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典目录学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建构
被引量:
4
1
作者
温庆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6,共7页
鲁迅据古典目录学建构《中国小说史略》,试图将古代小说纳入当时正统文化的范围内考察,致其探讨汉魏六朝小说时以《汉志》所载的小说观为主导,对唐及唐以降的小说的探讨则采用西方文艺理论视域下的小说观。鲁迅对《汉志》"街谈巷语...
鲁迅据古典目录学建构《中国小说史略》,试图将古代小说纳入当时正统文化的范围内考察,致其探讨汉魏六朝小说时以《汉志》所载的小说观为主导,对唐及唐以降的小说的探讨则采用西方文艺理论视域下的小说观。鲁迅对《汉志》"街谈巷语"以"自生于民间"的解读,试图调和中西"小说"观之间的冲突,这种做法是其承继传统的知识体系与预先做出的理论设定相冲突的典型。而古典目录学与进化论的相互交织,是鲁迅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与外来文化的艰难抉择中处于尴尬之态的反映,亦是其采取双重小说观的必然,致使体系建构多有相矛盾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略》
古典目录学
小说观
进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典目录学新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国强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9,共7页
中国古典目录学作为整体已然终结一个半世纪,当代目录学也有长足进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认识水平上,古典目录学之于我们都有明显的距离感,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客观地认识它的条件,冷静和审慎能使我们避免或减少失误.我们怀着对目录学历史...
中国古典目录学作为整体已然终结一个半世纪,当代目录学也有长足进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认识水平上,古典目录学之于我们都有明显的距离感,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客观地认识它的条件,冷静和审慎能使我们避免或减少失误.我们怀着对目录学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切关怀,既在历史的层次上不苛求古人,又在思想的层次上对之作严格的批评;一方面,我们对古典目录学内在的限制与受其影响到现在仍然呈现在目录学界的诸多混淆加以说明,另一方面,我们对其实际内容作出合理的批评之后才易不受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典目录学
当代
目录学
书目组织
目录学
理论
学术性
古典
书目
类例
中国
目录学
检索途径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开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1-235,共5页
本文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贡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它对当代目录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目录学
中国
古典目录学
源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者的关系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连宽
《图书馆论坛》
1984年第4期1-4,共4页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前人遗留下来的古籍,据估计不少于八万种。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如何鉴别优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实为当前文化界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前人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前人遗留下来的古籍,据估计不少于八万种。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如何鉴别优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实为当前文化界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前人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个部分,贡献很大。但对于此三者的关系,模糊不清,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古典目录学
古籍
汉书·艺文志
别录
文字
校雠学
宋本
异同
武英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学位论文分析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特色
5
作者
邱丽玟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者所累积的学术成果,以博、硕士学位论文最具代表性。该文蒐集台湾1949年至2008年选题与古典目录学相关的学位论文,经过整理与统计,归纳出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6项特点,希望能藉此了解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概况与发...
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者所累积的学术成果,以博、硕士学位论文最具代表性。该文蒐集台湾1949年至2008年选题与古典目录学相关的学位论文,经过整理与统计,归纳出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6项特点,希望能藉此了解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以提供未来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古典
文献学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乔好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4-90,共7页
【正】 中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目著作和杰出的目录学家,清代以来竟然在学术界占了显赫的地位,成为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尚所趋,使大批著名学者涉足于目录学研究的行列。但是,...
【正】 中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目著作和杰出的目录学家,清代以来竟然在学术界占了显赫的地位,成为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尚所趋,使大批著名学者涉足于目录学研究的行列。但是,以往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总结大多着眼于书目本身,较少讨论书目之所以产生和发展之故;大多注重于个别书目方法,而较少分析书目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多强调古典书目的利用,较少从目录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高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拟将中国古代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看作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联系的和整体的观点,对古代目录学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发展史
历史条件
余嘉锡
汉书·艺文志
学术界
中国
古典目录学
学术思想
别录
书目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承历史 探索发展——《中国目录学:理论、传统与发展》评荐
被引量:
2
7
作者
郑建明
王迎春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1,共3页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层出不穷。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
传承历史
传统
古典目录学
《别录》
《七略》
刘向
校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被引量:
4
8
作者
余庆蓉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1期8-13,共6页
在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刻,每一个站在那个转折点上的人总情不自禁地回首那走过的历程,从经验中再举步踏上未来的道路。打倒“四人帮”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新时期的十年中,目录学研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恢复、振新和发展...
