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礼仪形体训练在当代影视表演中的内容和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祯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211-214,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仪文化。对于演员来说,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礼仪常识,完成角色塑造显得十分重要。中国古代礼仪形体训练,将古代礼仪内容归为基本礼仪、常见(基础)礼节和其他人际交往礼节。
关键词 古代礼仪 形体训练 影视表演 传统文化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特点
2
作者 刘晨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7期267-267,共1页
礼仪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礼仪可以说凝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里,礼仪处处彰显着其独有的特色。礼仪既让人们有礼有节、温文尔雅,又让人们固执残忍、... 礼仪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礼仪可以说凝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里,礼仪处处彰显着其独有的特色。礼仪既让人们有礼有节、温文尔雅,又让人们固执残忍、观念落后。在整个礼仪文化中,丧葬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史,由于人们多层次的信仰结构和繁复的历史背景而形成特有的丧葬观点,以及繁复的丧葬礼仪。通过丧葬礼仪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古代文化礼仪的多姿多彩,以及一种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厚重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礼 丧葬 古代礼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3
《小康》 2006年第8期85-85,共1页
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朝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情,对宇宙世界的期待。
关键词 古代礼仪 文明 中国 诸子哲学 春秋战国 明清之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磬与礼仪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3期59-62,共4页
“磬”是起源于石器时代的石制打击乐器。甲骨文中,“磬”为 象一人执木击磬形。这种古老的乐器在远古时代曾被赋予神圣而高贵的使命。“钟、鼓、磬”被尊为“金石之音”,既有“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的威力,又以“庙堂... “磬”是起源于石器时代的石制打击乐器。甲骨文中,“磬”为 象一人执木击磬形。这种古老的乐器在远古时代曾被赋予神圣而高贵的使命。“钟、鼓、磬”被尊为“金石之音”,既有“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的威力,又以“庙堂雅乐”,象征着奴隶主贵族等级森严的礼仪。本文根据古磬的发展衍变,结合古人类的精神生活,浅析古磬与古代礼仪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阴阳变化 人执 精神生活 古代礼仪 神祖 等级森严 德音 春官宗伯 商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别因“排场”扔了“礼仪”
5
作者 张荣芳 《江苏教育》 2008年第21期38-39,共2页
拜读了陈松信老师的《莫让"排场"钻了"礼仪"的空子》多遍,里面的观点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联欢活动是"礼仪",大搞排场也是"礼仪"。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礼仪"和"排场",翻开... 拜读了陈松信老师的《莫让"排场"钻了"礼仪"的空子》多遍,里面的观点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联欢活动是"礼仪",大搞排场也是"礼仪"。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礼仪"和"排场",翻开《现代汉语辞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0431-5640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辞海 陈松 礼仪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陈老师 中国文化 宾礼 联欢晚会 古代礼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鸿门宴》的插图学习古代坐次的知识
6
作者 鲍勇强 《青海教育》 2006年第9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古代礼仪 《鸿门宴》 知识 学习 插图 帝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礼质的起源形态及其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琳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礼学乃至中国思想史上,对礼文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较为深入,而对礼质的关注则略显不足。礼与质的结合首先始于古礼当中的物物交换行为,交换之物被称为"质"。质在礼仪活动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实物到符号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 在礼学乃至中国思想史上,对礼文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较为深入,而对礼质的关注则略显不足。礼与质的结合首先始于古礼当中的物物交换行为,交换之物被称为"质"。质在礼仪活动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实物到符号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亦伴随着古人以轻小之物指代重大意义的审美话语的建立,和挣脱有形物质束缚进入无形之自由表达的哲学思维的诞生。所以,素以"实学"为特征的礼仪,亦拥有丰富的"形上"之思想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礼仪 符号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文明之光照亮前行的航程
8
作者 魏文华 《教育家》 2015年第7期16-,共1页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小学秉承中国民族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文明礼仪,素有"礼仪之校"的美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小学秉承中国民族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文明礼仪,素有"礼仪之校"的美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德育为先",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要求。学校始终坚持以宣传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确定目标,宣传礼仪教育学校确立"建设礼仪教育特色学校"的目标,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教育 文明之光 特色学校 民族优良传统 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 河区 古代礼仪 评比活动 思想道德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