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迁对古代文化史研究的开拓
1
作者 赵吉惠 《人文杂志》 1988年第5期79-86,共8页
我国史学传统悠久,内容绚丽多彩。如果说以《春秋》、《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先秦史学还处于童年发展时期的话,那么,到了汉代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史学,则标志中国史学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关键词 司马迁 古代文化史 《史记》 《国语》 《尚书》 《左传》 《汉书》 《春秋》 《战国策》 中国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化史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向仍旦 《文史哲》 1984年第4期29-33,共5页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不仅国人引以自豪,也使国际友人为之惊叹。然而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未予重视。所以《文史哲》今年第一期刊登一组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文章,颇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把我的一些粗浅想...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不仅国人引以自豪,也使国际友人为之惊叹。然而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未予重视。所以《文史哲》今年第一期刊登一组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文章,颇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把我的一些粗浅想法谈出来,也算是参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史 国际友人 中外文化交流 文史哲 中国民族文化 共同心理素质 中国通史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东方的神秘——评《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
3
作者 阳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现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剧烈撞击使得当代中国人大都有心灵四处漂泊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心灵的深处甚至是无意识层。淡淡的失落感也许是那些走向崭新文化空间的人们无法回避的普遍心态吧。我们走向怎样的... 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现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剧烈撞击使得当代中国人大都有心灵四处漂泊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心灵的深处甚至是无意识层。淡淡的失落感也许是那些走向崭新文化空间的人们无法回避的普遍心态吧。我们走向怎样的新文化?大多数有着忧患意识的中国人不能不思索这样的问题。于是,活跃的思想界中,一场关乎中屡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应运而生了。有人提出,倘若中国要完成向着现代化的转变,就必须彻底抛却中国的旧有文化。又有人认为,只须在传统中吹进些新鲜的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 中国本土文化 忧患意识 文化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 无意识层 思想界 个体生命 史料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古代文化史》是有价值的地方史专著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有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77-78,共2页
徐嘉瑞同志所著《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在党的关怀下重版了。这是一部综合研究我省以大理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史专著。此书初版于1949年初。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周扬同志的推荐,于1963年作了个别修改之后,由北京中华书局重版,不料重版付... 徐嘉瑞同志所著《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在党的关怀下重版了。这是一部综合研究我省以大理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史专著。此书初版于1949年初。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周扬同志的推荐,于1963年作了个别修改之后,由北京中华书局重版,不料重版付型之后,竟成了林彪、“四人帮”砍伐的对象之一。粉碎“四人帮”后,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放光彩,此书也获得了新生,又与读者见面了!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欢欣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化史 大理文化 综合研究 四人帮 文化发展 专著 百家争鸣 重版 华国锋 中华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范围——读《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的思考
5
作者 张首映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80-80,共1页
涂文学、张乐和写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全两册,50余万字,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不仅把中国古代知识文化,诸如思想学术、宗教流派、文学艺术、传统史学、典章制度等呈示以人,而且把非知识文化,诸如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古代杂技、... 涂文学、张乐和写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全两册,50余万字,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不仅把中国古代知识文化,诸如思想学术、宗教流派、文学艺术、传统史学、典章制度等呈示以人,而且把非知识文化,诸如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古代杂技、茶道盆景等予以勾勒,使之在百题之中占有比例,表明了两位作者在把知识文化与非知识文化结合起来把握中国古代文化轮廓的设想。这种设想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找到大量例证,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面貌的梳理,因而它是可以受到肯定的。我以为,文化即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集合形态。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仅呈示在知识文化方面,而且还表现在非知识文化方面。在知识文化中,非知识文化也充盈其中,如婚配,如饮食,如交际,如社会活动,如游乐。如果说知识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生和人类文化发展,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知识 中国文化史 研究范围 本质力量对象化 文化发展 社会活动 思想学术 礼仪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荜路蓝缕 以启山林——读张正明著《楚文化史》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堂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5期37-39,共3页
