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美术史中的儿童图像概说
1
作者 陈维艳 曹静珍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2期44-48,共5页
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儿童图像频繁出现于各类美术载体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视觉样式、多姿多彩的题材类型,同时其亦承载着由上至下的社会功能。即便如此,古代儿童图像仍处于“不被看见”甚至被“误读”之境地,究其原因是其尚未形成被... 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儿童图像频繁出现于各类美术载体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视觉样式、多姿多彩的题材类型,同时其亦承载着由上至下的社会功能。即便如此,古代儿童图像仍处于“不被看见”甚至被“误读”之境地,究其原因是其尚未形成被广为认可的图像体系和基本概念谱系。若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儿童图像,势必要先解决其图像概念、图像范畴及发展特点等基础性问题,唯有此,方可对其展开正确而深入的艺术风格学与社会人类学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术 儿童图像 概念界定 图像范畴 发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藏区古代美术遗迹考究——以甘南州馆藏铜镜、钱币为例
2
作者 王帆 《艺术科技》 2016年第3期68-68,共1页
本文对甘南藏区馆藏铜镜、钱币作为可见、可观、可证的物质遗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原始的形态入手,去分析不同时期铜镜和钱币的内涵和功能特征从而进行古代文化遗产考究进行文化研究。
关键词 古代美术 遗迹 铜镜 钱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道家思想表现探析
3
作者 王春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文章于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国美术作品鉴赏内容中,挖掘整理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道家文化哲学思想、审美价值追求,具体阐述和分析这些被选入教材的优秀作品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的表现和总体审美导向,按教... 文章于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国美术作品鉴赏内容中,挖掘整理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道家文化哲学思想、审美价值追求,具体阐述和分析这些被选入教材的优秀作品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的表现和总体审美导向,按教材课程章节顺序一一进行探究,给予欣赏者、学者、教师及学生一个先验的总体审美把握和思想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鉴赏》 古代美术 道家思想 审美价值 精神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藏区古代美术遗迹调查报告——甘南州馆藏文物
4
作者 王帆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4期83-84,共2页
对甘南藏区古代美术现存遗迹的描述、分类及断代丰富了民艺学的理论,通过对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艺术品的分析,从中可以找到民间艺术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甘南藏区 古代美术 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中的师承关系对当今美术教育的启示
5
作者 崔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6期64-65,共2页
在中国漫长的美术教育发展中,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对师承关系非常重视。师承关系不仅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发扬有影响,而且也对培养实用性的工艺人才影响深远。这种美术教育模式在当今的学校美术教育中已被班级授课制取代,但在以培养学生核心... 在中国漫长的美术教育发展中,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对师承关系非常重视。师承关系不仅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发扬有影响,而且也对培养实用性的工艺人才影响深远。这种美术教育模式在当今的学校美术教育中已被班级授课制取代,但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今天,也应重新探索师徒传承的教育模式。通过回顾古代师承关系的发展,并分析师徒传承模式与当代美术教育相辅相成的可行性,提出有效借鉴这种模式对培养当代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承关系 古代美术教育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节选)——元代以前山水画诀述要
6
作者 李永林 《艺术探索》 2000年第3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文人画 士大夫画 《写山水诀》 《山水诀》 饶自然 《山水论》 画诀 中国古代美术 黄公望 画谱 书画书录题解 气韵非师 《林泉高致》 《山水纯全集》 课徒 吴太素 史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鉴赏》教材中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儒家表现浅探
7
作者 王春波 《艺术家》 2018年第10期34-35,共2页
从中国美术作品鉴赏内容中,挖掘整理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儒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审美价值追求意义重大。本文具体阐述和分析这些被选入教材的优秀作品,并将这些作品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表现和总体审美导向,按教材课... 从中国美术作品鉴赏内容中,挖掘整理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儒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审美价值追求意义重大。本文具体阐述和分析这些被选入教材的优秀作品,并将这些作品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表现和总体审美导向,按教材课程章节顺序,一一进行探究,希望为欣赏者、学习者、教师及学生提供一个先验的总体审美把握和思想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鉴赏》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 儒家哲学思想 审美价值与精神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审美特征对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虎鸣 《美术大观》 2014年第11期127-127,共1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审美特征,强调在秉承古代工艺美术特征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求新求变,谋求在造型美、工艺美、材质美、功能美方面有所体现,拓展旅游工艺品设计创新思维和创新领域,提升旅游工艺品设计品质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 古代工艺美术 审美特征 旅游工艺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汽车制造工艺的影响
