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似是故人来:鲁迅、胡适古典小说研究关系考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真 王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70,共13页
鲁迅、胡适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两座里程碑,共同奠定了古典小说研究的基石,树立了古典小说研究的典范。古典小说研究是鲁迅、胡适交往的主要交集,其交往频密度与他们在该领域投入研究精力的程度成正比。鲁迅、胡适的古典小说研究... 鲁迅、胡适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两座里程碑,共同奠定了古典小说研究的基石,树立了古典小说研究的典范。古典小说研究是鲁迅、胡适交往的主要交集,其交往频密度与他们在该领域投入研究精力的程度成正比。鲁迅、胡适的古典小说研究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形成“局部互补”的关系,即他们的互动集中在胡适所谓“旧小说”,而非整个古典小说,未涉鲁迅所谓“古小说”;在“古小说”研究领域,鲁迅是孤军深入、独树一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胡适 古典小说研究 局部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都市文化的观照——法国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评述
2
作者 钱林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1-169,共9页
当代法国知名汉学家雷威安教授,在他长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悉心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起源于口头叙述艺术的中国小说,具有“无可否认的城市特性”,以城市为“摇篮”,“在一切文化现象中最具城市化。”也就是说,作为都市文... 当代法国知名汉学家雷威安教授,在他长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悉心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起源于口头叙述艺术的中国小说,具有“无可否认的城市特性”,以城市为“摇篮”,“在一切文化现象中最具城市化。”也就是说,作为都市文化的一种独特存在,中国白话小说,其勃兴与城市的产生、市民的文化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发展又与整个都市文化的繁荣(包括文人文化的发展)紧紧相联,而且它本身就是都市文明的一种真实而深刻的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都市文化 古典小说研究 法国 观照 城市化 中国小说 叙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古典小说研究中的几个薄弱点
3
作者 李忠昌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6期81-86,共6页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与小说创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散见于古典小说中的序、跋、评、批、注等,无不闪现前人对小说创作规律的真知灼见。这一传统性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自五四以来,虽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对古典小说的...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与小说创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散见于古典小说中的序、跋、评、批、注等,无不闪现前人对小说创作规律的真知灼见。这一传统性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自五四以来,虽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对古典小说的研究非但没有停止,而且还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鲁迅、胡适、郑振铎、阿英等大家,他们在小说史和名著的研究中,为我们留下了奠基式的宝贵遗产。建国后,在古典小说研究领域里,新人辈出,研究领域也随着研究队伍的扩大而日见拓宽,研究成果也令世人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小说研究 中国古典小说 小说创作 心理描写 五四以来 薄弱点 中国小说 小说 传统文化 建国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逊教授和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2-2,共1页
孙逊教授,1944年生,江苏丹阳人。1965年毕业于江苏师院中文系,毕业后于上海师大任教至今。现为上海师大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关键词 古典小说研究 红楼梦 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作家 中文系 中国古典小说 丹阳 师院 上海市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小说研究三十年概说
5
作者 许建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古典小说研究 马克思主义 新时期 小说生成 社会学批评 思维方式 庸俗社会学 民族风格 古代小说 政治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华与糟粕:中国古典小说接受的一个侧面——从出版与读者视角切入中国小说研究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大木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6,共2页
说到三十年前,恰好是我担任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手的那一年。那时,我和今西凯夫、西冈晴彦先生以及今天发表演讲的大蟓秀高先生,商议办一次小说研究者的合宿,他们说:“看来你有的是时间,不如你来做事务局的工作吧。”这大概可以说是... 说到三十年前,恰好是我担任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手的那一年。那时,我和今西凯夫、西冈晴彦先生以及今天发表演讲的大蟓秀高先生,商议办一次小说研究者的合宿,他们说:“看来你有的是时间,不如你来做事务局的工作吧。”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会最初的发起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古典小说研究 读者视角 出版 侧面 糟粕 精华 三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与非小说:中国古典小说新视域举隅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5,共4页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包括中国古典小说在内的学术研究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至今已三十多年时间,通过思想之解放、观念之转变与学术之开放,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其中新视域的拓展最引人...