在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刻,每一个站在那个转折点上的人总情不自禁地回首那走过的历程,从经验中再举步踏上未来的道路。打倒“四人帮”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新时期的十年中,目录学研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恢复、振新和发展的过程。许多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
理论研究
新时期
目录学
史
古代
目录学
书目工作
思考
专科
目录学
古典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0年代目录学史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如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8-19,21,共3页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目录学史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目录学
史
书目
研究进展
古典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评《目录学》
被引量:
2
10
作者
鲁海
《图书情报知识》
1987年第2期38-39,共2页
(一) 目录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立学科,我国高等学校从三十年代起就有不少院系开设了目录学的课程。但是,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目录学存在着“危机”,也有人提出“目录学理论危机”的问题。形成目录学危机感的原因有许多,我认为其...
(一) 目录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立学科,我国高等学校从三十年代起就有不少院系开设了目录学的课程。但是,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目录学存在着“危机”,也有人提出“目录学理论危机”的问题。形成目录学危机感的原因有许多,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近年来对目录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独立学科
书目工作
书目情报服务
现代
目录学
信息化社会
危机感
文献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目录学理论基础是哲学与信息科学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耀盛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2期12-14,共3页
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在于它有客观而坚实的科学基础,目录学也不例外。目录学的科学基础包括它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目录学的实践基础,是说它来源于目录活动实践,受目录实践的检验,并随着目录实践的产生、发展而萌芽、积累、形成...
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在于它有客观而坚实的科学基础,目录学也不例外。目录学的科学基础包括它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目录学的实践基础,是说它来源于目录活动实践,受目录实践的检验,并随着目录实践的产生、发展而萌芽、积累、形成和发展;还在于它是目录实践经验材料的概括总结和思维加工,在于它是目录实践本质规律的探索、揭示和表述。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是说它受指导于高层次的科学或称之为母体科学,为它提供认识论、逻辑思维和方法论,为它奠定认识基础、实践基础、应用基础、逻辑加工基础、概念基础、原理基础和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理论基础
信息科学
实践基础
目录
信息交流
科学基础
方法论
认识论
历史哲学
西方
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目录学文化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
6
12
作者
柯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录学文化研究是从目录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目录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路向。文章认为:目录学不仅仅是研究文化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揭示与报导文献信息的书目反映学术文化,其文献记录与开发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目录学文化研究是从目录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目录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路向。文章认为:目录学不仅仅是研究文化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揭示与报导文献信息的书目反映学术文化,其文献记录与开发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物化于文献这一特征,决定着目录学在文化结构中物质与制度层面传播、沟通的功能,实质是关于文献的文化现象。因此,现代目录学体系正在古典目录学的基础上随着文化的现代化而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研究
文化研究
学术文化
现代
目录学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发生
文化史
文献积累
书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中国目录学研究述略
被引量:
2
13
作者
彭斐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1-86,32,共7页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目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目录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十四个春秋。三十四年来,党和政府对发展书目工作非常重视,发布过一系列指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目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目录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十四个春秋。三十四年来,党和政府对发展书目工作非常重视,发布过一系列指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书目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录学研究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学研究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服务。出版物缴送本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全面地完备地进行出版物的书目登记提供了物质保证。国家书目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
史
目录学
研究
书目工作
目录学
家
古典目录学
发展进程
书目控制
推荐书目
吉林省图书馆
工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初探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李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86-91,共6页
佛法自两汉之际东进中国,所译佛经约达八千余卷之巨(参见《实用佛学辞典》序一),论佛之书更是无可计量,历代出现的佛经专科目录也至七十七部之多(见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篇》),但对经录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却屈指可数...
