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寓意劝谏: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祁志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8,共8页
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的结晶。中国古代戏曲经过北齐歌舞戏、唐代参军戏和傀儡戏及宋代杂剧,到元代出现了杂剧创作的繁荣,明代则出现了传奇创作的高潮。与此相伴,戏曲批评在隋唐至宋元之际应运而生,从萌芽走向奠基。... 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的结晶。中国古代戏曲经过北齐歌舞戏、唐代参军戏和傀儡戏及宋代杂剧,到元代出现了杂剧创作的繁荣,明代则出现了传奇创作的高潮。与此相伴,戏曲批评在隋唐至宋元之际应运而生,从萌芽走向奠基。到明代出现了本色派、情趣派、折中派的论争,探讨戏曲创作的特殊审美规律,将戏曲理论推向繁盛。清代曲论继承明代戏曲评论的成果,达到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集大成的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戏曲 历史演变 劝谏 寓意 戏曲创作 杂剧创作 传奇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大思精宏纤毕贯的煌煌巨著——评俞为民、孙蓉蓉教授著《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
2
作者 伏涤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2-264,268,共4页
俞为民教授、孙蓉蓉教授继15册700万字的《历代曲话汇编》在黄山书社问世之后,煌煌180万言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上下册)2016年也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和《历代曲话汇编》一样,均是两位学者探骊曲海数... 俞为民教授、孙蓉蓉教授继15册700万字的《历代曲话汇编》在黄山书社问世之后,煌煌180万言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上下册)2016年也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和《历代曲话汇编》一样,均是两位学者探骊曲海数十年的呕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俞为民 史通 中国 教授 黄山书社 中华书局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戏曲理论研究的新成就——评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
3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5-136,共2页
《明代戏曲评点研究》,朱万曙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定价24元.
关键词 朱万曙 《明代戏曲评点研究》 古代戏曲理论研究 安徽教育出版社 学术价值 史料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曲论中的意境论——古代戏曲理论探索之一 被引量:5
4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1987年第2期86-95,105,共11页
意境,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我国古代戏曲美学一个基本的美学范畴,它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有别于西方戏剧理论的重要标志。在今天,继承和借鉴古代戏曲理论家们有关戏曲意境的论述,这对于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 意境,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我国古代戏曲美学一个基本的美学范畴,它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有别于西方戏剧理论的重要标志。在今天,继承和借鉴古代戏曲理论家们有关戏曲意境的论述,这对于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戏剧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故本文对明清曲论中的意境论作一些粗浅的探索,以找出其中可资借鉴的理论珍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意境论 美学范畴 戏曲意境 古代文学理论 明清 民族特色 社会主义 西方戏剧 戏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思维的发展序貌及基本特征
5
作者 胡天成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3期9-15,共7页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它虽然不象西方剧论那样具有庞大完整、思辨入奥、论证缜密的体系,但它却以独特的风姿屹立在世界戏剧理论之林,为戏剧界学入所景仰。中国这种独特戏曲理论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它虽然不象西方剧论那样具有庞大完整、思辨入奥、论证缜密的体系,但它却以独特的风姿屹立在世界戏剧理论之林,为戏剧界学入所景仰。中国这种独特戏曲理论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戏曲理论家的思维结构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思维方式的研讨,或许可以拓宽我们研究者的视野,从另一视角方位窥探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精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戏曲 理论思维方式 思维结构 整体思维 戏曲艺术 戏曲创作 曲论 基本特征 朱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6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3,共1页
著者:刘二永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本书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的最终成果。著作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立场,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处发力,界定了“中国古代叙事”概念,强调中国古... 著者:刘二永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本书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的最终成果。著作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立场,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处发力,界定了“中国古代叙事”概念,强调中国古代史学及文学批评中的“叙事”主要指作者凭借某一种或几种媒介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组织事件,创构故事的活动,叙事理论研究一切与叙事以及故事相关的因素;明确了“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基本要素,指出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的批评主要围绕叙事内容、叙事动作、叙事媒介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在前人理论史书写方法的基础上,该著探索了以历史为主与以逻辑为主相结合的理论史撰述方法,分上下两编分别对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理论内部基本要素的逻辑演变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 刘二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史
7
作者 陈维昭 黄霖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20世纪的戏曲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而他们的视点则立足于他们各自的时代。他们用以批评的武器是由20世纪的批评界所提供的,对于他们的背景问题、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评价的标准、解决问题的范式等,都应该... 20世纪的戏曲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而他们的视点则立足于他们各自的时代。他们用以批评的武器是由20世纪的批评界所提供的,对于他们的背景问题、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评价的标准、解决问题的范式等,都应该从20世纪的文化整体背景上进行解释。20世纪的戏曲研究者不仅仅把其研究当成时代语境的注脚。对戏曲创作、表演和理论发展的历史描述甚为广泛,每一种戏曲史专著在进行历史描述时都应用着特定的史述模式,这些史述模式与研究者所处时代的学术范式密切相关。同时将20世纪的戏曲文本批评视为20世纪戏曲研究者与中国古代戏曲文本在价值思考上的视界融合,是中国古代戏曲家与20世纪戏曲研究者在价值思考上的交汇。 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研究是与20世纪的文学理论建构同脉搏的,“戏曲学”建构的努力几乎贯穿20世纪。同时,20世纪的戏曲理论研究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对“戏曲”概念的不同理解,20世纪各个历史阶段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研究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同时关注到戏曲文物文献研究方面,认为几乎每一次的戏曲文物文献的新发现,都大力地推动了对戏曲史的研究。论文试图描述20世纪戏曲思潮与20世纪文化思潮的内在联系,指出20世纪的戏曲改良运动是20世纪文化改良(或文化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时代思潮对于20世纪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史 陈维昭 古代戏曲理论 古代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深·务实·求新:上海古典戏曲研究七十年
