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人对古代器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8,19,共5页
宋人对器物评判涉及的原则有:一、强调器物的实用功能和制作质量,这是对古代“备物致用”之基本宗旨的重申;二、强调器物形制的合理性,反对乖张奇异,这是对古代“奇巧之禁”之基本原则的重申;三、强调器物的社会效应,以器物对使用者的... 宋人对器物评判涉及的原则有:一、强调器物的实用功能和制作质量,这是对古代“备物致用”之基本宗旨的重申;二、强调器物形制的合理性,反对乖张奇异,这是对古代“奇巧之禁”之基本原则的重申;三、强调器物的社会效应,以器物对使用者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为典型,这是对“礼藏于器”的古老传统的重申;四、强调器物装饰的内在意义,反对追求取悦耳目而意义空洞的形式主义倾向,这是对“制器尚象”、“象以载道”的古老原则的重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古代器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SD在古代遗存分析和器物制作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廖成伟 吴涛涛 +3 位作者 李洋 张浪 陈官涛 潘春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23,共10页
随着现代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材料表征手段已经用于考古发现,以及文物的保护和鉴定领域,大大推动了科技考古学科的发展。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作为一种研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材料晶粒尺寸大小、... 随着现代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材料表征手段已经用于考古发现,以及文物的保护和鉴定领域,大大推动了科技考古学科的发展。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作为一种研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材料晶粒尺寸大小、取向分布、晶界信息、应变和物相鉴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和介绍了近年来利用EBSD技术在研究历史文物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例如,通过对意大利古代彩色玻璃和彩陶中微小颜料残留物的物相鉴别,可获得原材料产地、制作工艺和制作时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器晶粒取向关系的研究,可进一步推断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和冷热加工工艺,为展示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 古代器物 晶粒取向 物相鉴定 原材料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鉴赏
3
作者 左易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白玉双凤交颈壶(清)高1 3.6厘米。壶为白玉质,整体造型为两只凤鸟交颈相拥。以凤首为盖,紧紧相拥的凤鸟身构成了壶身,其上雕刻凤翅及凤羽,壶身下端两凤足相抵,壶底刻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凤鸟作为吉祥的瑞兽,是古代器物中的重要纹... 白玉双凤交颈壶(清)高1 3.6厘米。壶为白玉质,整体造型为两只凤鸟交颈相拥。以凤首为盖,紧紧相拥的凤鸟身构成了壶身,其上雕刻凤翅及凤羽,壶身下端两凤足相抵,壶底刻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凤鸟作为吉祥的瑞兽,是古代器物中的重要纹饰,寄托着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此件器物造型雅致巧妙,工艺精湛细腻,纹饰柔美华丽,是乾隆时期玉雕中的精品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时期 文物鉴赏 整体造型 器物造型 壶身 凤鸟 精品之作 古代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