佛法自两汉之际东进中国,所译佛经约达八千余卷之巨(参见《实用佛学辞典》序一),论佛之书更是无可计量,历代出现的佛经专科目录也至七十七部之多(见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篇》),但对经录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却屈指可数。宋郑樵撰《通志·校仇略》,对目录的类例、著录和提要等多发前人之未发,成为目录学系统研究的开拓者;清章学诚著《校仇通义》,提出目录应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著名论断,于目录学多有创见。但是,这两位目录学大家都未涉及佛录,故有人叹道:“郑渔仲、章实斋治校雠之学,精思独辟,恨其于佛录未一涉览焉,否则其所发伪必更有进,可断言也。”(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文见《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五册,下简称《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录
目录学
家
专科
目录
考镜源流
章实斋
饮冰室合集
辨章学术
郑渔仲
综理众经
目录
古典目录学
浅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
15
作者
葛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6-156,共1页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一书序言中所强调的。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目录学
古典目录学
古籍整理与研究
古代
目录
普通
目录
传统文化研究
《七略》
《新唐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目录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张之洞的目录学
被引量:
1
16
作者
方衍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西汉的刘向、刘歆所撰写的《七略》,是古代第一部目录学的专著。在我国古典目录学上,刘氏父子是目录学界的先师,是他们开创了古代目录学的事业。自兹以后,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删《辑略》为六略,大体仍本刘氏。梁阮孝绪撰的《七录》...
西汉的刘向、刘歆所撰写的《七略》,是古代第一部目录学的专著。在我国古典目录学上,刘氏父子是目录学界的先师,是他们开创了古代目录学的事业。自兹以后,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删《辑略》为六略,大体仍本刘氏。梁阮孝绪撰的《七录》,是后来作《隋书经籍志》的范本,为私人著目之始。宋郑樵所撰的《通志·校仇略》、《通志·艺文略》,对目录学亦多发微,理论精深,内容精奥,影响如同刘氏。元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是著名的专科目录,其体例甚属详富。明焦竑撰的《国史经籍志》,其论说多有发人所未发,亦有精到的理论。清章学诚撰写的《校仇通义》及《文史通义》,对于目录学上的见解是刘,郑以来的第一个人,其影响之广,亦然。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宋《中兴馆图书目》以来,一部大典型的官修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理论
书目答问
古代
目录学
隋书经籍志
图书资料
目录学
家
汉书艺文志
古典目录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目录
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现代目录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被引量:
1
17
作者
吴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思维方式问题是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则是思维方式的集中表现。本文从探讨现代目录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入手,总结了现代目录学创新思维方式的纵横性、继承性、探索性特点,并对现代目录学表现在服务价值观念、独立价值观...
思维方式问题是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则是思维方式的集中表现。本文从探讨现代目录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入手,总结了现代目录学创新思维方式的纵横性、继承性、探索性特点,并对现代目录学表现在服务价值观念、独立价值观念、情报价值观念、开放价值观念等一套新型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了充分地阐述,以此说明现代文化孕育中的现代目录学的某些文化特征,反映出现代文化给现代目录学带来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目录学
思维方式
古典目录学
价值观念
目录学
研究
情报价值
现代文化
理论体系
创新思维方式
书目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目录学》学习导言
18
作者
彭斐章
《图书情报知识》
1986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录学是一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学科,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广大的文史学家和其它学科的学者从事目录学研究,广大学者、专家将目录学看作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清代学者王鸣盛说过:“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目录学是一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学科,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广大的文史学家和其它学科的学者从事目录学研究,广大学者、专家将目录学看作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清代学者王鸣盛说过:“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他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
清代学者
分类体系
书目工作
书目方法
读书治学
王鸣盛
余嘉锡
古典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校雠学与目录学的关系——兼与周连宽同志商榷
19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论坛》
1985年第1期22-25,共4页
校雠学同目录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主要的不同看法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古典目录学应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章学诚,他说:“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
校雠学同目录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主要的不同看法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古典目录学应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章学诚,他说:“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近人不得其说,而于古书有篇卷参差,叙例同异当考辨者,乃谓古人别有目录之学,真属诧闻!”(《章氏遗书外篇·信摭》)舆章学诚同时的全祖望也认为目录之学不过是有些人作为赚饭吃的一种手段,不能称之为一门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连宽
全祖望
清代学者
刘向
汉书·艺文志
文化典籍
学术界
目录学
家
古典目录学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浅论
被引量:
3
20
作者
胡露
