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政治哲学与《资本论》的当代激活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广旭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将研究视角从近代政治哲学转换到古典政治哲学,是拓展《资本论》政治哲学激活研究的一种路径。古希腊哲人关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为阐明《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开辟了新的空间。《资本论》将价值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引入现... 将研究视角从近代政治哲学转换到古典政治哲学,是拓展《资本论》政治哲学激活研究的一种路径。古希腊哲人关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为阐明《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开辟了新的空间。《资本论》将价值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引入现代经济形式分析,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政治哲学对于经济生活的政治和道德意义的理解,为重塑现代人的经济存在和政治存在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资本论》的政治哲学主题既不是悬置超越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绝对正义,也不是纠缠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分配正义,而是通过指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正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超越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塑造的“特殊正义”幻象,实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涵的“普遍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资本论》 经济 政治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忠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5,共8页
施特劳斯讲的政治哲学与罗尔斯讲的政治哲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哲学,就政治哲学在我国的建构而言,我们应追随罗尔斯而不应追随施特劳斯;追随罗尔斯只是就其讲的政治哲学的问题框架而言,而不是就其对问题本身的回答而言;对于政治哲学所涉... 施特劳斯讲的政治哲学与罗尔斯讲的政治哲学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哲学,就政治哲学在我国的建构而言,我们应追随罗尔斯而不应追随施特劳斯;追随罗尔斯只是就其讲的政治哲学的问题框架而言,而不是就其对问题本身的回答而言;对于政治哲学所涉及的问题,我们应从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特殊性出发,给出我们基于理性的创新性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现代政治哲学 问题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之争与古典政治哲学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兴凤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古今之争”本来是一个“文学”问题,但今人如何看待古人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荷马、智术师到近代的黑格尔,每一个时代都交待了自己对古人的看法。施特劳斯把“古今之争”的内涵从文体和语言转换到雅典与耶路撒冷,再转换到进步还是回... “古今之争”本来是一个“文学”问题,但今人如何看待古人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荷马、智术师到近代的黑格尔,每一个时代都交待了自己对古人的看法。施特劳斯把“古今之争”的内涵从文体和语言转换到雅典与耶路撒冷,再转换到进步还是回头的问题上,从而赋予该古老问题以古典政治哲学的内涵,使西方思想研究又多了一个可贵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之争 古典政治哲学 施特劳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认知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德先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4,共3页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渗透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是一项常论常需、常论常新的研究议题。近年来,伴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已从哲...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渗透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是一项常论常需、常论常新的研究议题。近年来,伴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热潮的兴起,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已从哲学领域中的理论问题,演变为新时期关涉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基本认知问题是各项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亦是学术争鸣的热点、焦点。因而,从政治学高端审视,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作简要理析,定位儒家政治哲学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流,强调民本主义执政哲学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精神支柱,实现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基本理路的科学把握,对于深化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和对其现代传承、发展的意义的追问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研究 基本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政治哲学视阀下的现代人权观之反思
5
