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言不尽意”: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重要命题 |
毛正天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4
|
|
2
|
中国古代诗学“兴会”论 |
邓新华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3
|
文体学视角与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研究 |
邓新跃
刘杼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4
|
《诗经》阐释与中国古代诗学 |
毛宣国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中国古代诗学的人文精神价值 |
史锦秀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6
|
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一) |
毛正天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2
|
|
7
|
新诗理论建设对古代诗学的承接 |
陈良运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8
|
中国古代诗学的心学特色 |
毛正天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9
|
论中国古代诗学谋略性动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其理论意义 |
郭鹏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论中国古代诗学体系之建构 |
吴建民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1
|
诗学学史:中国古代诗学之新学科创建——评周兴陆著《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诗学卷》 |
吴建民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2
|
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二) |
毛正天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3
|
“意境”:中国古代诗学的美本体范畴 |
祁志祥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4
|
古代诗学“应物斯感”论的建构历程——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研究 |
毛正天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5
|
通向当代的古代诗学“教化”范畴 |
胡吉星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6
|
中国古代诗学的“诗本体论”——中国古代诗学札记之四 |
毛正天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7
|
“论诗如论禅”──作为心学的中国古代诗学 |
毛正天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8
|
中国文化诗学论纲——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构想 |
李春青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19
|
对古代与西方诗学文化的双重超越——百年新诗传统之我见 |
吴思敬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0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古代地域诗学研究综述 |
胡建次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