条件依次变差;(3)黄平凹陷及周缘古大气水下渗深度的平面展布特征与其燕山期-喜山期的大构造背景相契合,佐证了古流体活动主要发生于该时期,其大气水下渗深度为1 400~4 100m,其中余庆、黄平-凯里、凯里-麻江等地区大气水下渗深度较小,是油气保存的相对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氧同位素 保存条件 古大气水下渗 黄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