8
作者 黄静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67,共13页
1949年至今,上海地区古典戏曲研究共涌现五代学人,学术梯队持续未断,在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研究、古代戏曲作家作品考证系年、跨学科研究三个领域薪火相传、影响甚著。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研究依次经历了筚路蓝缕、开拓局面、整体联络、全面... 1949年至今,上海地区古典戏曲研究共涌现五代学人,学术梯队持续未断,在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研究、古代戏曲作家作品考证系年、跨学科研究三个领域薪火相传、影响甚著。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研究依次经历了筚路蓝缕、开拓局面、整体联络、全面排查、透视内核的过程。这一横向拓展和纵深开掘交织并进的历程正是学术史演进的典型路向。而元明清三代戏曲作家作品考证系年工作,以其资料性、系统性和严谨性嘉惠学林。不仅如此,广大学人也在跨学科视野中观照戏曲史演进。他们借助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既“向内转”又“朝外看”,带来了研究方法的突破。七十年间,上海地区五代学人为戏曲史学贡献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厘清了大量的基本事实,完善了古代戏曲演进的讲述,使得戏曲历史图景的呈现更加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年以来 上海地区 古典戏曲研究 古代戏曲理论批评史 考证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戏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读赵山林《历代咏剧诗歌选注》 被引量:1
9
作者 关一农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用诗、词、曲来评论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历代咏剧诗歌(包括咏剧词、曲)不仅数量甚多,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首先,咏剧诗中保存了大量的戏曲史料,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在古代中国,戏曲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 用诗、词、曲来评论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历代咏剧诗歌(包括咏剧词、曲)不仅数量甚多,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首先,咏剧诗中保存了大量的戏曲史料,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在古代中国,戏曲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难登大雅之堂,因此戏曲史料保存下来的很少,给今天的研究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咏剧诗歌中的许多戏曲史料,不但正史从未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古典戏曲 理论价值 史料 资料价值 戏曲小说 诗歌 剧诗 表达方式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渔的戏剧理论体系
10
作者 朱万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7-45,共9页
李渔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李渔的戏曲理论具有系统性;李渔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类似的评价在为数不少的研究李渔的文章、专著中经常可以看到。然而。
关键词 戏剧理论 李渔 古代戏曲理论 集大成者 创造性 系统性 戏剧艺术 观众 舞台演出 戏剧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曲论概说
11
作者 王卫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73-78,共6页
古代曲论概说王卫民我国传统戏曲是合歌舞、科白、故事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艺术。宋金时期,由唐、五代的优戏和歌舞戏,经过不断地融合、发展,形成较完整的北杂剧和南戏,至元代达到极为繁荣兴盛的局面。戏曲理论是戏曲实践的评论和总... 古代曲论概说王卫民我国传统戏曲是合歌舞、科白、故事为一体的高度综合性艺术。宋金时期,由唐、五代的优戏和歌舞戏,经过不断地融合、发展,形成较完整的北杂剧和南戏,至元代达到极为繁荣兴盛的局面。戏曲理论是戏曲实践的评论和总结。一般地说,理论落后于实践,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曲论 古代戏曲理论 《西厢记》 《李笠翁曲话》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曲律》 王骥德 格律派 《中原音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曲论中的观众位置论
12
作者 赵山林 《艺术百家》 1988年第4期31-40,共10页
在整个戏剧艺术中,观众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应当如何协调观众与演员、观众与编剧、观众与导演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正是戏剧观众学的中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系着戏剧艺术的生命。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家对此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述,很值... 在整个戏剧艺术中,观众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应当如何协调观众与演员、观众与编剧、观众与导演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正是戏剧观众学的中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系着戏剧艺术的生命。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家对此曾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述,很值得我们借鉴,本文试图对此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学 戏剧艺术 古代戏曲理论 相互关系 演员 导演 中心问题 戏曲创作 剧作家 戏曲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学文学教授:俞为民
13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大学 明清传奇 宋元南戏 古代戏曲理论 治学方法 中国古代戏曲 明清时期 文学 流变 《长生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骊觅珠 以告同心──评《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
14
作者 沈新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探骊觅珠以告同心──评《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沈新林李渔在我国文化史的重要地位,在他逝世三百年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作为一位诗文作家、戏曲小说作家、戏曲理论家、园林艺术家、丹青高手、戏剧活动家、出版家和史... 探骊觅珠以告同心──评《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沈新林李渔在我国文化史的重要地位,在他逝世三百年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作为一位诗文作家、戏曲小说作家、戏曲理论家、园林艺术家、丹青高手、戏剧活动家、出版家和史论家,李渔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闲情偶寄》 古代戏曲理论 曲论 民族特色 表演理论 戏曲表演 戏曲结构 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建国教授
15
作者 莲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29-129,共1页
刘建国教授刘建国,湖南陵人,1931年3月生,无党派民主人士。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系元明清文学研究生,同年被分配到武汉师院中文系任教。1978年3月调入湘潭大学,1988年6月晋升为教授。现任古典文学... 刘建国教授刘建国,湖南陵人,1931年3月生,无党派民主人士。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系元明清文学研究生,同年被分配到武汉师院中文系任教。1978年3月调入湘潭大学,1988年6月晋升为教授。现任古典文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韵文学会理事,《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古典文学教学 情景关系 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 无党派民主人士 元明清文学 古代文论 文学理论研究 《毛泽东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