作者 梁成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奠定于现代政治哲学之上的现代人权观,基本要义有三:人权的主体是个人;人权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公民权利;人权价值具有绝对的普遍性。然而,现代人权观正面临着挑战。基于古典政治哲学的反思,可以发现人权主体是个体与集体(国家是最大的集体... 奠定于现代政治哲学之上的现代人权观,基本要义有三:人权的主体是个人;人权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公民权利;人权价值具有绝对的普遍性。然而,现代人权观正面临着挑战。基于古典政治哲学的反思,可以发现人权主体是个体与集体(国家是最大的集体)的统一体,人权内容表现为标示着个人存在的公民权利与标示着集体存在的国家权力的统一体,人权价值具有绝对的地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现代人权观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正的政治:回答一种生活方式——古典政治哲学的复兴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俊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7-58,共2页
现代政治哲学因丧失盘诘何谓“真正的政治” ,导致现代性危机。古典政治哲学则是关切何谓“真正的政治” ,把回答什么是美好生活作为政治哲学的中心问题。古典政治哲学在现代西方的复兴 。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现代政治哲学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政治哲学与灵魂教育
7
作者 朱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灵魂教育是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问题,因为它是立邦之本,是立法者和治邦者必须考虑和重视的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不仅提出了灵魂不朽的理念,分析了灵魂的构成,并且探讨了灵魂教育的途径和意义。柏拉图犀利地批判诗、诗人... 灵魂教育是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问题,因为它是立邦之本,是立法者和治邦者必须考虑和重视的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不仅提出了灵魂不朽的理念,分析了灵魂的构成,并且探讨了灵魂教育的途径和意义。柏拉图犀利地批判诗、诗人以及模仿艺术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们污染了城邦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人要养成高贵的德性相当困难;这与当今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极其相似。生活环境对灵魂的浸润效应是通过人的模仿天性起作用,因此,给儿童和青年人提供高雅的模仿对象,让他们体验美好的事物,才能高贵他们的灵魂;这恰是当代自由教育倡导者们的良苦用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灵魂教育 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典哲学的“哲人王”观念——“乌托邦”辨谬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志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6,共5页
古典政治哲学所谓的"哲人王"观念只是一种理论预设,其目的在于批判人间"理想国"、为现实政治寻找理论"范式"、指导尘世国度的统治者以及为现实政治寻找超越性的神圣依据。古典政治哲学以知识论、人性论... 古典政治哲学所谓的"哲人王"观念只是一种理论预设,其目的在于批判人间"理想国"、为现实政治寻找理论"范式"、指导尘世国度的统治者以及为现实政治寻找超越性的神圣依据。古典政治哲学以知识论、人性论、神义论和形上学为基础,是要达到德性、幸福和教化的目标,并在对传统的维护中,切实地关注现实,这种关注当然也是有范式为指引的。这就是哲人王之类的"范式"被误认为"理想",而其始作俑者被错误地标为"乌托邦"鼻祖的原因,但实际上古典政治哲学是反对乌托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哲人王 乌托邦 阿尔法拉比 西塞罗 柏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贯古今:哈维·曼斯菲尔德政治哲学理念探析
9
作者 朱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2,189,共9页
作为当代美国著名的保守主义思想家和施特劳斯主义者,哈佛大学教授哈维·曼斯菲尔德对诸多宏大的政治哲学论题及经典政治思想家皆有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套学理宏富、脉络清晰的政治哲学体系。曼斯菲尔德的政治哲学理念有... 作为当代美国著名的保守主义思想家和施特劳斯主义者,哈佛大学教授哈维·曼斯菲尔德对诸多宏大的政治哲学论题及经典政治思想家皆有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套学理宏富、脉络清晰的政治哲学体系。曼斯菲尔德的政治哲学理念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支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的引导;悠远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熏陶;美国自身独特政治文化传统的启发。曼斯菲尔德认为,政治哲学有其独特的意蕴和价值,既应当关注"自然正当"这样的超验性命题,具有鲜明的古典导向,同时须兼顾对政治实践的引领与匡扶,二者和谐共存,义理与制度并重。在这种政治哲学理念的引领下,曼斯菲尔德尝试对如下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和意蕴;政治哲学对当下社会的经世致用价值;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选择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奥·施特劳斯 古典政治哲学 现代政治科学 美国政治文化传统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裕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2,共6页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经历了一场转变,哲学研究从对宇宙自然的关注转变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这个时期城邦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化的结果是“公共领域”的兴起。“公共领域”是希腊人展开政治论辩的场所,哲学涉入“公共领域”产生...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经历了一场转变,哲学研究从对宇宙自然的关注转变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这个时期城邦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化的结果是“公共领域”的兴起。“公共领域”是希腊人展开政治论辩的场所,哲学涉入“公共领域”产生了所谓“哲学的公共表达问题”。这个背景之下,哲学的发展受到了城邦政治实践的制约,哲学涉入“公共领域”的过程就是哲学自我辩护与自我确证的过程。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这场哲学转变的性质和方向。希腊哲学的这场转变不是历史上一度存在的事件,而是一直伴随着哲学思想成长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哲学 古典政治哲学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之洞为什么排斥“哲学”?——以晚清学制改革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王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0,共6页