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包括中国古典小说在内的学术研究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至今已三十多年时间,通过思想之解放、观念之转变与学术之开放,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其中新视域的拓展最引人注目。这里仅就个人所知举隅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视域 古典小说研究 改革开放 学术研究 80年代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点与滥觞:中国古典小说文献三十年掠影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霖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反思求新过程中,从理论观念到思维方法,逐步完成了大转型。特别是在近三十年中,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是过去七八十年所不能比拟的。文献的整理与研...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反思求新过程中,从理论观念到思维方法,逐步完成了大转型。特别是在近三十年中,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是过去七八十年所不能比拟的。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是基础,也是显示全局工作盛衰的重要表征。其内容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 小说文献 范式转型 三十年 古典小说研究 专题讨论 热点透视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木之于森林:白话小说研究之范式
9
作者 大塚秀高 柯凌旭(翻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这次研讨会的发起人铃木阳一先生交给我的题目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如此大题,恕我菲才,无法在此向各位作全面概括地报告,现以白话小说研究为中心,将本人的研究向各位作一汇报。
关键词 古典小说研究 白话 范式 森林 30年回顾 发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富于个性的文学史观和学术品格的呈现——读唐富龄《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聊斋志异>纵横研究》
10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24-126,52,共4页
【正】 中国文言小说源远流长,而谈狐说鬼、体大思精、独标一帜、诙诡纵横的《聊斋志异》则代表了其最高成就。对于它的研究,起步很早,近年来更是蔚为大观,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其质量和数量都不宜低估。在这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唐富龄先生... 【正】 中国文言小说源远流长,而谈狐说鬼、体大思精、独标一帜、诙诡纵横的《聊斋志异》则代表了其最高成就。对于它的研究,起步很早,近年来更是蔚为大观,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其质量和数量都不宜低估。在这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唐富龄先生的《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聊斋志异】纵横研究》(以下简称《回归》)堪称引人注目的重大收获。它的若干具体结论固然值得重视,而它所呈现的富于个性的文学史观和学术品格至少同样具有启发意义。笔者拜读之余,感到这部力作对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对古典小说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 文学史观 学术品格 蒲松龄 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成果 古典小说研究 红楼梦 科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承恩:《西游记》著作权的发现——关于20世纪初小说考据学的省思之一
11
作者 潘承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百年轮回,有关上个世纪中国小说研究发轫期的回顾,在少数学者中引发了全盘推倒、一切由"我"重来的冲动。然而,以《西游记》著作权的发现为例,平静地省思可以发现,第一代小说研究巨擘的有关考据容有思虑欠周、方法未密、结论... 百年轮回,有关上个世纪中国小说研究发轫期的回顾,在少数学者中引发了全盘推倒、一切由"我"重来的冲动。然而,以《西游记》著作权的发现为例,平静地省思可以发现,第一代小说研究巨擘的有关考据容有思虑欠周、方法未密、结论欠当的地方,但他们将文本和文献结合,确立从文学审美角度去研究文学的原则,在梦呓、臆说为学复行大畅的今天仍然不失路向意义;他们从社会异文化的沦陷中将小说的审美属性抢救回来的良苦用心和功劳,不容后人简单抹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吴承恩 古典小说研究 省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小说的文化观照——评《明清小说与中国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古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在文学研究中,仅仅就某一对象谈某一对象,是很难把要谈的或该谈的问题真正谈清楚的,此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要把特定对象的内在意涵讲得深一些,悟得透一点,则有赖于研究者大胆跳出研究对象固有的樊篱,站到一个相对... 在文学研究中,仅仅就某一对象谈某一对象,是很难把要谈的或该谈的问题真正谈清楚的,此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要把特定对象的内在意涵讲得深一些,悟得透一点,则有赖于研究者大胆跳出研究对象固有的樊篱,站到一个相对超脱且极有意义的视点上。加以“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审视与探讨,就中获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科学效应。古典小说研究者吴圣昔先生,或许与我所见略同。近年来,他在坚持小说之内说小说的基础上,开始跳出原来的框框,即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学术制高点上,多方面揭示它对明清小说的影响、渗透和制约;同时深入剖析、归纳明清小说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观照 古典小说研究 文化特征 小说作品 研究 文化现象 中国文化史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澹安先生遗书捐赠给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3