如果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象征着楚人的开拓锐意和创新精神,那么,《楚文化史》本身,就不愧为一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的近作《楚文化史》,以楚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经,以楚文化的内涵为纬... 如果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象征着楚人的开拓锐意和创新精神,那么,《楚文化史》本身,就不愧为一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的近作《楚文化史》,以楚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经,以楚文化的内涵为纬,相互交织,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清晰展示出楚文化千姿百态的历史风貌,成为盛开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园地一枝领异标新的奇葩。作为国内外第一部跨学科、全方位、多层面研究楚文化的专著,《楚文化史》的开创性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最能体现《楚文化史》开创精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 文化发展 上海人 创新精神 文化研究 多层面 考古资料 山林 历史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史稿》即将出版
7
作者 三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39-139,共1页
我校历史系刘蕙孙教授主持撰写,图书馆方宝川同志协修的《中国文化史稿》即将出版。此书凡48万字,上溯原始社会,下至明清时代,按历史时期分为八章,每章又以每一历史时期的各个文化专题为目。举凡历代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 我校历史系刘蕙孙教授主持撰写,图书馆方宝川同志协修的《中国文化史稿》即将出版。此书凡48万字,上溯原始社会,下至明清时代,按历史时期分为八章,每章又以每一历史时期的各个文化专题为目。举凡历代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史学、书画艺术,以至各民族间及域外文化交融等,均有明晰、生动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明清时代 学术思想 各民族 宗教信仰 原始社会 历史系 古代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文学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诏文化的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禺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7-72,34,共7页
本文认为,仿唐性、开放性和多元与多源性是南诏文化的主要特征。仿唐性是南诏各族人民在接受唐文化影响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趋同意识,即向优势文化靠拢的强烈愿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表现。开放性表现在南诏统治者主动积极推行开放政策,对... 本文认为,仿唐性、开放性和多元与多源性是南诏文化的主要特征。仿唐性是南诏各族人民在接受唐文化影响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趋同意识,即向优势文化靠拢的强烈愿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表现。开放性表现在南诏统治者主动积极推行开放政策,对外来文化表示了极大的宽容,兼收并蓄,搜罗人才。多元与多源表现为南诏文化在纵向上的多源继承,横向上的多元结构,广泛吸收和包溶了各种文化成分,形成了一种文化在发展上的杂交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文化 优势文化 古代文化史 多源性 文化成分 云南志 文化 性表现 思想战线 《中国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酒文化”
9
作者 武复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5-21,3,共8页
古城西安十月份举办了首届中国酒文化节。如何理解“酒文化”,如何看“酒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武复兴的文章也将给你增添别开生面的知识和趣味。
关键词 中国酒文化 唐代长安 曹操 诗经 饮酒 中国传统文化 礼仪 陶渊明 当权者 中国古代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犁牛之子騂且角”辨析
10
作者 姚德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向以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著称于世。他也很留意博物知识,例如曾告诫弟子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论语·阳货》里所说的"性相近也"的"性&qu...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向以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著称于世。他也很留意博物知识,例如曾告诫弟子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论语·阳货》里所说的"性相近也"的"性",被认为指的是遗传。如此等等,学术界早已人所共鉴。至于孔子还提到过一种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动物遗传现象,除了田中义(?)(1934)之外,迄今仍未引起东西方生物学史家的注意。然而,田中的说法似欠妥当,因此有加以辨析和探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黑色 中国古代文化史 辨析 回交法 遗传现象 动物 遗传因子 黄牛 生物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陶器起源说新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敦愿 《文史哲》 1987年第5期22-23,共2页
陶器的起源问题是古代文化史和古代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由于资料的缺乏,始终未能获得满意的解答。远在百余年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总结了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 陶器的起源问题是古代文化史和古代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由于资料的缺乏,始终未能获得满意的解答。远在百余年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总结了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这一论断很富于启发性,然而遗憾的是,在这百余年间,尽管世界的和中国的考古发掘事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却从未发现这样制作的原始陶器,民族调查方面也没听说有关这一习俗的报导。因此,关于陶器的起源,仍然是一个“古老”的、值得继续探索的研究课题。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一些著名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化史 起源问题 雍正年间 习俗 陶器起源 恩格斯 原始陶器 研究课题 民族调查 科学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昀前期的诗和诗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明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90-96,共7页
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作了巨大的总结工作,煌煌二百卷的《四书全书总目》为昀一手所成。研究《总目》的学术成就,需要专书探讨。但是在研究纪昀(1724—1805)的众多专题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和诗论被置於一书或一论中加以讨论,迄今尚未获读。... 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作了巨大的总结工作,煌煌二百卷的《四书全书总目》为昀一手所成。研究《总目》的学术成就,需要专书探讨。但是在研究纪昀(1724—1805)的众多专题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和诗论被置於一书或一论中加以讨论,迄今尚未获读。本文试图从纪昀受命校勘秘籍前(即五十岁前学诗、写诗、评论诗歌的一系列活动中认识他的理论水平和审美鉴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诗论 诗歌创作 乾隆皇帝 李商隐诗 中国古代文化史 唐宋诗 十七年 学术成就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百泉书院与宋明理学的传播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景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67-68,共2页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上,百泉书院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邵雍、姚枢、许衡、孙奇逢为代表的百泉儒士不仅创立了宋明理学,也发展、传播了宋明理学,使百泉书院成为宋明理学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
