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散文研究精细化与本土化的路径探索——以虚字为切入点
1
作者 余祖坤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9,共11页
虚字是中国古代散文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历代文章家、批评家都非常重视其用法。虚字不仅关乎古代散文的声音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文章精神意气的传达,有助于文章形成曲折变化的形态,在特定的语境下还能蕴藏丰富幽渺的弦外之音。正因为... 虚字是中国古代散文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历代文章家、批评家都非常重视其用法。虚字不仅关乎古代散文的声音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文章精神意气的传达,有助于文章形成曲折变化的形态,在特定的语境下还能蕴藏丰富幽渺的弦外之音。正因为虚字在古代散文作品中具有丰富的功能和意义,所以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很有必要加强对虚字的分析。这是接续中国古代散文传统,摆脱以往套用西方输入之“内容”“形式”二分的观念,以及仅把虚字视为文章“形式”或“末节”而予以轻忽的旧习,从而彰显本土思维特色和优势,并使研究走向精细化的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字 古代散文 文法 文本细读 古代文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2
作者 任声楠 陈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29,共4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散文按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论道说理三类。把握初中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要抓住文章中的情、理、辞。教学写人记事类古代散文,要把握“形象或事件+情感+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散文按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论道说理三类。把握初中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要抓住文章中的情、理、辞。教学写人记事类古代散文,要把握“形象或事件+情感+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学写景状物类古代散文,要把握“景观+情感+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景物之美、情感之美和语言之美。教学论道说理类古代散文,要把握“论点+论证过程+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厘清结构层次,体会作者论证过程中的表达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古代散文 类型特征 写人记事 写景状物 论道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深入理解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方法探析--以史传、史论类古代散文为例
3
作者 申龙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1,共4页
【教学缘起】史传、史论类古代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命题都强化了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强调整体理解、审美鉴赏、文化体认等多个方面。考查内容已突破字词理解层面,延伸至文本深意的开掘层面。这要求... 【教学缘起】史传、史论类古代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命题都强化了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强调整体理解、审美鉴赏、文化体认等多个方面。考查内容已突破字词理解层面,延伸至文本深意的开掘层面。这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历史语境把握史家立场,并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然而,在高考复习阶段,学生仍存在“读不深”“析不透”的问题。基于此,可通过“解文意”“明史观”两种方法,有效推动学生实现从“读懂字句”到“深入理解”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论类古代散文 史传 整体理解 文化体认 教学缘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史将赋纳入书写范围刍议——从古代赋文体论述的角度观照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新文 黄爱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3,共8页
现当代文学史界对于古代赋文体的认识颇不一致,或认为赋是韵文,或认为赋是散文,或认为散体赋是散文、骚体赋是韵文。影响到散文史、散文选本以及诗歌史著作,就呈现出或叙论赋或不叙论赋、或选录赋或不选录赋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 现当代文学史界对于古代赋文体的认识颇不一致,或认为赋是韵文,或认为赋是散文,或认为散体赋是散文、骚体赋是韵文。影响到散文史、散文选本以及诗歌史著作,就呈现出或叙论赋或不叙论赋、或选录赋或不选录赋的混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于"赋"的文体属性缺乏明确认识。而考察中国古代的赋文体论述,则可发现自两汉至明清的论赋者始终坚持着"赋出于诗"、赋"要皆属诗"、"赋当以诗为体、而不当以文为体"的基本认识,体认着赋为"有韵之文"的文体归属。因此,尊重并吸取古代赋体论述的科学见解,消除当代文学史著作及散文选本将"赋"列入"散文"范围的误解,不仅能纠正以赋隶文和韵散不辨的分属混乱,也能减少赋篇选录和学术研究的交叉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论 散文 古代散文 书写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及散文范畴的界定 被引量:5
5
