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锦绣黄岩蟠龙洞古地下洞室群的科学发现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志法
胡维东
+3 位作者
张路青
曾庆利
郭改梅
高丙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22-327,共6页
位于浙江黄岩的蟠龙洞是古人采石后遗留下来的一座大型地下洞室群,目前已被开发为锦绣黄岩旅游区。实地量测表明,洞室群中的3号洞高达64.3m,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大型古地下工程的最高者。作者对该古地下工程数百年不倒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位于浙江黄岩的蟠龙洞是古人采石后遗留下来的一座大型地下洞室群,目前已被开发为锦绣黄岩旅游区。实地量测表明,洞室群中的3号洞高达64.3m,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大型古地下工程的最高者。作者对该古地下工程数百年不倒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发现了诸多蕴藏于其中的古代朴素科学思想和高超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
古地下洞室群
科学发现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长期抗拉强度估算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改梅
杨志法
+1 位作者
陶波
高丙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3-788,共6页
根据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的拉裂现象,利用Ansys建立与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初始及边界条件相符的模型,通过FLAC-3D计算获得拉裂缝所在单元垂直裂缝方向的拉应力范围,即0.037~0.469 MPa。由于顶板拉裂缝是经过长期变形而产生的,结合...
根据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的拉裂现象,利用Ansys建立与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初始及边界条件相符的模型,通过FLAC-3D计算获得拉裂缝所在单元垂直裂缝方向的拉应力范围,即0.037~0.469 MPa。由于顶板拉裂缝是经过长期变形而产生的,结合材料力学第一强度理论,该范围可以作为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围岩的长期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场
古地下洞室群
长期抗拉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岩柱的长期抗拉强度反演
被引量:
10
3
作者
郭改梅
杨志法
陶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49-453,共5页
在龙游县上畈村附近的牛场有一处由2个洞室组成的古地下洞室群。现场调查发现,在其中1号洞的岩柱1上出现了一条竖直的张开裂缝。据分析,这是上覆岩层对该岩柱施加过大荷载的结果,这一发现为本文研究岩体长期抗拉强度提供了条件。作者即...
在龙游县上畈村附近的牛场有一处由2个洞室组成的古地下洞室群。现场调查发现,在其中1号洞的岩柱1上出现了一条竖直的张开裂缝。据分析,这是上覆岩层对该岩柱施加过大荷载的结果,这一发现为本文研究岩体长期抗拉强度提供了条件。作者即以根据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内岩柱1的拉裂现象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大拉应力论来反演岩体的长期抗拉强度。这不仅对长期强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古工程保护方面也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下洞室群
长期抗拉强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的科学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丽慧
杨志法
岳中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4,共12页
作者近20年来在中国浙江省发现多处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包括3 000余个古洞室。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这些古洞室群中,既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跨度为92 m的天台县黑洞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又有最大高度为99 m的长屿硐天水云硐古地下...
作者近20年来在中国浙江省发现多处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包括3 000余个古洞室。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这些古洞室群中,既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跨度为92 m的天台县黑洞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又有最大高度为99 m的长屿硐天水云硐古地下采石场洞室,还有洞壁刻凿最为华丽的龙游石窟古地下洞室。这些洞室均具有共同的特点:始采于几百年-几千年,即均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它们又具有各自独特的结构:斜墙、鱼尾形柱托、斜顶、穹顶、肋形仰拱,洞间隔墙,洞间水平隔板等等。研究表明,这些独特的结构均对洞室的长期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这些古地下洞室群中还发现了古人高超的测量技术、开凿技术和防水技术等。这些保持了上千年稳定的无支护大跨度人工洞室群,对现代岩石力学有着诸多启示。然而,随着对这些洞室群的发现及旅游开发,各种破坏现象已经产生,严重威胁着这些古工程遗迹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也对如何开展大跨度人工洞室群的长期保护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
地下
工程
洞
室
群
长期稳定
现代岩石力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地质领域的3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此纪念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室60周年
被引量:
13
5
作者
杨志法
李丽慧
+1 位作者
黄北秀
孙亚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众所周知,工程地质学在国家工程建设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注意到近几年来工程地质界越来越重视岩石风化、古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别形成了有关岩石风化速度测试和评价、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工...
