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佚书整理中的谶纬辑佚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杰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进行谶纬文献产生流传史、谶纬与经学的关系、谶纬与上古文化的关系、谶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佚书佚文 谶纬文献 整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黄帝形象及其生成语境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圣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黄帝形象,一是以道为本,又兼具法家色彩,从老庄的“虚无”转向了黄老的“务实”;二是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表现出一统天下的封建君主化特征;三是神性彻底消失,由此前的人神合一变成了纯粹的世俗...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中的黄帝形象,一是以道为本,又兼具法家色彩,从老庄的“虚无”转向了黄老的“务实”;二是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表现出一统天下的封建君主化特征;三是神性彻底消失,由此前的人神合一变成了纯粹的世俗之人。该书中的黄帝形象,是战国秦汉间“百家言黄帝”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在黄帝人文初祖形象发生发展的链条上,该书的贡献虽不及《史记》,但也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 黄帝形象 生成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佚书整理与谶纬辑佚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杰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 古籍佚文可分为今存书佚文和古佚书佚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应重视古佚书佚文的整理。对古佚书佚文中的谶纬文献进行整理,应包括确定主据本和参考本、缀合与剔重、核校原始出处、补充佚文、点校注译等工作程序。而对谶纬文献进行研究,则应注意谶纬文献产生流传史、谶纬与经学的关系、谶纬与上古文化的关系、谶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佚书佚文 谶纬文献 整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老思想初探——读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佚书《黄帝四经》 被引量:9
4
作者 余明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1-77,共7页
西汉初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思想史上一直没有能说清楚。对于它的性质、内容以及与诸子百家的关系问题,认识都很模糊。这些问题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所以探讨它很有意义。
关键词 古佚书 《黄帝四经》 “黄学” 黄老思想 西汉初期 马王堆 《经法》 汉墓 刑德 廷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的文化底蕴──读《云南古佚书钞》(增订本)
5
作者 李惠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古佚书 文化底蕴 云南地区 增订本 永昌郡 白古通记 哀牢国 神话传说 佚文 南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古佚书钞》中的李宓
6
作者 赵应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李宓是唐朝进攻南诏的天宝战争主将,战败而全军覆没。本文对《三迤随笔》、《叶榆稗史》和《淮城夜语》三部明代笔记小品残篇中关于李宓的记载作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大理古佚书钞》 李宓 唐朝 将军 天宝战争 《三迤随笔》 《叶榆稗史》 《淮城夜语》 笔记小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释文校补(选录)
7
作者 徐洪火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86-92,共7页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古代帛书.在这些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一种在卷后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甲本;另一种在卷前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古代帛书.在这些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一种在卷后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甲本;另一种在卷前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乙本.帛书《老子》甲本连同卷后古佚书由文物出版社于一九七四年按原大影印出版,同时附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的释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帛书 老子 古佚书 校补 文号 整理 可补 概念 阀位 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雀山汉简齐国法律考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九龙 《史学集刊》 1984年第4期14-20,共7页
银雀山汉简内容丰富,包括多种先秦古籍。除了今天仍有传世本的《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和《晏子》之外,还有数量相当大的古佚书,《孙膑兵法》和《守法守令十三篇》即其中的两种。这些古佚书为我们提供了早已失传的史实,就此... 银雀山汉简内容丰富,包括多种先秦古籍。除了今天仍有传世本的《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和《晏子》之外,还有数量相当大的古佚书,《孙膑兵法》和《守法守令十三篇》即其中的两种。这些古佚书为我们提供了早已失传的史实,就此而言,其学术价值远在上述有传世本的古籍之上。本文试就《守法守令十三篇》的时代、国别和法律内容作一初步研究,以就教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雀山汉简 《孙子兵法》 考析 齐国 传世本 《尉缭子》 古佚书 《孙膑兵法》 《六韬》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孟五行说的再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魏启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2-87,共6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后有四种古佚书,其第一种为儒家《德行》篇。