作者 渠晓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将“散文”这一术语置于古代、现代、西方三维视角来加以观照,散文范畴的界定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是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散文无论...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将“散文”这一术语置于古代、现代、西方三维视角来加以观照,散文范畴的界定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是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散文无论是骈散之争还是韵散之争,都属于“文”内部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术语来指称它,它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现代意义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散文史撰写新构想 被引量:2
6
作者 欧明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古代散文史可按大时段划分为三期或四期,应重视"非专业"的散文家。对"散文"的不同理解,规定了哪些文章可进入散文史,应重视所谓"文学"文体以外的散文文体。写一部全面、系统、深刻的、体系完整的散文通史... 古代散文史可按大时段划分为三期或四期,应重视"非专业"的散文家。对"散文"的不同理解,规定了哪些文章可进入散文史,应重视所谓"文学"文体以外的散文文体。写一部全面、系统、深刻的、体系完整的散文通史,须有明确的"通"意识,就是贯通、全面。散文史撰写可以"百花齐放",各种写法并行,不必求统一、求一尊,可有学术个性。要创新散文史研究和撰写,思维改变、观念改变、视角改变极为重要,这必然带来材料扩张,研究方法、撰写模式也会跟着变化,观点也必然会创新。如此,散文史撰写肯定会令人耳目一新,也必将有助于古代散文史研究向纵深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大时段 “通”意识 观念改变 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古代散文创作对《论语》的接受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春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论语》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儒家经典,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其中包含着不少典故和富有特色的词语,这是朝鲜作家愿意接受《论语》的主要原因。一、朝鲜作家在散文创作中汲取《论语》"仁"、"义"、"忠... 《论语》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儒家经典,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其中包含着不少典故和富有特色的词语,这是朝鲜作家愿意接受《论语》的主要原因。一、朝鲜作家在散文创作中汲取《论语》"仁"、"义"、"忠"、"孝"等儒家思想精华,力求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正统儒家思想;二、朝鲜作家将《论语》中的故事或词语引入散文,或接受其哲理,或汲取其智慧,或欣赏其意趣,这些故事和词语为朝鲜散文增加了内涵或情趣;三、朝鲜作家分别从文学的创作、审美、功用等方面接受了《论语》的文艺思想,丰富了自己的散文创作和理论。可以说,《论语》作为中国思想、文化、文学的精华,既成就了朝鲜的礼仪之邦,也促进了朝鲜的散文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古代散文 《论语》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篇章划分与古代散文史流变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阮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9,160,共7页
古代散文史的撰述,以篇章划分体现古代散文的流变是自然的。不同的撰述者在篇章划分上的多样,导致古代散文的流变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撰述者的把握不同,体现古代散文史流变的形态也不同。这二者以及连带引发的相关问题都值得思考,以寻求... 古代散文史的撰述,以篇章划分体现古代散文的流变是自然的。不同的撰述者在篇章划分上的多样,导致古代散文的流变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撰述者的把握不同,体现古代散文史流变的形态也不同。这二者以及连带引发的相关问题都值得思考,以寻求最符合实际、贴近本色的古代散文史。相较而言,古代散文史的撰述最当注意的是古代散文的时代、作家和文本以及三者的特征和交错联系,且最好能够通过篇章的划分得到相应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篇章划分 散文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散文内部构成因素演变史概说 被引量:2
9
作者 杜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6-70,共5页
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系统是由一个个单元性的具体作家作品构成的 ,而每件具体作品内部又有不同的构成因素。这些内部构成因素的每一个侧面诸如文体品种、题材内容、形式构造、表现方法、语言运用等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演变过程。对此一过程... 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系统是由一个个单元性的具体作家作品构成的 ,而每件具体作品内部又有不同的构成因素。这些内部构成因素的每一个侧面诸如文体品种、题材内容、形式构造、表现方法、语言运用等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演变过程。对此一过程进行历时性的考察 ,等于更细致地画出了一条条纵向的新坐标 ,组成一个精密的多维的坐标系 ,把具体作家作品放在这个坐标系上 ,才能准确判断出它们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内部构成因素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散文研究脱离传统“学术”体系之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欧明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0,共10页
