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现代第一人 被引量:3
1
作者 戴丽琴 彭树欣 柯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3,共4页
梁启超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具有建立现代学科的开创性意义。他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现代第一人。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目录学史的现代研究体系和研究规范,二是总结了古代目录学的原则和目录的功用,三是... 梁启超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具有建立现代学科的开创性意义。他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现代第一人。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目录学史的现代研究体系和研究规范,二是总结了古代目录学的原则和目录的功用,三是对导读书目的研究有较大的开拓,四是其研究方法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研究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古代目录 目录学史 导读书目 现代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目录学学术价值之反思 被引量:6
2
作者 傅荣贤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反省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基本旨趣的中国古代目录在具体学术考辨中的缺陷,重点指出,古代书目囿于"著录一批文献"的刻板形式,与它所反映的学术之间并不存在严谨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点与面的对应,目录... 本文反省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基本旨趣的中国古代目录在具体学术考辨中的缺陷,重点指出,古代书目囿于"著录一批文献"的刻板形式,与它所反映的学术之间并不存在严谨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点与面的对应,目录在考辨学术时的错位甚至无能随处可见。此外,古代目录通过文献整序实现对学术的反思,作为反思结果的目录系统又会反过来影响学术的接受和认识,目录对于学术的这种反作用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 学术价值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代目录学看中国文言小说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湘兰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6-142,共7页
《汉志》小说家类著录的书目说明,最初的小说主要是被各家学说摒弃的浅薄琐细的说理文;《隋志》小说家类著录了大量带有鲜明叙事风格和娱乐性质的作品,小说观念重在叙事纪实;新《唐志》则在此基础上,将大量记叙神仙鬼怪、虚诞离奇的作... 《汉志》小说家类著录的书目说明,最初的小说主要是被各家学说摒弃的浅薄琐细的说理文;《隋志》小说家类著录了大量带有鲜明叙事风格和娱乐性质的作品,小说观念重在叙事纪实;新《唐志》则在此基础上,将大量记叙神仙鬼怪、虚诞离奇的作品从杂传类退入小说家类,首次突出了小说的虚构性;《四库全书总目》将更多的参神异、记怪诞的作品从史部退入小说家类,并且把说理文从小说领域中清除出去,最终确立了小说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叙事性和虚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目录 文言小说观念 叙事性 虚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本位视域下的古典目录学理论建构——傅荣贤《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读后 被引量:2
4
作者 温庆新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以"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场"为编纂指导,从中国古代目录产生与衍变的"历史语境"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目录的内容旨趣、形式结构、文献标引、文献组织等内容,试图揭示中国古代目...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以"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场"为编纂指导,从中国古代目录产生与衍变的"历史语境"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目录的内容旨趣、形式结构、文献标引、文献组织等内容,试图揭示中国古代目录兼具知识论与价值论的双重本质,从而建构民族文化本位视域下的古典目录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本位 中国古代目录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目录学的反思与建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读后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少帅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荣贤 古代目录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5
6
作者 傅荣贤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迄今为止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方法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本文在反思的层次上 。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振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6-,45,共2页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刘振华马端监(1254-1323)字贵与,宋未元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灭南宋后,端临拒绝元廷的多次诏请,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倾全力于历代典章制度等的研究,用20余年的时...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刘振华马端监(1254-1323)字贵与,宋未元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灭南宋后,端临拒绝元廷的多次诏请,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倾全力于历代典章制度等的研究,用20余年的时间,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 马端临 辑录体 《文献通考·经籍考》 “互著” 《郡斋读书志》 《隋书·经籍志》 《七志》 四部法 《直斋书录解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的学术创新
8
作者 唐黎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类目中典型文献和非典型文献的区隔;后者体现在对固有问题的重新解读,如对刘向叙录"上行文书"性质的定位、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义的重新界定等。而无论何种创新,都以古代目录和传统文化的互相映照和彼此对读为前提,因而应该说,《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是一部基于传统文化的对古代目录学学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荣贤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 目录 学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文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岩波 常存库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3期138-140,共3页
中国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文化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史研究生(哈尔滨150040)陈岩波导师常存库一、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特点众所周知,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已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中国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文化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史研究生(哈尔滨150040)陈岩波导师常存库一、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特点众所周知,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已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大量图书的积累和整理导致了西汉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医书目录 发展过程 文化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佛经目录的目录学思想及成就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30,共2页
本文通过对佛经目录发展的概述,阐述了佛经目录的目录学思想及其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成就,以求能与同行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以推动我国佛经目录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古代佛经目录 目录学思想 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目录之提要
11
作者 倪莉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1,共5页
古代戏曲目录的提要内容和形式均极为丰富,如元《录鬼簿》为目录中人立传,是古代传录体提要的一种,如《曲品》、《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以批评方式评论戏曲创作的状况,是典型的叙录体提要,又如《今乐考证》的提要内容采取了辑... 古代戏曲目录的提要内容和形式均极为丰富,如元《录鬼簿》为目录中人立传,是古代传录体提要的一种,如《曲品》、《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以批评方式评论戏曲创作的状况,是典型的叙录体提要,又如《今乐考证》的提要内容采取了辑录体提要的形式。本文重点分析各时代戏曲目录提要的体例结构、内容及其客观性,以及与普通目录提要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目录 提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庆蓉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1期8-13,共6页
