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仲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人口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欧洲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入、人口与资本之间关系的人口经济学说,并对古典经济学派人口经济学说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成分进行了... 人口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欧洲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入、人口与资本之间关系的人口经济学说,并对古典经济学派人口经济学说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成分进行了简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派 人口与财富 人口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经济学派“经济人”的演变逻辑:近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瑾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1-38,共8页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支柱。"经济人"假说除具有经济学研究上的方法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人性的主流认识,进而影响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伦理视角。因此,"经济人"假...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支柱。"经济人"假说除具有经济学研究上的方法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人性的主流认识,进而影响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伦理视角。因此,"经济人"假说折射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市场经济下人们经济活动的伦理态度和伦理导向。古典经济学派是这一假说的开创者,也是主要的发展者。他们在"经济人"认识态度上的变化反映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伦理观念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派 经济人”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古典经济学派对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的认识
3
作者 隆江 《经济科学》 1986年第5期39-42,共4页
古典经济学派,是否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对此,经济学界一般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然而,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客观历史事实和马克思本人的评价呢?我认为,对上述观点仍有重新讨论的必要。配弟在重商主义仍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古典经济学派,是否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对此,经济学界一般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然而,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客观历史事实和马克思本人的评价呢?我认为,对上述观点仍有重新讨论的必要。配弟在重商主义仍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最早把经济理论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提出了朴素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配第在他的著名命题——'劳动是财富之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派 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 二重性理论 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 生产商 李嘉图 创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4
作者 陈振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来源。正确认识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是关系到正确理解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以及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问题。然而在相当长的期间内,有些经济学说史教科书和论... 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来源。正确认识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是关系到正确理解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以及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问题。然而在相当长的期间内,有些经济学说史教科书和论著却流行着对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不少误解,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古典 英国古典经济学 正确认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 生产价值 公平价格 抽象劳动 古典经济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剩余、分工演进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帆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视作是一个劳动剩余逐渐消减的过程,但是人们对于劳动剩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劳动剩余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则从劳动分...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视作是一个劳动剩余逐渐消减的过程,但是人们对于劳动剩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劳动剩余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则从劳动分工的角度出发将劳动剩余视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我们利用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提出了有关劳动剩余经济的几个命题,揭示了劳动剩余对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的两种均衡,解释了其决定性的因素是交易效率和对土地的依附程度。我国改革以来的经济格局在一定意义上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剩余 分工演进 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 劳动分工 交易效率 土地 中国 劳动剩余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6
作者 邱崇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16,共2页
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经济学中争论已久的问题之一,从古典经济学派到现代的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许多经济学家都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观点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可以用增加货币供应的办法来推动产出的增长... 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经济学中争论已久的问题之一,从古典经济学派到现代的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许多经济学家都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观点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可以用增加货币供应的办法来推动产出的增长,近几年国内也有不少同志赞同此观点。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主义 货币供应量 凯恩斯学 理论与实践 实际收益率 货币资金 古典经济学派 约束条件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渊源看建立经济哲学的必要性
7
作者 彭正穗 黄卓炎 +1 位作者 李格非 朱书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66-71,共6页
经济哲学虽说是理论园地的一块待垦的处女地,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类理性思维和社会经济实践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在古代,它犹如一块璞玉浑金蕴含在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咨智博大的思想体系中;在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哲学虽说是理论园地的一块待垦的处女地,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类理性思维和社会经济实践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在古代,它犹如一块璞玉浑金蕴含在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咨智博大的思想体系中;在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颖而出,古典经济学派的大师们并没有忘记导引了经济学诞生的哲学世界观的作用,而是紧紧地以当时颇为流行的英法唯物主义作为自己著书立说的方法论基础,重农学派更是认同归宗首次自封为“经济哲学者”,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则以其卓著盖世的贡献——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而闻名于世,从而使哲学与经济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考察和分析经济哲学这一生发的历史,对于今天我们理解建立经济哲学这一学科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渊源 古希腊罗马哲学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古典经济学派 剩余价值学说 哲学世界观 理性思维 方法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评述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光勇 曾珠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5,共5页
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可以从新古典经济学、制度主义学派、新保守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保险制度的研究和批评入手分析得出。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各自不同的路径及其原因。
关键词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古典经济学派 制度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栏导语:土地政策:公共政策研究亟待加强的领域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春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依托,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土地政策是关系国运盛衰的根本大计.早在18世纪,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就提出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即“财富...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依托,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土地政策是关系国运盛衰的根本大计.早在18世纪,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就提出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即“财富之母”(谢思全、王蒙,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公共政策研究 导语 专栏 古典经济学派 基础性制度 土地制度 18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企业边界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惠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企业 边界理论 中国 古典经济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与共建、共享的实在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四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0,共2页