清末以来,通行的吸纳西方的"纯文学"散文观念"感性""抒情""审美""艺术""娱乐"本位,肢解了传统正宗"大文学"散文观念,古代散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 清末以来,通行的吸纳西方的"纯文学"散文观念"感性""抒情""审美""艺术""娱乐"本位,肢解了传统正宗"大文学"散文观念,古代散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纯文学"散文观念的附庸和注解。传统正宗"大文学"观念,散文不是"纯文学",只是"学术"整体之一面,不是脱离"学术"体系的存在。应深刻反思古代散文研究脱离"学术"体系之弊,"纯文学"散文观念不是唯一正确的散文观念,应充分体认、尊重并重新建构传统"大文学"散文观念,复归传统,走"返本开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纯文学”散文 “大文学”散文 传统“学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分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2,共5页
中国古代散文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实用走向审美、在实用中逐渐加强审美化的过程。据此,本文对古代散文史的分期试从宏观上作整体的观照,分为四个时期:为实用而求审美时期(先秦两汉散文),自觉追求形式美时期(魏晋南北朝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实用走向审美、在实用中逐渐加强审美化的过程。据此,本文对古代散文史的分期试从宏观上作整体的观照,分为四个时期:为实用而求审美时期(先秦两汉散文),自觉追求形式美时期(魏晋南北朝散文),实用和审美并重、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相统一时期(唐宋散文),寻求总结创作规范和向现代散文转化时期(明清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分期 审美 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撰古代散文史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礼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7,160,共8页
为了更好地编撰古代散文史,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对古代散文的文体分类要讲究科学性。为避免随意分类带来的混乱现象,取用古代文体分类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说法是必要的。二是对古代散文文学性的确认不能一概而论。古代散文是一个超级... 为了更好地编撰古代散文史,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对古代散文的文体分类要讲究科学性。为避免随意分类带来的混乱现象,取用古代文体分类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说法是必要的。二是对古代散文文学性的确认不能一概而论。古代散文是一个超级文体类型概念,由多个次一层级的文类组成。对古代散文文学性的确认,最好分类而言,不要一概而论、笼统言之。三是古代散文史的书写策略应以纪史为主、论史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文体分类 分类而言 纪史为主论史为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散文“发展演变”的理念与实践——以刘振东等《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为例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刘振东等人合著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强调古代"散文"的本体性与"散文"体式的发展与流变,重点放在了考察、分析、说明每个时代的散文比前代有哪些进展、突破和变化上。这一研究本身是一个难题,刘振东等人撰述上... 刘振东等人合著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强调古代"散文"的本体性与"散文"体式的发展与流变,重点放在了考察、分析、说明每个时代的散文比前代有哪些进展、突破和变化上。这一研究本身是一个难题,刘振东等人撰述上的得与失,对于当前学界依然风行的散文史写作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他们的努力也许能够促进更好的古代散文发展史或演变史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发展演变 理念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文学性”问题的反思与突围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俊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9,共8页
探讨古代散文"文学性"的根本目的是为古代散文研究探索更切实的途径、方法。"文学性"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以语言运用为基础所形成的审美特征,古代散文的写作并非纯粹的文学创作,必然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审美特... 探讨古代散文"文学性"的根本目的是为古代散文研究探索更切实的途径、方法。"文学性"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以语言运用为基础所形成的审美特征,古代散文的写作并非纯粹的文学创作,必然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审美特征,从而无法被关注和深入研究。回归古人的创作与理论实际,古代散文之"文"的特征在于讲求修辞。讲求修辞是写作中作家精神、情感等外化为作品的中间环节,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修辞理念的确立、修辞手段的安排等重要步骤。"讲求"的主体是作者,讲求修辞强调作者在散文写作中的主体能动性,散文美的核心就在于主体通过讲求修辞展示出"我"。讲求修辞,作为古代散文"文学性"特征不仅合法,且具有方法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文学性” 讲求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动态美的张力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砥廷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3,共5页
