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浪漫、古典与写实——李长之古代诗人批评的美学构造及运作 |
金浪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4 |
0 |
|
2
|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南方意识——兼论“瘴”字的含义 |
许山秀树
李寅生
|
《钦州学院学报》
|
2009 |
2
|
|
3
|
罗伯特·勃莱诗歌中的中国古代诗人 |
王维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4
|
海洋国土的颂歌──读《古代诗人咏海》 |
魏艾民
|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5
|
古代诗人的现代之旅 |
施佳敏
|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
2007 |
0 |
|
6
|
穿越千年的墨香:《跨山海》探秘古代诗词偶像人生 |
无
|
《中华手工》
|
2024 |
0 |
|
7
|
河北古代女诗人的群体特征及其意义 |
韩荣荣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8
|
中国现代诗人在法国 |
钱林森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0 |
0 |
|
9
|
邓恩赠别诗意象——与中国古代赠别诗意象比较研究 |
徐蕊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0
|
作为诗人的鲁迅 |
孙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2 |
0 |
|
11
|
声乐工作者应该研究古代民歌 |
张月
|
《戏剧之家》
|
2010 |
0 |
|
12
|
意象选择与诗人的情感表现 |
陈九彬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3
|
古代诗歌创作中的“点化”、借鉴及其它 |
刘义钦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5 |
0 |
|
14
|
古诗词中的长度单位 |
董煜宇
|
《质量与标准化》
|
2024 |
0 |
|
15
|
略论鲁迅开启的知识分子还乡小说传统 |
姚国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教新诗应处理好四组关系 |
肖培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7
|
回顾与展望:百年新诗访谈 |
吴思敬
张健
|
《长江学术》
|
2018 |
3
|
|
18
|
翻译即改写:从菲茨杰拉德到胡适——以《鲁拜集》第99首为个案 |
邵斌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4
|
|
19
|
诗不能无“兴” |
邵明珍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0
|
对“‘热力环流’教学难点突破‘四步曲’”一文的商榷 |
金子兴
魏华
戴周丽
|
《地理教学》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