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国维的“古史新证”与“古史辨运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长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在中国近代古史学上,“疑古派”与“考古派”虽然在研究目的与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二者之间的学术关联。作为“考古派”的开山大师,王国维向来对“疑古派”及“古史辨运动”持批评态度,主张“与其打倒什么,不如建... 在中国近代古史学上,“疑古派”与“考古派”虽然在研究目的与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二者之间的学术关联。作为“考古派”的开山大师,王国维向来对“疑古派”及“古史辨运动”持批评态度,主张“与其打倒什么,不如建立什么”。不过,心理事实不等于历史事实,其苦心孤诣取得的诸多考古研究成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汉代文字考》、《桐乡徐氏印谱序》等,均被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拿来”论证了自家的“疑古”之说。因此,王国维可被视为“古史辨运动”中无法忽视的一位“被动参与者”。这一学术事实的考定,可为相关学术研究工作提供若干思考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古史新证” 古史辨运动 中国近代古史 顾颉刚 钱玄同 杨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夫先路:梁启超与“古史辨运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长银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0-66,共7页
在一定意义上,梁启超应该被视为"古史辨运动"的导夫先路者之一。在"古史辨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古史辨运动"中的主要学说,还是共同讨论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甚至《古史辨》相关几册的编辑,均与梁... 在一定意义上,梁启超应该被视为"古史辨运动"的导夫先路者之一。在"古史辨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古史辨运动"中的主要学说,还是共同讨论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甚至《古史辨》相关几册的编辑,均与梁启超的相关撰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事实的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古史辨运动"的"学源"问题及20世纪20年代的梁启超在"新汉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顾颉刚 古史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长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7,共11页
清代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的学术关联,过往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持肯定意见,但语焉不详,还有部分学者基本不提,或持否定态度。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以顾颉刚、胡适、钱玄同、钱穆、张西堂、张寿林... 清代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的学术关联,过往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持肯定意见,但语焉不详,还有部分学者基本不提,或持否定态度。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以顾颉刚、胡适、钱玄同、钱穆、张西堂、张寿林、罗根泽、杨宽等为代表的"古史辨"学人,正是在接受以惠栋、戴震、范家相、赵翼、汪中、阮元等人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了"东周以上无史论""层累说""孔子与《易》无关""《说卦》三篇是后出之文""孔子未曾删《诗》""《诗经》所录全为乐歌""《老子》著作年代在孔子之后""神话演变分化说"等一系列较有学术价值的学说或论点,从而推动了"古史辨运动"在中国近代学坛的兴起与发展。因此,乾嘉考据学应该被视为"古史辨运动"的重要本土学术资源之一。而通过这一澄清工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挖掘这场运动的学术来源,还能够彰显乾嘉考据学在近代学术文化转型中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考据学 古史辨运动 中国近代学术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颉刚编辑《辨伪丛刊》与“古史辨”运动的展开
4
作者 陈娇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199,共8页
在与胡适和钱玄同的反复讨论中,顾颉刚明确提出,编辑《辨伪丛刊》,旨在汇集前人的辨伪成果,以为考辨古史的先导。1926年至1935年间,《辨伪丛刊》陆续出版《古今伪书考》、《四部正讹》等12种图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顾颉刚编辑《辨伪丛... 在与胡适和钱玄同的反复讨论中,顾颉刚明确提出,编辑《辨伪丛刊》,旨在汇集前人的辨伪成果,以为考辨古史的先导。1926年至1935年间,《辨伪丛刊》陆续出版《古今伪书考》、《四部正讹》等12种图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顾颉刚编辑《辨伪丛刊》,有意将之打造成为一个学术平台,以凝聚学术力量。《辨伪丛刊》的校点、辑录及相关讨论,为顾颉刚“层累说”的提出作了思想和资料的双重准备。顾颉刚编印《辨伪丛刊》不仅增强其疑古的胆识,而且供给其丰富的辨伪知识,还提升其古史考辨的见识,对其领导疑古辨伪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辨伪丛刊》的动议与编印,与《古史辨》前五册的出版几乎同步进行,前者辑录古人辨伪文字,后者汇集时人论辨文章,具有相互声援和古今融通的学术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古史辨”运动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伪丛刊》 古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史辨”运动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系
5
作者 王新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9-34,共6页
“古史辨”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遵循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上古史进行了科学、严谨地考辨。其成果不仅对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学史、民族学史、民俗民... “古史辨”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派的创始人顾颉刚遵循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上古史进行了科学、严谨地考辨。其成果不仅对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学史、民族学史、民俗民间文化史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科学方法。古史辨派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辨伪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辨伪,才能“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古史辨运动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荫浏先生古史辨伪观念初探
6
作者 聂建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共6页
杨荫浏先生是中国近当代一位著名的音乐史学家,其在中国音乐史方面的研究迈出了愚公移山式的坚实一步。本文运用对比、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杨荫浏先生著《中国音乐史纲》一书中的古史辨伪观念进行时代语境下的解读,并对《中国音乐史纲》... 杨荫浏先生是中国近当代一位著名的音乐史学家,其在中国音乐史方面的研究迈出了愚公移山式的坚实一步。本文运用对比、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杨荫浏先生著《中国音乐史纲》一书中的古史辨伪观念进行时代语境下的解读,并对《中国音乐史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的古史辨伪观念的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荫浏 《中国音乐史纲》 古史运动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年范文澜的学术与思想新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毅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8,97,共12页
今日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的范文澜,在转向拥抱唯物史观,并实际运用于其个人之学术研究之前,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本文试图从其早期著述,特别是大学授课讲义《诸子略义》一书着手,探讨范氏之学术转变与思想发端。范文澜对... 今日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的范文澜,在转向拥抱唯物史观,并实际运用于其个人之学术研究之前,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本文试图从其早期著述,特别是大学授课讲义《诸子略义》一书着手,探讨范氏之学术转变与思想发端。范文澜对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实为其前半生著述之枢纽。但是与此同时,其心灵由于外在现实政治的刺激,导致他深受无政府主义理想之影响,他的思想亦在急遽转向激进化的道路上前进。《诸子略义》与范文澜将近三十年后出版之《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相比,其中被重新阐述的孔子经过了一种“博物馆化”的历程,反映出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儒家文化遗产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澜 古史辨运动 无政府主义 博物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前驱国学健将——《钱玄同文集》序
8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61,共5页
八十年前,有一位三十二、三岁的中年人在四处奔波。他身材不高,戴着近视眼镜;夏天穿件竹布长衫,腋下夹一个黑皮包。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了高谈阔论的声音。他就是钱玄同。之所以四处奔波,是为了约稿,或跟友人讨论五四新文化运... 八十年前,有一位三十二、三岁的中年人在四处奔波。他身材不高,戴着近视眼镜;夏天穿件竹布长衫,腋下夹一个黑皮包。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响起了高谈阔论的声音。他就是钱玄同。之所以四处奔波,是为了约稿,或跟友人讨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在五四文学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文选》 五四时期 文学革命 章太炎 古史辨运动 顾颉刚 白话文 陈独秀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