中国古代散文具有一个由道德、情感、形式、文化等构成的多元美感张力系统 ,能有效地激活人们的客观感知与主观经验 ,使欣赏者从中获得再认识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散文 道德力 情感力 形式力 文化力 动态美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特征的几点看法——在第一届中国古代散文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16
作者 郭预衡 许抄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7-51,共5页
各位老师、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大会主席让我来作第一个发言,这两天应该认真地准备,但是没有做到。今天在座的有这么多位同志朋友,而让我先讲,觉得很不合适。但足已经这样定下来了,我也就只好跟大家谈一谈。谈什么问题呢?会议的通知上... 各位老师、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大会主席让我来作第一个发言,这两天应该认真地准备,但是没有做到。今天在座的有这么多位同志朋友,而让我先讲,觉得很不合适。但足已经这样定下来了,我也就只好跟大家谈一谈。谈什么问题呢?会议的通知上面列了几个题目。其中第二个题目就是要讨论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特征、文体特征以及发展规律。对于这个叫题,我很感兴趣,也觉得非常重要。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志提的,提得很好。都是大家经常考虑的问题,我也是常常考虑的,但没有考虑清楚。所以我想,倒可以借这个机会对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的想法,向大家请教。作为交流,有这样一个机会是很难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学术讨论会 几点看法 美学特征 人的作用 阅江楼 《老子》 《文心雕龙》 艺术特征 文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朱自清的文学观念和美文创作看古代散文的现代影响
17
作者 洪本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4,共7页
朱自清古典文学修养十分深厚,文学观又是沟通古今的,因此,他的美文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从他的审美观念及以情动人、写景如诗如画、构思注重文眼、语言新而不失自然的创作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古代散文的现代影响。
关键词 朱自清 文学观 美文 古代散文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18
作者 戴红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80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散文研究 国际学术讨论会 会议综述 2005年 武汉大学文学院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 刘熙载《文概》发徽
19
作者 李朝正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5期62-66,共5页
清代对经学研究深广,朴学十分兴盛,诗论可谓壮观,而古代散文理论著述不多,唯刘熙载《艺概·文概》要算这一领域内别有建树,可谓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了。《文概》在汲取前人研究散文成果的基础上,对历代散文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作了... 清代对经学研究深广,朴学十分兴盛,诗论可谓壮观,而古代散文理论著述不多,唯刘熙载《艺概·文概》要算这一领域内别有建树,可谓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了。《文概》在汲取前人研究散文成果的基础上,对历代散文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作了潜心探索,得其精蕴,象如此系统地评判作家与作品实为少见。古代散文作家们(?)得失及创作风格,乃至探讨古代散文的创作规律,都论而有据,言之成理,绝非过去那些点评家所可比拟,因此,《文概》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散文作家和作品提供了可信的材料,对于发展新散文的创作不无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古代散文 散文理论 散文 主要作家 作品 浪漫主义 创作规律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万里丹山路——简论巴蜀与巴蜀古代散文
20
作者 罗应涛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巴蜀古代散文自汉代迄于民国 ,有 2 0 0 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 ,作家如繁星丽天 ,璀璨夺目 ;作品汗牛充栋 ,各体皆备 ;优秀篇什珠玑满眼 ,流光溢彩 ,潜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文化审美价值极高。检点前人留下的这些优秀篇章 ,我们可以认... 巴蜀古代散文自汉代迄于民国 ,有 2 0 0 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 ,作家如繁星丽天 ,璀璨夺目 ;作品汗牛充栋 ,各体皆备 ;优秀篇什珠玑满眼 ,流光溢彩 ,潜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文化审美价值极高。检点前人留下的这些优秀篇章 ,我们可以认识到发掘和继承这分厚重的宝贵遗产 ,对于巴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巴蜀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何等之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 古代散文 人文精神 审美价值 西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