在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刻,每一个站在那个转折点上的人总情不自禁地回首那走过的历程,从经验中再举步踏上未来的道路。打倒“四人帮”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新时期的十年中,目录学研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恢复、振新和发展... 在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刻,每一个站在那个转折点上的人总情不自禁地回首那走过的历程,从经验中再举步踏上未来的道路。打倒“四人帮”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新时期的十年中,目录学研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恢复、振新和发展的过程。许多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目录 目录学研究 理论研究 新时期 目录学史 古代目录 书目工作 思考 专科目录 古典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图书目录之起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磊 《图书馆论坛》 1982年第2期51-52,56,共3页
关于中国图书目录起源问题,综合起来有四种说法:①校仇说,即目录起源于汉代刘向等校勘古籍的工作,如章学诚《校仇通义》主张此说。②篇目说,以姚名达为代表,他认为目录起源于“一书目录”,如《尚书》的青丝编目录(见姚著《目录学》)③... 关于中国图书目录起源问题,综合起来有四种说法:①校仇说,即目录起源于汉代刘向等校勘古籍的工作,如章学诚《校仇通义》主张此说。②篇目说,以姚名达为代表,他认为目录起源于“一书目录”,如《尚书》的青丝编目录(见姚著《目录学》)③书序说,就是说目录产生于《尚书》、《诗经》之序,或《易·序卦传》(见余嘉锡《目录学发微》)清人卢文弨也有相同看法。④管理说,此观点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近世甲骨文献的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目录 古代目录 目录 刘向 起源 目录 篇名 汉代 章学诚 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名达对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广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88-94,共7页
在中国现代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报刊宣传先进技术和进步思想,以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机,从不同角度对目录学原理,目录学方法和目录学史进行了研究,他们之中,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细致的工作并有独创精神的,要数姚名达为... 在中国现代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报刊宣传先进技术和进步思想,以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机,从不同角度对目录学原理,目录学方法和目录学史进行了研究,他们之中,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细致的工作并有独创精神的,要数姚名达为姣姣者。 姚名达,又名显微,江西兴国人,1904年生。他在清华研究院读书时,是梁启超的学生,毕业后留清华工作。1928年,他赴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特约撰述。1935年创办上海女子书店,编印《女子月刊》和《女子文库》,并兼任暨南,复旦等大学历史系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名达 中国目录学史 七略 别录 章学诚 现代目录 目录学理论 古代目录 刘向父子 经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
15
作者 葛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6-156,共1页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一书序言中所强调的。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目录 古典目录 古籍整理与研究 古代目录 普通目录 传统文化研究 《七略》 《新唐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目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目录和目录学的国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召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76-82,共7页
一个国家的文字、图书产生得迟早,以及国家图书馆藏书的多少,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达情况。图书的数量多了,跟着就要有图书目录。因此,一个国家的图书目录和目录学产生得迟早,也是一个国家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将近四... 一个国家的文字、图书产生得迟早,以及国家图书馆藏书的多少,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达情况。图书的数量多了,跟着就要有图书目录。因此,一个国家的图书目录和目录学产生得迟早,也是一个国家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图书产生得很早,并且很早就有了目录学。可是我国目录学在世界上竟然没有什么地位,这是很不公平的。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研究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史,大力宣传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家 专科目录 我国古代 目录工作 古代目录 刘向父子 图书目录 分类目录 图书馆藏书 编目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张之洞的目录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衍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西汉的刘向、刘歆所撰写的《七略》,是古代第一部目录学的专著。在我国古典目录学上,刘氏父子是目录学界的先师,是他们开创了古代目录学的事业。自兹以后,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删《辑略》为六略,大体仍本刘氏。梁阮孝绪撰的《七录》... 西汉的刘向、刘歆所撰写的《七略》,是古代第一部目录学的专著。在我国古典目录学上,刘氏父子是目录学界的先师,是他们开创了古代目录学的事业。自兹以后,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删《辑略》为六略,大体仍本刘氏。梁阮孝绪撰的《七录》,是后来作《隋书经籍志》的范本,为私人著目之始。宋郑樵所撰的《通志·校仇略》、《通志·艺文略》,对目录学亦多发微,理论精深,内容精奥,影响如同刘氏。元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是著名的专科目录,其体例甚属详富。明焦竑撰的《国史经籍志》,其论说多有发人所未发,亦有精到的理论。清章学诚撰写的《校仇通义》及《文史通义》,对于目录学上的见解是刘,郑以来的第一个人,其影响之广,亦然。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宋《中兴馆图书目》以来,一部大典型的官修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理论 书目答问 古代目录 隋书经籍志 图书资料 目录学家 汉书艺文志 古典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录学研究的正确指导
18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2期15-17,9,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能为目录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有的学者把它作为目录学的基础理论,是可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目录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能为目录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有的学者把它作为目录学的基础理论,是可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目录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懂得,目录学所研究的书目运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书目运动的客观存在,使目录学研究者们有可能找到固定的研究对象,也是目录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依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如此纷繁复杂的书目现象,是书目运动本质的反映。书目运动的本质和书目运动的规律性完全是等同概念。这种规律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古代目录 目录学研究 基础理论 书目工作 运动规律 运动本质 表现形式 信息理论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中国目录学史》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立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与特色方面来寻找答案。通读全书,发现乔著的第一个特色是创造性的见解和真知灼见颇多。该书善于在指出前人失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过去人们常根据《隋志》的一些评述,如“世相祖述,无所变革”等,就断定魏晋南北朝目录学“发展缓慢”,处于低谷。乔著不为成见所囿,大胆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目类型,书目体例、书目分类都有所创新和变革,目录学思想也极其活跃,它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 集大成 中国古代目录 书目分类 目录学思想 出版发行
全文增补中
推进“四库学”研究的重要举措——《四库全书研究论文篇目索引》序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爱平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四库全书总目》等官修大型目录著作,也继承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钩玄提要,提纲挈领,不仅把《四库全书》著录、存目的上万种书籍统括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学术的渊源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论文篇目 四库学 中国传统学术 《四库全书总目》 古代目录 索引 中国古代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