作者 《文史哲》 1984年第3期63-63,共1页
最近,陆澹安先生的子女陆仁浩等同志将陆先生遗书全部捐赠给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陆澹安先生是我国有名的学者,解放前,多年从事教育和其他文化事业。解放后,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著述。陆先生治学态度严谨,方面很广,对金石文字、先秦经... 最近,陆澹安先生的子女陆仁浩等同志将陆先生遗书全部捐赠给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陆澹安先生是我国有名的学者,解放前,多年从事教育和其他文化事业。解放后,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著述。陆先生治学态度严谨,方面很广,对金石文字、先秦经予以及古典小说、戏曲、俗文学等方面都有深湛研究,著有《隶释隶续补正》、《汉碑通假异体释例》、《群经异诂》、《左诂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金石文字 通假 汉碑 释例 续补 隶释 山东大学 研究 古典小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历史教训
14
作者 陶诚 《求是学刊》 1988年第1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古典小说研究 明末清初 小说发展史 艺术成就 现代性爱 艺术构成 渊源关系 作品 主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辅仁论文《论隋唐演义之来源及其演变》论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利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所藏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论文,成为研究辅仁大学古代文学教育与研究水平的重要史料。黄叙伦的毕业论文《论隋唐演义之来源及其演变》,采用传统校勘方法,对《隋唐演义》的素材来源及其演变进行了详细探讨。此文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所藏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论文,成为研究辅仁大学古代文学教育与研究水平的重要史料。黄叙伦的毕业论文《论隋唐演义之来源及其演变》,采用传统校勘方法,对《隋唐演义》的素材来源及其演变进行了详细探讨。此文以鲁迅、孙楷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启隋唐系列小说专题研究之序幕。它所探讨的问题,所用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小说学术史价值。该文的发见,可以避免在某些问题上的重复研究。此外,从该文入手,亦可进一步了解其指导教师孙楷第的学术成果及影响,并以此管窥民国时期大学国文系的古典小说教育状况以及大学生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仁大学 毕业论文 隋唐演义 源流 孙楷第 古典小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与重构——读王汝梅著《金瓶梅探索》
16
作者 杨春忠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55-157,共3页
于新时期古典小说研究之中,《金瓶梅》研究可谓显学,一时间,论争纷起,论著如云。正是在“金学”研究有待深化、开拓之时,王汝梅先生的《金瓶梅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以下简称《探索》)集作者十几年的研究成果,适时而出,以... 于新时期古典小说研究之中,《金瓶梅》研究可谓显学,一时间,论争纷起,论著如云。正是在“金学”研究有待深化、开拓之时,王汝梅先生的《金瓶梅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以下简称《探索》)集作者十几年的研究成果,适时而出,以自身所独具的精思与真识,解读了《金瓶梅》,重构了《金瓶梅》的艺术世界,新人耳目。可以说,《探索》的出版,是“金学”研究领域一件值得称贺的事。新时期以来,王汝梅是较早涉足《金瓶梅》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搞过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同时又是两种版本《金瓶梅》的主要校点者。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诸如版本、作者、人物、主题、评点、续书现象甚至词语解读等方面的问题,王汝梅皆曾给予较早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祯本 古典小说研究 艺术世界 中国古典小说 版本系统 续书 启示意义 文化背景 词话本 宏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光辉教授《瞿佑全集校注》出版
17
作者 郭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浙江古籍出版社 校注 全集 瞿佑 教授 古典小说研究 2010年 副总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的历史文化观照——《金瓶梅新论》评介
18
作者 丛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回顾80年代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曾相继出现两次高潮,即“《红楼梦》热”与“《金瓶梅》热”。进入90年代,“红学”有所降温,而“金学”正方兴未艾。但“金学”研究同样也面临着“降温”的考验,诸如不严肃的主观推断、无价值的繁锁考证... 回顾80年代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曾相继出现两次高潮,即“《红楼梦》热”与“《金瓶梅》热”。进入90年代,“红学”有所降温,而“金学”正方兴未艾。但“金学”研究同样也面临着“降温”的考验,诸如不严肃的主观推断、无价值的繁锁考证。这种形势表明,古典小说研究,呼唤着科学的“红学”与“金学”。最近,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了李时人同志的学术新著《金瓶梅新论》(责任编辑雷群明),该书收集了作者自1983年以来发表的有关《金瓶梅》研究的一系列文章。从文章所囊括的内容看,凡时代背景、思想艺术、人物形象及作者、版本考证均有涉及,具有较强的整体性。通观整部著作,有两点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一是作者善于从思想流变、文化背景的角度,对纷繁复杂的作品作整体观照;二是作者对于考据的态度十分严谨,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使这部著作颇具学术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小说研究 作者 人物形象 文化背景 时代背景 有机结合 宏观与微观 红楼梦 版本考证 西门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