周录祥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57-62,共6页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古典目录学名著。本文分析了《简目》的三个版本系统,指出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简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它在底本、参校本、校勘、标点及补遗、附录等方面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大大...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古典目录学名著。本文分析了《简目》的三个版本系统,指出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简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它在底本、参校本、校勘、标点及补遗、附录等方面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大大影响了其价值。且《简目》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回避的讹误。应该对《简目》进行订误并重新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简明
目录
》
学术价值
古典目录学
版本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典目录学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建构
被引量:
4
1
作者
温庆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ZD062)
文摘
鲁迅据古典目录学建构《中国小说史略》,试图将古代小说纳入当时正统文化的范围内考察,致其探讨汉魏六朝小说时以《汉志》所载的小说观为主导,对唐及唐以降的小说的探讨则采用西方文艺理论视域下的小说观。鲁迅对《汉志》"街谈巷语"以"自生于民间"的解读,试图调和中西"小说"观之间的冲突,这种做法是其承继传统的知识体系与预先做出的理论设定相冲突的典型。而古典目录学与进化论的相互交织,是鲁迅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与外来文化的艰难抉择中处于尴尬之态的反映,亦是其采取双重小说观的必然,致使体系建构多有相矛盾之处。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略》
古典目录学
小说观
进化论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典目录学新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国强
机构
郑州大学图书情报学系
出处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9,共7页
文摘
中国古典目录学作为整体已然终结一个半世纪,当代目录学也有长足进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认识水平上,古典目录学之于我们都有明显的距离感,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客观地认识它的条件,冷静和审慎能使我们避免或减少失误.我们怀着对目录学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切关怀,既在历史的层次上不苛求古人,又在思想的层次上对之作严格的批评;一方面,我们对古典目录学内在的限制与受其影响到现在仍然呈现在目录学界的诸多混淆加以说明,另一方面,我们对其实际内容作出合理的批评之后才易不受其影响.
关键词
中国
古典目录学
当代
目录学
书目组织
目录学
理论
学术性
古典
书目
类例
中国
目录学
检索途径
价值取向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开选
机构
山东大学图书馆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1-235,共5页
文摘
本文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贡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它对当代目录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目录学
中国
古典目录学
源流
发展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者的关系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连宽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4年第4期1-4,共4页
文摘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前人遗留下来的古籍,据估计不少于八万种。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如何鉴别优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实为当前文化界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前人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在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个部分,贡献很大。但对于此三者的关系,模糊不清,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刘向
古典目录学
古籍
汉书·艺文志
别录
文字
校雠学
宋本
异同
武英殿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学位论文分析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特色
5
作者
邱丽玟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出处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文摘
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者所累积的学术成果,以博、硕士学位论文最具代表性。该文蒐集台湾1949年至2008年选题与古典目录学相关的学位论文,经过整理与统计,归纳出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6项特点,希望能藉此了解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以提供未来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古典
文献学
研究综述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Bibliography
Chinese Classical Philology
Summary of Study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乔好勤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4-90,共7页
文摘
【正】 中国古典目录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目著作和杰出的目录学家,清代以来竟然在学术界占了显赫的地位,成为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尚所趋,使大批著名学者涉足于目录学研究的行列。但是,以往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总结大多着眼于书目本身,较少讨论书目之所以产生和发展之故;大多注重于个别书目方法,而较少分析书目工作的组织管理;大多强调古典书目的利用,较少从目录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高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拟将中国古代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看作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联系的和整体的观点,对古代目录学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发展史
历史条件
余嘉锡
汉书·艺文志
学术界
中国
古典目录学
学术思想
别录
书目工作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承历史 探索发展——《中国目录学:理论、传统与发展》评荐
被引量:
2
7
作者
郑建明
王迎春
机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1,共3页
文摘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层出不穷。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
传承历史
传统
古典目录学
《别录》
《七略》
刘向
校书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被引量:
4
8
作者
余庆蓉
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1期8-13,共6页
文摘
在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刻,每一个站在那个转折点上的人总情不自禁地回首那走过的历程,从经验中再举步踏上未来的道路。打倒“四人帮”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新时期的十年中,目录学研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恢复、振新和发展的过程。许多专家、学者。
关键词
传统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
理论研究
新时期
目录学
史
古代
目录学
书目工作
思考
专科
目录学
古典目录学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0年代目录学史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3
9
作者
刘如玲
机构
石油大学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8-19,21,共3页
文摘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目录学史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目录学
史
书目
研究进展
古典目录学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评《目录学》
被引量:
2
10
作者
鲁海
机构
青岛市图书馆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1987年第2期38-39,共2页
文摘
(一) 目录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立学科,我国高等学校从三十年代起就有不少院系开设了目录学的课程。但是,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目录学存在着“危机”,也有人提出“目录学理论危机”的问题。形成目录学危机感的原因有许多,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近年来对目录学的研究。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独立学科
书目工作
书目情报服务
现代
目录学
信息化社会
危机感
文献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
组织管理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目录学理论基础是哲学与信息科学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耀盛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科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2期12-14,共3页
文摘
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在于它有客观而坚实的科学基础,目录学也不例外。目录学的科学基础包括它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目录学的实践基础,是说它来源于目录活动实践,受目录实践的检验,并随着目录实践的产生、发展而萌芽、积累、形成和发展;还在于它是目录实践经验材料的概括总结和思维加工,在于它是目录实践本质规律的探索、揭示和表述。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是说它受指导于高层次的科学或称之为母体科学,为它提供认识论、逻辑思维和方法论,为它奠定认识基础、实践基础、应用基础、逻辑加工基础、概念基础、原理基础和方法基础。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理论基础
信息科学
实践基础
目录
信息交流
科学基础
方法论
认识论
历史哲学
西方
目录学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目录学文化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
6
12
作者
柯平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文摘
目录学文化研究是从目录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目录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路向。文章认为:目录学不仅仅是研究文化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揭示与报导文献信息的书目反映学术文化,其文献记录与开发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物化于文献这一特征,决定着目录学在文化结构中物质与制度层面传播、沟通的功能,实质是关于文献的文化现象。因此,现代目录学体系正在古典目录学的基础上随着文化的现代化而不断完善。
关键词
古典目录学
研究
文化研究
学术文化
现代
目录学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发生
文化史
文献积累
书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中国目录学研究述略
被引量:
2
13
作者
彭斐章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1-86,32,共7页
文摘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目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目录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十四个春秋。三十四年来,党和政府对发展书目工作非常重视,发布过一系列指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书目工作和目录学研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书目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录学研究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学研究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服务。出版物缴送本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全面地完备地进行出版物的书目登记提供了物质保证。国家书目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
史
目录学
研究
书目工作
目录学
家
古典目录学
发展进程
书目控制
推荐书目
吉林省图书馆
工作实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初探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李杰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86-91,共6页
文摘
佛法自两汉之际东进中国,所译佛经约达八千余卷之巨(参见《实用佛学辞典》序一),论佛之书更是无可计量,历代出现的佛经专科目录也至七十七部之多(见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篇》),但对经录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却屈指可数。宋郑樵撰《通志·校仇略》,对目录的类例、著录和提要等多发前人之未发,成为目录学系统研究的开拓者;清章学诚著《校仇通义》,提出目录应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著名论断,于目录学多有创见。但是,这两位目录学大家都未涉及佛录,故有人叹道:“郑渔仲、章实斋治校雠之学,精思独辟,恨其于佛录未一涉览焉,否则其所发伪必更有进,可断言也。”(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文见《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五册,下简称《位置》)
关键词
经录
目录学
家
专科
目录
考镜源流
章实斋
饮冰室合集
辨章学术
郑渔仲
综理众经
目录
古典目录学
浅说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
15
作者
葛蒙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6-156,共1页
文摘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一书序言中所强调的。然而,...