在张之洞看来,哲学(西方哲学、佛教)具有否定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的作用,所以极力反对哲学。在古典政治哲学看来,哲学作为追求智慧的纯粹知性活动,对于任何政治社会都必然是危险的、颠覆性的。经学是中国这一特殊政治共同体得以形成和存... 在张之洞看来,哲学(西方哲学、佛教)具有否定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的作用,所以极力反对哲学。在古典政治哲学看来,哲学作为追求智慧的纯粹知性活动,对于任何政治社会都必然是危险的、颠覆性的。经学是中国这一特殊政治共同体得以形成和存在的根基。哲学在摧毁经学的同时,也摧毁了中国这一特殊政治共同体存在的根基。张之洞作为政治家,从秩序存立根基的角度反对哲学。它反映出张之洞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哲学与政治之间紧张关系的深刻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哲学 经学 政治 古典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贵的谎言”看哲人与城邦的关系——以柏拉图《理想国》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志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柏拉图在讨论“正义”和“理想国”时 ,专门离题去讨论“谎言”,并认为有三种谎言 ,即真正的谎言、言辞中的谎言和高贵的谎言。高贵的谎言旨在利人利己 ,但因其微妙而利害参半 ,故需特别小心。在柏拉图看来 ,“高贵的谎言”之所以是正当... 柏拉图在讨论“正义”和“理想国”时 ,专门离题去讨论“谎言”,并认为有三种谎言 ,即真正的谎言、言辞中的谎言和高贵的谎言。高贵的谎言旨在利人利己 ,但因其微妙而利害参半 ,故需特别小心。在柏拉图看来 ,“高贵的谎言”之所以是正当的 ,就在于城邦与哲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冲突 :哲人与城邦趣味相异 ,而且哲人的彻底性或“神圣的疯狂”对城邦也有潜在的危害 ,如何充分利用哲学的教化功能 ,而又不至于为哲学的疯狂所伤害 ,就是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的主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人 城邦 柏拉图 《理想国》 古典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香兰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4,共4页
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是培育人类优异的心灵,赠予人以美好经历的教育,它以古典政治哲学为基础,以引导人追求善的生活为目标,以创建真正的民主社会为政治诉求。其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当今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关键词 施特劳斯 自由教育 古典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权利与诸神之争——评施特劳斯对韦伯的批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明 苏婉儿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中,施特劳斯对韦伯社会学思想深层中隐藏的终极价值冲突展开了剖析和批判。在施特劳斯看来,韦伯只是体验到了所谓终极价值冲突,并没有意识到冲突的性质。哲学只能依赖于信仰,小心翼翼地将作为根基的决断设置为"... 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中,施特劳斯对韦伯社会学思想深层中隐藏的终极价值冲突展开了剖析和批判。在施特劳斯看来,韦伯只是体验到了所谓终极价值冲突,并没有意识到冲突的性质。哲学只能依赖于信仰,小心翼翼地将作为根基的决断设置为"正当的",冲突的解决方式即古典政治哲学中探寻"自然权利"的方式,这是在政治体的信仰界限中有局限的理性的运用。施特劳斯批判韦伯的意图在于,扭转现代政治哲学对这一界限的僭越,寻回政治的根本价值,从而克服价值虚无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神之争 古典政治哲学 自然权利 施特劳斯 韦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罗多德的教诲——《原史》笔记
15
作者 林国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102,共7页
政体分类理论是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但是对它的讨论并不限于政治哲学家,古代诗人和史家也都把它当作自己的问题。"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经典史撰第三卷第79-83节记述了一场著名的对话,其主题就是比较三种政体(君主政体、... 政体分类理论是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但是对它的讨论并不限于政治哲学家,古代诗人和史家也都把它当作自己的问题。"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经典史撰第三卷第79-83节记述了一场著名的对话,其主题就是比较三种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优劣。这段辩论被后世学界一直当作政体分类理论最早的"客观研究"。本文通过精读这段历史文本,指出希罗多德的研究也许并非客观,而且也不必客观,因为他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意图和教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体分类 古典政治哲学 希罗多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关于历史主义之争
16
作者 熊翔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74,共6页
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间的争论被施特劳斯定位为"古今之争"。这次争论源起于二者之间的"三封通信",并以历史主义为争论的核心焦点。通过这次争论,施特劳斯最终试图复归古典政治哲学,并以此来克服由历史主义所带来... 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间的争论被施特劳斯定位为"古今之争"。这次争论源起于二者之间的"三封通信",并以历史主义为争论的核心焦点。通过这次争论,施特劳斯最终试图复归古典政治哲学,并以此来克服由历史主义所带来的现代性危机,从而走出"世界的黑夜"。本文试图重新回到这场争论,探究其缘起、维度与理论归宿,挖掘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特劳斯 伽达默尔 三封通信 历史主义 古典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