关键词 百泉书院 宋明理学 中国 古代传统文化史 办学宗旨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东方艺人的泥土风范--谈吉祥物“山东虎娃”
14
作者 张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0,共2页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曾经有过"龙文化"、"虎文化"、"羊文化"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曾经有过"龙虎并存"的时代,它们都对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虎、
关键词 吉祥物 中国古代文化史 山东 泥土 艺人 东方 民间 民族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 被引量:2
15
作者 伍星明 黄生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22-25,共4页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伍星明,黄生文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无...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伍星明,黄生文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无较为系统的理论、然而,这股重民的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民思想 社会思潮 《左传》 《国语》 中国古代文化史 先秦儒家 普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茶经》在日本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阳勋 《古今农业》 1988年第2期74-75,共2页
“茶神”陆羽(733——804),是我国唐代的杰出学者,著名茶叶科学家。所著《茶经》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茶专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茶经》一书,已被英、美、法等国译释出版。尤其在日本几经翻刻,译本迭出。日本学者研... “茶神”陆羽(733——804),是我国唐代的杰出学者,著名茶叶科学家。所著《茶经》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茶专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茶经》一书,已被英、美、法等国译释出版。尤其在日本几经翻刻,译本迭出。日本学者研究陆羽《茶经》,可以追朔到公元十二世纪中期,这是日本的镰仓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镰仓时代 古代文化史 吃茶养生记 荣西 茶书全集 天门县 译释 罗汉供茶 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寅”字的本义与十二支的来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炳正 《江汉论坛》 1983年第8期45-49,共5页
中国的十二支,从已有文字的历史来看,已经流行了几千年之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这十二个字本为纪月而造,于是乃用阴阳五行学说敷会字形字义,这显然是错误的。近代学者多能抛开阴阳五行,而深入探索十二字的本义,这在古文字学史... 中国的十二支,从已有文字的历史来看,已经流行了几千年之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这十二个字本为纪月而造,于是乃用阴阳五行学说敷会字形字义,这显然是错误的。近代学者多能抛开阴阳五行,而深入探索十二字的本义,这在古文字学史上是一次大的解放。但是,这样又把这十二个字当作孤立的文字现象来看待,没有把它们看成一个有系统的东西,更没有注意到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渊源。因而,文字本身的意义也就无法弄清楚。后来,郭沫若同志在《甲骨文字研究》一书里曾将它们列为专题,作为文化史上的问题来对待,用新的观点方法,把古文字学跟历史学互相结合起来,使问题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的结论是:中国的十二支是来自巴比仑的十二宫。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创见。但解放后,郭沫若同志在该书重版序言里又说:“释干支篇所谈到的十二支起源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个谜。”这说明任何科学,都要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努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支 甲骨文字 古文字学 历史学 古代文化史 许慎 起源 渊源 左传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与黄庭坚行谊考
18
作者 杨庆存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4期12-17,共6页
苏轼与黄庭坚建立的友谊,曾对促进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发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故明人查仲道称苏黄“风节行谊,铿轰一时,炳耀千古”(《山谷全书书后》)。考察苏黄行谊及其文化影响,将有益于探寻宋代文... 苏轼与黄庭坚建立的友谊,曾对促进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发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故明人查仲道称苏黄“风节行谊,铿轰一时,炳耀千古”(《山谷全书书后》)。考察苏黄行谊及其文化影响,将有益于探寻宋代文化的发展轨迹,有益于研究宋代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 黄氏 黄庭坚 苏轼 湖州 熙宁 孙觉 人言 文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在植物育种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孟小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3-I0004,共2页
《说文解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为后世的汉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该书系统地对汉字的形体、音韵、义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解释,记录了许多植物的名称和起... 《说文解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为后世的汉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该书系统地对汉字的形体、音韵、义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解释,记录了许多植物的名称和起源,因此对深刻理解植物育种学的相关概念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植物育种学 汉字学 发展和演变 中国古代文化史 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
20
作者 傅光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1-47,共7页
《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傅光宇大理处滇西之要冲,外则西通缅甸、印度,南接中南、马来,内则北通川、陕、甘、青,东连黔、鄂、湘、桂,为沟通中外之重要门户。白族历来聚居于此,其文化富有开放性特征。今以《观音伏罗刹》为例... 《观音伏罗刹》与“乞地”传说傅光宇大理处滇西之要冲,外则西通缅甸、印度,南接中南、马来,内则北通川、陕、甘、青,东连黔、鄂、湘、桂,为沟通中外之重要门户。白族历来聚居于此,其文化富有开放性特征。今以《观音伏罗刹》为例,略作剖析说明。“伏罗刹”研究的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 民间故事 张胜温画卷 故事类型索引 神话传说 白族 古代文化史 母题 细奴逻 民间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