众所周知,工程地质学在国家工程建设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注意到近几年来工程地质界越来越重视岩石风化、古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别形成了有关岩石风化速度测试和评价、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及针对山地旅游地质灾害防治的山区旅游规划工程地质方法等3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风化速度
大型
古
地下
工程
洞
室
群
山地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绣黄岩蟠龙洞古地下洞室群的科学发现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志法
胡维东
张路青
曾庆利
郭改梅
高丙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台州黄岩石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90和40502027的资助
文摘
位于浙江黄岩的蟠龙洞是古人采石后遗留下来的一座大型地下洞室群,目前已被开发为锦绣黄岩旅游区。实地量测表明,洞室群中的3号洞高达64.3m,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大型古地下工程的最高者。作者对该古地下工程数百年不倒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发现了诸多蕴藏于其中的古代朴素科学思想和高超技术。
关键词
大型
古地下洞室群
科学发现
地质条件
Keywords
Large -scale ancient underground cave group, Geological geology, Quarrying, Pandlongdong
分类号
TD26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长期抗拉强度估算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改梅
杨志法
陶波
高丙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3-7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112)
文摘
根据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的拉裂现象,利用Ansys建立与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初始及边界条件相符的模型,通过FLAC-3D计算获得拉裂缝所在单元垂直裂缝方向的拉应力范围,即0.037~0.469 MPa。由于顶板拉裂缝是经过长期变形而产生的,结合材料力学第一强度理论,该范围可以作为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围岩的长期抗拉强度。
关键词
牛场
古地下洞室群
长期抗拉强度
数值模拟
Keywords
Niuchang ancient underground caverns
long-term tensile strength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岩柱的长期抗拉强度反演
被引量:
10
3
作者
郭改梅
杨志法
陶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49-45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0272112)
文摘
在龙游县上畈村附近的牛场有一处由2个洞室组成的古地下洞室群。现场调查发现,在其中1号洞的岩柱1上出现了一条竖直的张开裂缝。据分析,这是上覆岩层对该岩柱施加过大荷载的结果,这一发现为本文研究岩体长期抗拉强度提供了条件。作者即以根据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内岩柱1的拉裂现象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大拉应力论来反演岩体的长期抗拉强度。这不仅对长期强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古工程保护方面也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古地下洞室群
长期抗拉强度
反演
Keywords
Ancient underground caverns, Long- term tensile strength, Back analysis
分类号
TD264.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的科学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丽慧
杨志法
岳中琦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香港大学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321,41372322)资助
文摘
作者近20年来在中国浙江省发现多处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包括3 000余个古洞室。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这些古洞室群中,既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跨度为92 m的天台县黑洞大型古地下采石场洞室,又有最大高度为99 m的长屿硐天水云硐古地下采石场洞室,还有洞壁刻凿最为华丽的龙游石窟古地下洞室。这些洞室均具有共同的特点:始采于几百年-几千年,即均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它们又具有各自独特的结构:斜墙、鱼尾形柱托、斜顶、穹顶、肋形仰拱,洞间隔墙,洞间水平隔板等等。研究表明,这些独特的结构均对洞室的长期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这些古地下洞室群中还发现了古人高超的测量技术、开凿技术和防水技术等。这些保持了上千年稳定的无支护大跨度人工洞室群,对现代岩石力学有着诸多启示。然而,随着对这些洞室群的发现及旅游开发,各种破坏现象已经产生,严重威胁着这些古工程遗迹的稳定和安全,同时也对如何开展大跨度人工洞室群的长期保护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
关键词
古
地下
工程
洞
室
群
长期稳定
现代岩石力学
启示
Keywords
Ancient underground caverns
Long-term stability
Modern rock mechanics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TD872 [矿业工程—非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地质领域的3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此纪念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室60周年
被引量:
13
5
作者
杨志法
李丽慧
黄北秀
孙亚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衢州学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321
41372322
41602303)资助
文摘
众所周知,工程地质学在国家工程建设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注意到近几年来工程地质界越来越重视岩石风化、古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别形成了有关岩石风化速度测试和评价、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及针对山地旅游地质灾害防治的山区旅游规划工程地质方法等3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岩石风化速度
大型
古
地下
工程
洞
室
群
山地旅游
Keywords
Rock weathering velocity
Large ancient underground caverns
Mountain tourism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锦绣黄岩蟠龙洞古地下洞室群的科学发现及初步分析
杨志法
胡维东
张路青
曾庆利
郭改梅
高丙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浙江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1号洞顶板长期抗拉强度估算
郭改梅
杨志法
陶波
高丙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龙游牛场古地下洞室群岩柱的长期抗拉强度反演
郭改梅
杨志法
陶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浙江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的科学研究与启示
李丽慧
杨志法
岳中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工程地质领域的3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此纪念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室60周年
杨志法
李丽慧
黄北秀
孙亚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