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拉西瓦左坝肩大型古变形体形成演化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廖秋林
何晓东
+3 位作者
张玉东
李丽华
丁振明
杨文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25,共5页
拉西瓦水电站坝址论证阶段已查明,拟建坝址区内多个变形破裂体的潜在失稳严重危及着拉西瓦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安全运行,尤其是左坝肩ⅡB大型古变形破裂体已成为坝址变形体研究的关键问题。立足于大量的地面调查、多个平硐勘探与测试,本文...
拉西瓦水电站坝址论证阶段已查明,拟建坝址区内多个变形破裂体的潜在失稳严重危及着拉西瓦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安全运行,尤其是左坝肩ⅡB大型古变形破裂体已成为坝址变形体研究的关键问题。立足于大量的地面调查、多个平硐勘探与测试,本文首先介绍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变形破裂特征,并应用现场氡气探测裂缝深度等结果,界定了变形体的边界。其次,采用ESR方法对变形体内各典型裂缝进行了地质测年,分析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形成机制与形成演化过程,并探讨了该变形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裂缝都是在10万年以前形成,也证明了该变形体为一古变形体;在天然状态下ⅡB变形体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其表部和前缘有局部稳定性较差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瓦
古变形体
形成演化
氡气测试
地质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磨古倾倒变形体参数反分析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许晓逸
张贵科
+3 位作者
陈世壮
邓韶辉
王如宾
张海龙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岩土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对倾倒变形体稳定性的分析判断,野外原位监测数据作为反映倾倒变形体现场条件的重要信息,利用原位监测数据能有效地获得倾倒变形体岩土体参数.本文针对雅砻江两河口近坝库区磨古倾倒变形体,提出以海洋捕...
岩土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对倾倒变形体稳定性的分析判断,野外原位监测数据作为反映倾倒变形体现场条件的重要信息,利用原位监测数据能有效地获得倾倒变形体岩土体参数.本文针对雅砻江两河口近坝库区磨古倾倒变形体,提出以海洋捕猎者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反分析模型参数进行寻优,构建MPA-SVR岩土体参数反分析模型.以倾倒变形体现场安全监测数据为输入信息,反分析得到适用于两河口磨古倾倒变形体折断带的力学参数,其反分析结果可为变形体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数据基础.结果表明磨古倾倒变形体不同高程监测点具有相似的变形规律,变形速率发展趋势与水位变化趋势一致,变形累计值整体呈增长趋势,变形尚未完全收敛;随着分期蓄水进程的推进,倾倒变形体水动力作用特征明显,反分析得到的折断带力学参数逐渐降低,从第二阶段蓄水到第三阶段蓄水,折断带黏聚力下降3.68%,内摩擦角下降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A-SVR模型
磨
古
倾倒
变形体
力学参数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西瓦左坝肩大型古变形体形成演化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廖秋林
何晓东
张玉东
李丽华
丁振明
杨文利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重点力学实验室
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丽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承德市公路工程管理处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25,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资助(2002CB412702)
文摘
拉西瓦水电站坝址论证阶段已查明,拟建坝址区内多个变形破裂体的潜在失稳严重危及着拉西瓦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安全运行,尤其是左坝肩ⅡB大型古变形破裂体已成为坝址变形体研究的关键问题。立足于大量的地面调查、多个平硐勘探与测试,本文首先介绍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变形破裂特征,并应用现场氡气探测裂缝深度等结果,界定了变形体的边界。其次,采用ESR方法对变形体内各典型裂缝进行了地质测年,分析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形成机制与形成演化过程,并探讨了该变形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裂缝都是在10万年以前形成,也证明了该变形体为一古变形体;在天然状态下ⅡB变形体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其表部和前缘有局部稳定性较差的部位。
关键词
拉西瓦
古变形体
形成演化
氡气测试
地质测年
Keywords
Laxiwa
ancient deformable body
evolution
radon gas monitoring
geologic dating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磨古倾倒变形体参数反分析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许晓逸
张贵科
陈世壮
邓韶辉
王如宾
张海龙
机构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9390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100)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000023-21XB0022)。
文摘
岩土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对倾倒变形体稳定性的分析判断,野外原位监测数据作为反映倾倒变形体现场条件的重要信息,利用原位监测数据能有效地获得倾倒变形体岩土体参数.本文针对雅砻江两河口近坝库区磨古倾倒变形体,提出以海洋捕猎者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反分析模型参数进行寻优,构建MPA-SVR岩土体参数反分析模型.以倾倒变形体现场安全监测数据为输入信息,反分析得到适用于两河口磨古倾倒变形体折断带的力学参数,其反分析结果可为变形体稳定性分析提供重要数据基础.结果表明磨古倾倒变形体不同高程监测点具有相似的变形规律,变形速率发展趋势与水位变化趋势一致,变形累计值整体呈增长趋势,变形尚未完全收敛;随着分期蓄水进程的推进,倾倒变形体水动力作用特征明显,反分析得到的折断带力学参数逐渐降低,从第二阶段蓄水到第三阶段蓄水,折断带黏聚力下降3.68%,内摩擦角下降1.98%.
关键词
MPA-SVR模型
磨
古
倾倒
变形体
力学参数
反分析
Keywords
MPA-SVR model
Mogu toppling deformed slope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erse analysis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拉西瓦左坝肩大型古变形体形成演化及其稳定性分析
廖秋林
何晓东
张玉东
李丽华
丁振明
杨文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磨古倾倒变形体参数反分析研究
许晓逸
张贵科
陈世壮
邓韶辉
王如宾
张海龙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