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代散文研究精细化与本土化的路径探索——以虚字为切入点 |
余祖坤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初中古代散文的类型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
任声楠
陈洪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指向深入理解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方法探析--以史传、史论类古代散文为例 |
申龙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中国古代散文史将赋纳入书写范围刍议——从古代赋文体论述的角度观照 |
何新文
黄爱武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5
|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及散文范畴的界定 |
渠晓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6
|
古代散文史撰写新构想 |
欧明俊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7
|
朝鲜古代散文创作对《论语》的接受 |
曹春茹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8
|
篇章划分与古代散文史流变的思考 |
阮忠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9
|
古代散文内部构成因素演变史概说 |
杜豫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
10
|
古代散文研究脱离传统“学术”体系之反思 |
欧明俊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1
|
试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分期 |
杜豫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
12
|
编撰古代散文史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 |
熊礼汇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3
|
古代散文“发展演变”的理念与实践——以刘振东等《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为例证 |
阮忠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4
|
中国古代散文“文学性”问题的反思与突围 |
宁俊红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5
|
中国古代散文动态美的张力分析 |
尹砥廷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16
|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特征的几点看法——在第一届中国古代散文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
郭预衡
许抄珍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
17
|
从朱自清的文学观念和美文创作看古代散文的现代影响 |
洪本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8
|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
戴红贤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9
|
一部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 刘熙载《文概》发徽 |
李朝正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8 |
0 |
|
|
20
|
桐花万里丹山路——简论巴蜀与巴蜀古代散文 |
罗应涛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