9
作者 张芙慧 周文华 王泌宝 《时代汽车》 2021年第1期115-116,共2页
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具有较为漫长的发展历史,不但在制造业发展进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对现代汽车制造工艺也有着关键性影响。针对于此,通过分析传统模范法与失蜡法对现代汽车塑料件注塑工艺的影响、传统经锦与纬锦工艺对汽车座椅... 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具有较为漫长的发展历史,不但在制造业发展进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对现代汽车制造工艺也有着关键性影响。针对于此,通过分析传统模范法与失蜡法对现代汽车塑料件注塑工艺的影响、传统经锦与纬锦工艺对汽车座椅面料制作工艺的影响、传统蜡染工艺对汽车皮纹菲林工艺的影响以及漆器木纹装饰在汽车结构中的实际应用,深入发掘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潜在价值,进一步推动现代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 现代汽车制造工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文本再研究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强 李斌 《服饰导刊》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中国纺织技术史学界多采用纯文本研究方法,它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文本可信度的疑问,即文本本身存在漏记、误记、错记(纺织技术的实践者是工匠,而记录者是文人);二是文本内容解读可信度的疑问,即文本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经常出现... 中国纺织技术史学界多采用纯文本研究方法,它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文本可信度的疑问,即文本本身存在漏记、误记、错记(纺织技术的实践者是工匠,而记录者是文人);二是文本内容解读可信度的疑问,即文本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经常出现歪曲实际内容,甚至后世学人又有未经检验而引用这些歪曲文本的现象,原始文本由于种种原因而遗失或湮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堆中,可能导致歪曲的文本成为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究 技术史 纺织技术 美术作品 原始文本 中国古代美术 纺织历史 纯文本 机妇赋 《西京杂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高等美术教育装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羽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94-95,共2页
近年来,传统的装饰艺术文化有被忽视的趋势,从以往的工艺美术教育到现在的包豪斯教育体系,传统的装饰基础课程被大幅地压缩。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行专业实践,专业设计课应提早进入低年级课程。装饰基础课程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借鉴当代艺术... 近年来,传统的装饰艺术文化有被忽视的趋势,从以往的工艺美术教育到现在的包豪斯教育体系,传统的装饰基础课程被大幅地压缩。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行专业实践,专业设计课应提早进入低年级课程。装饰基础课程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借鉴当代艺术教育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研习传统的经验和理论,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使装饰图案教学大纲得以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努力提高本校、本专业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为专业的稳步前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基础 古代美术教育 高等教育 改革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新词典19 中国古代的十大画家
12
作者 谷泉 《美术之友》 2006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画家 古代美术 顾恺之 绘画原则 绘画理念 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二○○○届美术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纪实
13
《艺术探索》 2000年第3期53-54,共2页
毕业论文答辩是现代学院教育体制的最终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检验,也体现出教育机构在教育宗旨和教学要求上的导向。在此,本刊首次以书面纪实形式向读者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二○○○届美术学博士论文答辩会的全过... 毕业论文答辩是现代学院教育体制的最终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检验,也体现出教育机构在教育宗旨和教学要求上的导向。在此,本刊首次以书面纪实形式向读者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二○○○届美术学博士论文答辩会的全过程。我们所选择的这次论文答辩会,其学位等级最高,其教学机构及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也具有权威性,其选题是美术教育第一次涉及的课题。这些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相信会对目前的学院教育,特别是美术院校的教学起到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艺术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文答辩 中国古代美术 答辩委员会 邓福星 教学机构 李永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骾而有书卷气——谈李一书法特色
14
作者 陈传席 《中国书画》 2004年第2期126-127,共2页
书法,其实就是写毛笔字,这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外国人写字也有优劣美丑之分,但皆不属于艺术。
关键词 黄宾虹 中国古代美术 王朝闻 文人雅士 美术学院教授 见其 露比 技巧问题 月数 自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骨清像”试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怡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54-57,共4页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这是克罗齐的一句名言。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美的认识和创造。然而艺术的创造却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中的美来源于生活中的美,并且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关键词 秀骨清像 克罗齐 历史时期 砖印壁画 荣启期 《历代名画记》 七贤 中国古代美术 画断 中国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强博大的唐代石狮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华铛 《古建园林技术》 1994年第4期57-60,43,共5页