发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内容和价值现的核心以来,一直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和理解有偏差的状况.以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不同观点的讨论乃至争论。所到之处,大体上都反映出对马克思有关商品价值二... 发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内容和价值现的核心以来,一直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和理解有偏差的状况.以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不同观点的讨论乃至争论。所到之处,大体上都反映出对马克思有关商品价值二重性、主要是劳动二重性论述的误解和曲解。比如,劳动价值论除作为经济学范畴之外,是否还属于哲学范畴以及怎样把握其哲学的深刻底蕴;劳动价值论作为哲学范畴与“人”的哲学是什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劳动价值论 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在性 共享 古典经济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与贸易关系实证分析与国际管理的协调
12
作者 梁艳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5,共5页
一、一道无解的题汇率与贸易关系的研究和争论由来已久,从理论上看,由于前提条件和理论假设不同,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学派以及新古典学派观点和看法各不相同,迄今各学派并没有形成理论共识。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侧重... 一、一道无解的题汇率与贸易关系的研究和争论由来已久,从理论上看,由于前提条件和理论假设不同,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学派以及新古典学派观点和看法各不相同,迄今各学派并没有形成理论共识。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侧重实体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影响,而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则强调货币因素对汇率决定和变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理论 贸易关系 国际管理 实证分析 古典经济学派 凯恩斯主义 协调 古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及比较分析
13
作者 徐向艺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60-63,共4页
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及比较分析徐向艺经济理论分析离不开若干假定条件。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是企业制度分析逻辑性展开的基本前提,也是实践中的不同企业制度比较的逻辑起点。一、“经济人”假定与自由企业制度在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中,... 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及比较分析徐向艺经济理论分析离不开若干假定条件。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是企业制度分析逻辑性展开的基本前提,也是实践中的不同企业制度比较的逻辑起点。一、“经济人”假定与自由企业制度在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中,经济学家对企业(厂商)的分析是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企业制度 比较分析 理论假定 交易费用 替代市场 经济 新自由主义 小宫隆太郎 古典经济学派 亚当·斯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制度改革
14
作者 薛峰 《征信》 1994年第4期10-15,共6页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就中国的利率制度现状而言,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 (一)合理的利率水平没有解决,难以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 西方古典经济学派欧文·费雪曾经把利率区分为名义利率和实...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就中国的利率制度现状而言,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 (一)合理的利率水平没有解决,难以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 西方古典经济学派欧文·费雪曾经把利率区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部分。实际利率是指由正常的经济活动所决定的利率,是人们预期价格不变时所要求的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 中央银行 古典经济学派 优惠利率 名义利率 市场均衡 利率结构 计划利率 国家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调控的决策选择
15
作者 杜书田 《工业技术经济》 1993年第6期1-4,共4页
我国经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突出的反映了宏观经济调控不尽人意。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宏观调控的理论及其操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原则以及如何调控做一点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宏观调... 我国经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突出的反映了宏观经济调控不尽人意。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宏观调控的理论及其操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原则以及如何调控做一点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些许选择。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必要性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肯定其必要性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自由市场经济不断发生经济危机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提供了反证。17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选择 自由市场经济 古典经济学派 存款准备率 经济实践 货币乘数 经济管理 社会商品购买力 货币供给 优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增值会计的思考
16
作者 张雪艳 《财会月刊》 1997年第8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增值会计 增值额 增值毛额 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增值净额 古典经济学派 增值表 外购商品 增值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表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志明 《财会月刊》 1997年第3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增值表 会计目标 偷漏增值税 企业增值 增值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债权人 净增值 生产经营 古典经济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特是不是复活重商主义
18
作者 朱曰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11-14,共4页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先驱。对他的经济思想的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他的理论是“复活重商主义,尤其是复活重商主义中那些民族的和保护贸易的成分。”这是一种...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是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先驱。对他的经济思想的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他的理论是“复活重商主义,尤其是复活重商主义中那些民族的和保护贸易的成分。”这是一种传统的看法。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对李斯特经济学说的一种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商主义 保护关税政策 资产阶级经济学 经济思想 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制度 弗里德里 历史学 古典经济学派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在人口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19
作者 朱曰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S1期46-54,共9页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规律,这是马克思对人口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马克思揭示这个理论以前,许多思想家都研究过人口现象。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把人口现象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他们有的是从政治立场出发,提出了种种为统治者需要的人口...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规律,这是马克思对人口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马克思揭示这个理论以前,许多思想家都研究过人口现象。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把人口现象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他们有的是从政治立场出发,提出了种种为统治者需要的人口辩护学说;有的是从宗教立场出发,把人口现象神秘化;有的把人看作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人口规律 生产关系 人口 生产力 古典经济学派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密著作中的“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真实价格”
20
作者 凤一鸣 《学术界》 1987年第3期68-71,共4页
陈岱孙教授在《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中指出: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概念,并实际上赋予二者以截然不同的含义。他的根据是:斯密先是说:“一个人占有某物... 陈岱孙教授在《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中指出: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概念,并实际上赋予二者以截然不同的含义。他的根据是:斯密先是说:“一个人占有某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国富论》上卷,第26页。下同,均只注页码)按他的理解,“在这里,劳动一词指的是‘购买或支配的劳动’。而‘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也就意味着‘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交换价值 劳动量 古典经济学派 马克思 商品价值 国民财富 国富论 等量劳动 名义价格 独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