关键词
古籍
目录学
古典目录学
古籍整理与研究
古代
目录
普通
目录
传统文化研究
《七略》
《新唐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目录学
研究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张之洞的目录学
被引量:
1
16
作者
方衍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文摘
西汉的刘向、刘歆所撰写的《七略》,是古代第一部目录学的专著。在我国古典目录学上,刘氏父子是目录学界的先师,是他们开创了古代目录学的事业。自兹以后,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删《辑略》为六略,大体仍本刘氏。梁阮孝绪撰的《七录》,是后来作《隋书经籍志》的范本,为私人著目之始。宋郑樵所撰的《通志·校仇略》、《通志·艺文略》,对目录学亦多发微,理论精深,内容精奥,影响如同刘氏。元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是著名的专科目录,其体例甚属详富。明焦竑撰的《国史经籍志》,其论说多有发人所未发,亦有精到的理论。清章学诚撰写的《校仇通义》及《文史通义》,对于目录学上的见解是刘,郑以来的第一个人,其影响之广,亦然。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宋《中兴馆图书目》以来,一部大典型的官修目录。
关键词
目录学
理论
书目答问
古代
目录学
隋书经籍志
图书资料
目录学
家
汉书艺文志
古典目录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目录
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现代目录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被引量:
1
17
作者
吴平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文摘
思维方式问题是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则是思维方式的集中表现。本文从探讨现代目录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入手,总结了现代目录学创新思维方式的纵横性、继承性、探索性特点,并对现代目录学表现在服务价值观念、独立价值观念、情报价值观念、开放价值观念等一套新型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了充分地阐述,以此说明现代文化孕育中的现代目录学的某些文化特征,反映出现代文化给现代目录学带来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现代
目录学
思维方式
古典目录学
价值观念
目录学
研究
情报价值
现代文化
理论体系
创新思维方式
书目工作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目录学》学习导言
18
作者
彭斐章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1986年第3期39-42,共4页
文摘
目录学是一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学科,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广大的文史学家和其它学科的学者从事目录学研究,广大学者、专家将目录学看作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清代学者王鸣盛说过:“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他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关键词
西方
目录学
目录学
研究
清代学者
分类体系
书目工作
书目方法
读书治学
王鸣盛
余嘉锡
古典目录学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校雠学与目录学的关系——兼与周连宽同志商榷
19
作者
曾主陶
机构
湖南省社科院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5年第1期22-25,共4页
文摘
校雠学同目录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主要的不同看法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古典目录学应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章学诚,他说:“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近人不得其说,而于古书有篇卷参差,叙例同异当考辨者,乃谓古人别有目录之学,真属诧闻!”(《章氏遗书外篇·信摭》)舆章学诚同时的全祖望也认为目录之学不过是有些人作为赚饭吃的一种手段,不能称之为一门科学。
关键词
周连宽
全祖望
清代学者
刘向
汉书·艺文志
文化典籍
学术界
目录学
家
古典目录学
考辨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浅论
被引量:
3
20
作者
胡露
周录祥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57-62,共6页
文摘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古典目录学名著。本文分析了《简目》的三个版本系统,指出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简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它在底本、参校本、校勘、标点及补遗、附录等方面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大大影响了其价值。且《简目》本身也存在着不容回避的讹误。应该对《简目》进行订误并重新整理。
关键词
《四库全书简明
目录
》
学术价值
古典目录学
版本系统
中国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典目录学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建构
温庆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古典目录学新论
王国强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张开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者的关系
周连宽
《图书馆论坛》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学位论文分析台湾古典目录学研究的特色
邱丽玟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几个问题
乔好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传承历史 探索发展——《中国目录学:理论、传统与发展》评荐
郑建明
王迎春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余庆蓉
《图书馆论坛》
198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90年代目录学史研究的进展
刘如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简评《目录学》
鲁海
《图书情报知识》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目录学理论基础是哲学与信息科学
陈耀盛
《图书馆论坛》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目录学文化研究的思考
柯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中国目录学研究述略
彭斐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初探
李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
葛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略论张之洞的目录学
方衍
《学习与探索》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论现代目录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吴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目录学》学习导言
彭斐章
《图书情报知识》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试论校雠学与目录学的关系——兼与周连宽同志商榷
曾主陶
《图书馆论坛》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浅论
胡露
周录祥
《重庆社会科学》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