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光岩火山灰古剂量的两种计算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丁萍 熊正烨 +3 位作者 王文华 李永强 唐强 黄存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根据热释光测量结果,用敏化修正方法计算了湖光岩玛珥湖周围岩洞内的火山灰的古剂量。用330℃附近的热释光峰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75.3±4.8)Gy,但取400℃附近的热释光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115±8)Gy。建立物理... 根据热释光测量结果,用敏化修正方法计算了湖光岩玛珥湖周围岩洞内的火山灰的古剂量。用330℃附近的热释光峰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75.3±4.8)Gy,但取400℃附近的热释光作为剂量响应计算出的结果为(115±8)Gy。建立物理模型分析了这两种结果不同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湖光玛珥湖 古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器古剂量线性回归方法和误差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龚玉武 吴婧玮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9,共6页
陶器古剂量P包含等效剂量Q和超线性修正I两个部分,为了提高古剂量测量的准确性,正确地计算古剂量的测量误差,本工作测试了10个古陶片样品,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等效剂量Q和超线性修正I,并对不同的古剂量计算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和评估。研... 陶器古剂量P包含等效剂量Q和超线性修正I两个部分,为了提高古剂量测量的准确性,正确地计算古剂量的测量误差,本工作测试了10个古陶片样品,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等效剂量Q和超线性修正I,并对不同的古剂量计算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线性回归方法(包括归平法和平归法)计算陶器古剂量的准确性优于目前采用的常规法;通过几种不同方法的误差比较和分析,归平法所得误差较其它方法更严谨、合理。该研究在提高古剂量测量的准确性和正确计算古剂量的测量误差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古剂量的测量更加合理,符合数理统计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剂量 线性回归 等效剂量 超线性修正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光年代方法在地热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全亚荣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95-101,共7页
采用改进的热释光(TL)年代方法对日本若干地热区的地表变质岩作TL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的天然TL强度,在高地热活动区小于100mGy/g,在中、低地热活动区为几十到几百mGy/g,在非地热活动区则在一大范围... 采用改进的热释光(TL)年代方法对日本若干地热区的地表变质岩作TL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的天然TL强度,在高地热活动区小于100mGy/g,在中、低地热活动区为几十到几百mGy/g,在非地热活动区则在一大范围内变化:样品含石英时大于1000mGy/g,含方石英时则很小;与之相应的TL年龄分别为小于100,100~500和大于1000ka.总体上显示出地热活动性随变质年龄的增大而降低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剂量 剂量 TL强度 TL年龄 地热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长石矿物热释光测年预加热处理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尹功明 李盛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0-252,共3页
斜长石不同预加热处理条件的初步研究表明 ,斜长石矿物在热释光测量时 ,必须进行预加热处理 ,否则只能得到一个明显偏小的古剂量值。经在 50℃恒温中放置 30d以上和预加热(2 30℃ ,6 0s)处理后 ,可去除不稳定的热释光信号 ,获得较可靠... 斜长石不同预加热处理条件的初步研究表明 ,斜长石矿物在热释光测量时 ,必须进行预加热处理 ,否则只能得到一个明显偏小的古剂量值。经在 50℃恒温中放置 30d以上和预加热(2 30℃ ,6 0s)处理后 ,可去除不稳定的热释光信号 ,获得较可靠的古剂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测年 斜长石 预加热 古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热释光测年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夏君定 王德义 +4 位作者 陈建彬 胡富强 王白辰 季晓冬 周少华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50-65,190,共17页
应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前剂量激活法技术对采、征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大量陶瓷器样品中较典型的101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以及素烧瓷等样品的进行年代测定,分别得到了陶瓷器样品的烧制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采集于银沟遗址... 应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前剂量激活法技术对采、征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大量陶瓷器样品中较典型的101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以及素烧瓷等样品的进行年代测定,分别得到了陶瓷器样品的烧制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采集于银沟遗址的陶瓷样品年代在唐代、五代和宋代范围内,表明银沟遗址从唐代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五代与北宋应是烧制瓷器的鼎盛期。并对10件江西景德镇考古研究所提供的青白瓷样品进行了比对年代测定。得到采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的青白瓷样品的热释光年代明显高于江西景德镇考古所提供的青白瓷样品的年代。为该项目的圆满完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年代测定 剂量技术 饱和指数 古剂量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光测定年代
6
作者 AitkenM.J 周智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年第2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天然热释光 发光曲线 光测定 电离辐射 测定年代 古剂量 发光中心 放射性测量 沉积物 剂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