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对古典功利主义的批评:一场虚拟对话
1
作者
张继亮
黄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9,共6页
近来很多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和边沁一样是一位古典功利主义论者,这种论断实际上无法成立。从总体上看,马克思认为古典功利主义是一种为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辩护的保守性学说,但密尔式精致的古典功利主义论者则争辩说,古典功利主义是对资本...
近来很多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和边沁一样是一位古典功利主义论者,这种论断实际上无法成立。从总体上看,马克思认为古典功利主义是一种为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辩护的保守性学说,但密尔式精致的古典功利主义论者则争辩说,古典功利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提出尖锐批评的激进学说。针对密尔式精致的古典功利主义的这一回复,马克思则认为,精致古典功利主义的批评仍然只是立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对自身的批评,它实际上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之外去反思它自身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古典功利主义
利己
主义
功利
计算
资本
主义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三重批判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237,F0002,共11页
在正义理论中,为了证成“公平的正义”,罗尔斯自始至终都把功利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对手和批判对象。罗尔斯创造性地将功利主义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平均功利主义和有限功利主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与两个正义原则相对照,通过展现“公平...
在正义理论中,为了证成“公平的正义”,罗尔斯自始至终都把功利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对手和批判对象。罗尔斯创造性地将功利主义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平均功利主义和有限功利主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与两个正义原则相对照,通过展现“公平的正义”所具有的理论优势,完成对功利主义的全面批判。罗尔斯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功利主义批判的理论力量逐渐减弱,尤其是有限功利主义对“公平的正义”构成了难以消解的理论压力。“公平的正义”要想完全取代功利主义,必须寻求更加充分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的正义
古典功利主义
平均
功利主义
有限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己与利他均衡点的求索——解决斯密难题的罗尔斯方案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国清
潘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20,159,共13页
斯密难题是一个人性假说难题,展现了利己与利他难以调和的矛盾,预示着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道德困境,在理论上表现为理性经济人与理性道德人的不兼容性,在实践上表现为现代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与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并存的趋势。在伦理...
斯密难题是一个人性假说难题,展现了利己与利他难以调和的矛盾,预示着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道德困境,在理论上表现为理性经济人与理性道德人的不兼容性,在实践上表现为现代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与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并存的趋势。在伦理学上,斯密难题成为古典功利主义容易受到攻击的最大薄弱点。作为古典功利主义的有力批评者,罗尔斯以康德式道德主体性建构理论为前提,把对于利己和利他均衡点的寻求,转变成对于公平与效率互惠点的演算,描绘了一幅良序社会的美好蓝图,提出了解决斯密难题的最终方案。然而,罗尔斯并未充分解读斯密的道德哲学。斯密与古典功利主义的关系,斯密与罗尔斯的潜在关联,关乎解决斯密难题的不同方案。斯密主张不要轻易否定私有财产的正当性,充分肯定其在增进社会财富、解决贫困以及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充分阐释斯密难题,明晰利己与利他的分歧所在,评估罗尔斯解决斯密难题的方案,揭示均衡发展的可能性,将为解决当前社会基本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约翰·罗尔斯
古典功利主义
正义论
利己
利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启蒙及其转向——清末民初思想界对“西方经济学”的认知与阐发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捷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4期50-64,共15页
尽管中国也有“理财学”与“经世”思想,但是始终未有思想意义上的、整体看待经济系统的经济学。一百多年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入中国,在其观念冲击之下,伴随着政治和军事的巨变,几代中国学者试图以不同认...