雄强博大的唐代石狮徐华铛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中,也够得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雄厚繁荣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在当时石狮雄强博大的艺术形象上也得到了真实的写照。汉魏南北朝的神兽形象到了唐代... 雄强博大的唐代石狮徐华铛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中,也够得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雄厚繁荣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在当时石狮雄强博大的艺术形象上也得到了真实的写照。汉魏南北朝的神兽形象到了唐代后,造型风格有了明显的区分,狮、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术 造型风格 顺陵 神兽 蹲狮 汉魏 徐华 中国古代雕塑 艺术形象 美术史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最生卒与《续画品》成书年代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祎玮 《中国书画》 2020年第12期10-12,共3页
一、姚最生卒考南朝姚最的《续画品》为现存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第二部人物品评著作,继谢赫《古画品录》之后对宋、齐、梁三朝画家进行相关品评。这部著作对研究此时期美术史、绘画发展情况及品评术语等相关问题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姚最生卒考南朝姚最的《续画品》为现存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第二部人物品评著作,继谢赫《古画品录》之后对宋、齐、梁三朝画家进行相关品评。这部著作对研究此时期美术史、绘画发展情况及品评术语等相关问题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续画品》作者姚最的生卒年代,历来著录言之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品评 《古画品录》 中国古代美术 生卒年代 成书年代 姚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人丘园——傅申访谈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守永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1期96-107,共12页
时间:2015年9月地点:北京·天伦王朝大酒店傅申1936年出生,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1965年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1968年到美国,入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研究所,攻读中国艺术史专业,获硕士及博士学位... 时间:2015年9月地点:北京·天伦王朝大酒店傅申1936年出生,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1965年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1968年到美国,入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研究所,攻读中国艺术史专业,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75年任教于耶鲁大学。1979年出任美国国立佛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1994年任台湾大学艺研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及鉴别研究,在中国书法、绘画史以及书画鉴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有《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海外书迹研究》《张大千的世界》《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序帖临床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园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书法 张大千 怀素 普林斯顿大学 台湾大学 中国艺术史 中国古代美术 书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敦中国艺展会与中国近代对外设计交流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立君 《美育学刊》 2017年第4期16-22,共7页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是以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书画作品为内容的大型高规格国际展览会,中国出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在当时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此次展览会有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邦交的双重目的与意义,...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是以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书画作品为内容的大型高规格国际展览会,中国出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在当时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此次展览会有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邦交的双重目的与意义,但从中外设计交流史角度看,中国积极参展和展出的众多工艺美术品,既是中国近代对外设计交流的显著表现,体现出了中外设计交流的价值意义,也是中国近代以展览为介质的对外设计交流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中国艺展会 古代工艺美术 对外设计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儒情感理论初探
20
作者 刘泽民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61-66,71,共7页
先儒所论析的情有四种基本含义,即仁的个体心理表现,人生而固有的道德心理潜能,人生而完具的自然心理欲望,人心应物接物而生的心理反映。先儒研究情的共同途径和方法是:联系人的本性和日常实践,联系仁义礼智诸种伦理道德原则来把握情的... 先儒所论析的情有四种基本含义,即仁的个体心理表现,人生而固有的道德心理潜能,人生而完具的自然心理欲望,人心应物接物而生的心理反映。先儒研究情的共同途径和方法是:联系人的本性和日常实践,联系仁义礼智诸种伦理道德原则来把握情的根源和实质。先儒提出的情感理论,具有十分深远的美学意义,这表现在它塑造了汉民族情感的心理结构,开启了中国美学史的中心线索建立了中国古代美术的美学原则和批评规范,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艺功用学说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儒 道德原则 中国美学史 仁义礼智 中心线索 中国古代美术 不忍人之心 美学原则 致中和 羞恶之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