它对“仁、义、礼、智”四行、“仁、义、礼、智、信”五行的集中议论,吸引着人们再一次去思考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人言言殊,莫衷一是的问题,这就是荀子激烈批评...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后有四种古佚书,其第一种为儒家《德行》篇。它对“仁、义、礼、智”四行、“仁、义、礼、智、信”五行的集中议论,吸引着人们再一次去思考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人言言殊,莫衷一是的问题,这就是荀子激烈批评的思孟五行说究竟所指为何。 《荀子·非十二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说 思孟 中国古代思想史 马王堆汉墓帛书 《老子》 《德行》 再思考 荀子 古佚书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草虫》新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相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3-75,共3页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系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引有《诗经·召南·草虫》诗,与两千年来对《草虫》的解说很不相同。考之于《诗经》和《左传》,《古佚书》之说是可信的。先看《草虫》全诗: 喓喓草虫,趯...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系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引有《诗经·召南·草虫》诗,与两千年来对《草虫》的解说很不相同。考之于《诗经》和《左传》,《古佚书》之说是可信的。先看《草虫》全诗: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序》云;“《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的《诗集传》云:“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平王 《汝坟》 东周王室 忧心 洛邑 周南 言情诗 召南 古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帛书简牍中的通借字 被引量:26
11
作者 钱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44-48,共5页
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四千余枚;1973年,发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获得《老子》甲、乙本及《经法》等大量帛书;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又获得了有关秦律等竹简一千余枚。这些帛书简牍共... 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四千余枚;1973年,发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获得《老子》甲、乙本及《经法》等大量帛书;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又获得了有关秦律等竹简一千余枚。这些帛书简牍共有几十万字,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秦汉之际 先秦古籍 马王堆汉墓 古代政治 银雀山竹简 通借字 古佚书 孙膑兵法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老子徐氏经说》
12
作者 罗尚贤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33-42,共10页
论《老子徐氏经说》罗尚贤(一)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即是《老子徐氏经说》1973年在长沙马王难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被称为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者,抄在一幅大帛上,折叠后放在一漆奁内。此帛书分六篇,每篇末尾... 论《老子徐氏经说》罗尚贤(一)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即是《老子徐氏经说》1973年在长沙马王难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被称为帛书《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者,抄在一幅大帛上,折叠后放在一漆奁内。此帛书分六篇,每篇末尾,注明篇名和字数,六篇的次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老子》 《黄帝四经》 《汉书·艺文志》 《经法》 “黄学” 经说 黄老思想 三层意义 古佚书 始制有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法》等篇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3
作者 方克 《学术论坛》 1982年第4期22-25,32,共5页
法家—翼——黄老学派的著作《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种古佚书,一九七三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系属于《老子》乙种本卷前的珍贵帛书,共一万一千余字。据专家考证,这四种佚书,就是《汉书·艺文志》里的... 法家—翼——黄老学派的著作《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种古佚书,一九七三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系属于《老子》乙种本卷前的珍贵帛书,共一万一千余字。据专家考证,这四种佚书,就是《汉书·艺文志》里的《黄帝四经》。它与《老子》写在一起,而且居于《老子》之前,无疑是黄老学派的经典著作、属于法家的一翼。我们说《经法》等四篇古佚书是标榜黄老的法家之言,最有力的证据在于这几篇书中的内容。四篇从思想方法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思想 黄老学派 汉书·艺文志 古佚书 黄帝四经 思想方法 客观规律性 主观能动性 经典著作 马王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说黄老学派的产生和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抗生 《文史哲》 1979年第3期71-76,共6页
黄老学派大约是产生于战国中期,在老子思想出现之后,从老子学说中分化而出的一个学派。(依我看来,老子的一些思想可能产生较早,而形成完整的学说和《老子》成书的年代可能晚些。关于这一问题我将用另文探讨。)《史记》记载:“申不害…... 黄老学派大约是产生于战国中期,在老子思想出现之后,从老子学说中分化而出的一个学派。(依我看来,老子的一些思想可能产生较早,而形成完整的学说和《老子》成书的年代可能晚些。关于这一问题我将用另文探讨。)《史记》记载:“申不害……学术以干韩昭侯,……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老庄·申韩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派 黄老之学 老子学说 哲学思想 唯物主义 古佚书 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 老子思想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