尽管中国也有“理财学”与“经世”思想,但是始终未有思想意义上的、整体看待经济系统的经济学。一百多年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入中国,在其观念冲击之下,伴随着政治和军事的巨变,几代中国学者试图以不同认知结构和话语模式来迎接挑战,重构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不过,尽管尝试以西方经济学“启蒙”中国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焕章等人具体立场与路径却迥然不同。本文由此入手,尝试分析清末民初思想界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认知与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功利主义
公羊学
“新民”
翻译
启蒙
“以夏变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对古典功利主义的批评:一场虚拟对话
1
作者
张继亮
黄铄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13&ZD149)
文摘
近来很多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和边沁一样是一位古典功利主义论者,这种论断实际上无法成立。从总体上看,马克思认为古典功利主义是一种为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辩护的保守性学说,但密尔式精致的古典功利主义论者则争辩说,古典功利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提出尖锐批评的激进学说。针对密尔式精致的古典功利主义的这一回复,马克思则认为,精致古典功利主义的批评仍然只是立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对自身的批评,它实际上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之外去反思它自身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
古典功利主义
利己
主义
功利
计算
资本
主义
批判
分类号
B82-06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三重批判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立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
北京市哲学学会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3,237,F0002,共11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
文摘
在正义理论中,为了证成“公平的正义”,罗尔斯自始至终都把功利主义作为主要的理论对手和批判对象。罗尔斯创造性地将功利主义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平均功利主义和有限功利主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与两个正义原则相对照,通过展现“公平的正义”所具有的理论优势,完成对功利主义的全面批判。罗尔斯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功利主义批判的理论力量逐渐减弱,尤其是有限功利主义对“公平的正义”构成了难以消解的理论压力。“公平的正义”要想完全取代功利主义,必须寻求更加充分的理由。
关键词
公平的正义
古典功利主义
平均
功利主义
有限
功利主义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己与利他均衡点的求索——解决斯密难题的罗尔斯方案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国清
潘坤
机构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20,15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正义论》诠释与批评”(项目编号:17BZX013)
文摘
斯密难题是一个人性假说难题,展现了利己与利他难以调和的矛盾,预示着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道德困境,在理论上表现为理性经济人与理性道德人的不兼容性,在实践上表现为现代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与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并存的趋势。在伦理学上,斯密难题成为古典功利主义容易受到攻击的最大薄弱点。作为古典功利主义的有力批评者,罗尔斯以康德式道德主体性建构理论为前提,把对于利己和利他均衡点的寻求,转变成对于公平与效率互惠点的演算,描绘了一幅良序社会的美好蓝图,提出了解决斯密难题的最终方案。然而,罗尔斯并未充分解读斯密的道德哲学。斯密与古典功利主义的关系,斯密与罗尔斯的潜在关联,关乎解决斯密难题的不同方案。斯密主张不要轻易否定私有财产的正当性,充分肯定其在增进社会财富、解决贫困以及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充分阐释斯密难题,明晰利己与利他的分歧所在,评估罗尔斯解决斯密难题的方案,揭示均衡发展的可能性,将为解决当前社会基本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约翰·罗尔斯
古典功利主义
正义论
利己
利他
Keywords
Adam Smith
John Rawls
classic utilitarianism
A Theory of Justice
self-interest
altruism
分类号
B82-06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启蒙及其转向——清末民初思想界对“西方经济学”的认知与阐发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捷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4期50-64,共15页
文摘
尽管中国也有“理财学”与“经世”思想,但是始终未有思想意义上的、整体看待经济系统的经济学。一百多年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入中国,在其观念冲击之下,伴随着政治和军事的巨变,几代中国学者试图以不同认知结构和话语模式来迎接挑战,重构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不过,尽管尝试以西方经济学“启蒙”中国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焕章等人具体立场与路径却迥然不同。本文由此入手,尝试分析清末民初思想界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认知与阐发。
关键词
古典功利主义
公羊学
“新民”
翻译
启蒙
“以夏变夷”
分类号
F09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对古典功利主义的批评:一场虚拟对话
张继亮
黄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三重批判
王立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己与利他均衡点的求索——解决斯密难题的罗尔斯方案
张国清
潘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启蒙及其转向——清末民初思想界对“西方经济学”的认知与阐发
梁捷
《现代中文学刊》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